<p class="ql-block">每当想起八十年代,萦绕在耳边的一定是这个旋律:“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前程似锦,意气风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参加1977年第一次高考的考生们</span></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一个刚刚从文革的阴霾中走出来、拨开云雾见了青天的年代;是一个万物复苏、百业待兴、气象万千的年代;是一个国家有希望、人民有奔头的年代;是一个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发努力的年代。如今,每当我回忆起八十年代,心里总是暖暖的,既踏实,又温馨。</p><p class="ql-block">当年,在自己身处八十年代时,并没有觉着那个年代有什么特别之处,更不会想到有什么东西会在若干年后值得仔细品味,正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是,当那个年代逐渐远去,时间到了四十年后的今天,“暮然回首”,凝视八十年代时,却无意中发现,八十年代竟然是那么温馨可爱,竟会有那么多值得回味、留恋的故事。这些故事若一件件细细琢磨起来,只会越品越有味,犹如一杯贮存多年的醇酒,绵长隽永,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我这里说的八十年代,只是一个大致范围,如果具体说来,时间跨度应该是从1977年冬季开始,止于1989年。</p><p class="ql-block">因为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回忆还是从熟悉的教育事业的变化说起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77年高考试场</span></p> <p class="ql-block">1977年冬季发生的最令人瞩目的一件事,是中央决定恢复中断了十二年之久的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这个决定犹如一声春雷响遍祖国大地,那些被耽误了学业的老三届“知青”们自然是心情最激动的一批人,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参加高考,上大学。我这时已经是一名中学教师,虽然不在此列,可是也与这件事关系十分密切。有好几个以前毕业的学生,来找我辅导学业,准备参加高考。他们虽然不算老三届,比老三届毕业晚几年,文革耽误了学业,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不过经过他们个人努力,其中几人也先后考上了大学。在我的同事中,也有几位老三届知青,经过刻苦努力,后来大部分也考上了大学。无论是老知青还是新知青,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望,对有机会改变自己命运的那份欣喜,对把握未来命运的热情执着,都给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就像水面上的涟漪扩散开来,进而影响到周围各行各业人们的心情。社会上久违了的那种奋发之风扑面而来,往日那种沉闷压抑的,看不到前途的颓废氛围顷刻间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精神层面的东西人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情绪会感染周围身边的人,它形象、具体到了似乎伸手可以触及的地步。当时那种氛围的对我的感染至今仍清晰地铭记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对我来说,有幸的是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阅卷工作,它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记得1977年冬季举行的第一次统考,报名人数特别多,再加上当年举行高考是仓促之间做出的决定,因此一切都显得准备非常不足。例如,试卷不是全国统一命题,而是由各省各自命题;试卷来不及印制,而是由监考老师当场把试题用粉笔抄到黑板上,考生看着黑板回答问题。我记得政治课的试题一共有五道题,全部是问答题。</p><p class="ql-block">宝鸡市的高考阅卷工作由市教研室负责,阅卷地点在市委党校。参加阅卷的人基本都是市内各中学的老师,从西安过来参加阅卷的高校老师只有几个人,记得会议上介绍其中一位女老师时,说她是西安某高校的讲师,这是一个久违了的称呼,当时听到“讲师”这个职称已经让人艳羡不已,感觉高不可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知音”</span></p> <p class="ql-block">在阅卷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和党校之间。阅卷工作是很辛苦的,不过那时没有人觉得辛苦。尽管是义务劳动,没有任何报酬,只是中午管一顿午饭,可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知道,那时组织考试、阅卷的经费很紧张,从每名考生手里收上来的报名费只有区区五角钱。</p><p class="ql-block">这次阅卷,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漏洞很多。例如,试卷装订很随意,任何一个阅卷人,都可以用笔尖挑开边角,看到考生的编号和姓名,果然,这次阅卷就出了问题。一位阅卷人出于好奇,很想看看一位熟人的儿子考了多少分。他用一支笔挑开试卷一角,看到了名字,知道了他分数不高,于是自作主张在试卷上随意加了几分。后来此事被人发现,追究起来,当事人和那位熟人都受到了纪律处分。</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春天,市上决定恢复重点中学,我被调到省市两级重点中学宝鸡中学工作。这年夏天,我又参加了本市中专招生考试的阅卷工作,这次阅卷时间很长,任务很重。</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考中专似乎比考大学难度低一些,况且,中专毕业后也一样可以成为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所以,农村大多数学生不打算上高中,而是直接报考中专。群众中流传的一句话是:“进了中专门,就是公家人”。甚至有许多高中毕业生也来报考中专,那时被称作“高中专”。这样,报考中专的考生数量剧增,阅卷量极大。记得市上调集了数百名中学教师,集中在凤翔师范学校阅卷,时间持续了半个多月之久。</p><p class="ql-block">那时阅卷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并且阅卷的老师还必须自带铺盖,住在学生宿舍里,睡的是大通铺。公家只管三顿饭,没有其它任何待遇。记得当教育局长来看望阅卷的老师们时,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向老师们讲话时说到:“我是攥着两只空拳头来看望大家的。”此次慰问,教育局发给大家的慰问品是一个比洗脸毛巾稍大一点的所谓“浴巾”,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洁实谢莉斯</span></p> <p class="ql-block">恢复高考以后,社会上的普遍舆论是要早出人才,多出人才,重点中学的当务之急自然是要为高等学校培养更多的合格生源。我所在的学校,当年老师们的那种忘我的工作热情,现在的人一定很难理解。八十年代初,物质条件差,教师的待遇也不高,既没有奖金,又没有补贴,可是大家的工作热情不减,干起活来不论份内份外,一律抢着干。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有时批改试卷竟然会忙到凌晨三点钟。不计报酬,辛勤劳作,只为学生取得好成绩。1978年夏季,我给毕业班补习政治课,当年高考被录取25人。1979年高考,仅一个应届毕业班就被录取了30余人。1980年更是普遍开花,硕果累累。从此后,教育工作总算走上了正规,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改变了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p><p class="ql-block">不仅是教育事业,八十年代还是社会各行各业发生全面巨大变化的年代。那时发生的大事太多了,无法一件件细数,诸如中美建交,对外开放,派遣留学生,引进外资;再如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让一些人直呼“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还有为“四类分子”摘帽,给“右派分子”平反;此外,还有为文革中被打倒的老干部平反昭雪,恢复工作等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日本影片“追捕”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电影“庐山恋”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本文只想说说文艺界出现的新气象。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文艺界的春天,暂且不说一大批长期被封禁的文艺作品重见了天日,迎着八十年代的和煦春风,又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小说《人生》、《人到中年》一出现就引发社会热议;电影《小花》、《庐山恋》更是成为青年人的最爱。引进的外国电影更是让国人大开眼界,日本电影《追捕》、《人证》和《望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杜秋”、“真由美”的名字和《追捕》主题曲以及“草帽歌”的旋律在人们耳边回荡。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的放映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爱情片不再是禁忌,不过由此引发一些争论和抵制也在意料之中。记得那年的《大众电影》杂志封底刊登了一幅王子和灰姑娘接吻的剧照,就激起了一些人的“义愤”。有人给杂志社写信,署名是“一个共产党员”,信中怒斥杂志刊登这样的照片,认为是在宣扬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思想,是与无产阶级思想格格不入的流氓行径。这样的“怒火”,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呢?</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期,一大批新歌创作出来,例如,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在希望的田野上》《小道》、《军港之夜》等。一大批优秀歌手蜂蛹而出,那几年举办的“新声新秀音乐会”推出了一大批新人,李谷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模仿港台歌手的气声唱法引起国内音乐界极大争议,有人把它叫作“靡靡之音”,遭到某些老派人士的抵制和批判也不足为奇。不过事实证明这种“抵挡”是徒劳的,李谷一的许多作品成了广受欢迎的热门歌曲,如《妹妹找哥泪花流》、《乡恋》以及为春晚演唱的《难忘今宵》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邓丽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流行舞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影片“街上流行红裙子”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港台歌曲的引进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特有现象。以前的大陆人,满耳朵灌输的是“语录歌”,哪里听过那种轻松愉悦的歌声啊?台湾的校园歌曲,像一股春风吹进大陆,被王洁实、谢莉斯演绎得惟妙惟肖,受到年轻人追捧。邓丽君的歌声更是受到热捧,似乎一夜之间响遍大街小巷。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身穿喇叭裤,头戴蛤蟆镜,手里提着的卡式录音机里播放着港台流行歌曲,穿梭在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交际舞、“迪斯科”广为流行;高跟鞋、烫头发、抹口红成为年轻女性的时尚追求。以前,放眼看去满大街一片“黑蓝灰”的服装三种颜色,霎时间一扫而光。“街上流行红裙子”,追求时尚成为风气。西装开始流行,年轻女性的穿着更是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可口可乐”、“肯德基”成为少年儿童的最爱,如果哪个孩子过生日,家长带他去吃了一餐肯德基,对他来说是一件值得向同学们炫耀的事。</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社会风气的改变,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是人精神状态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从长期禁锢中解放出来,他们看到了希望,激发起追求新生活的动力,他们朝气蓬勃。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前途光明,意气风发是八十年代人们的主流精神面貌。</p><p class="ql-block">令人怀念的八十年代。令人难忘的八十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