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怒江大峡谷,犹如来到人间仙境

永财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呈南北走向,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最原始古朴的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8日上午,辽宁盖州的20位旅友,乘坐大巴车从大理出发,历经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泸水市。</p><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后,车辆进入中国最美公路一G219国道,前往福贡县,开启了怒江大峡谷的探秘之旅。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走进怒江两岸,共同观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到达了怒江大峡谷的维拉坝伟人峰。伟人峰因其形状酷似毛主席仰天躺卧而得名,当地的少数民族,非常崇拜毛主席,认为他就是神,能保佑人民过上好日子。因此,将这座山峰称为伟人峰。</p><p class="ql-block"> 怒江将山脉一分为二,一边是高黎贡山,一边碧罗雪山,两岸的景色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在怒江大峡谷中,伟人峰是一个重要的观景点。在观景台上远眺,伟人峰的形态与山体相连,形成一个仰卧的人体形象。通过人们的视觉与联想,成为了毛主席的象征。伟人安详的躺着,头朝东方,脚踏西部,寓意着福泽众生,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  如今,维拉坝伟人峰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九名女旅友站在观景台上合影,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p> <p class="ql-block">  从伟人峰观景台下来,大巴车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了怒江险滩老虎跳。老虎跳被称为怒江第一天险,位于泸水市称杆乡境内。</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江面约有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峭壁如削,异常险峻。</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观景台紧靠在公路上,是在一块巨石上修建的。临江的一侧有台阶,游人到上面俯瞰奔腾的怒江,视野开阔,拍照效果极佳。</p> <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同学,兴致勃勃的登上观景台,心情格外的惬意。怒江的雄浑壮阔,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滔滔不绝的江水,彰显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看到如此壮观的美丽景色,每个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两位身穿鲜艳服装的旅友,戴着精致时尚的帽子,成为了峡谷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她们的美丽,似乎在帽子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有一种独特的美。</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江面狭窄,两岸峭壁林立,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满了岸边。只见一块巨石,挺立在江心,仿佛要将滔滔江水阻拦住。</p><p class="ql-block"> 老虎跳的名字,就源于这块石头,据说有一只老虎,以巨石为支撑点,借力跳到了对岸,因此而得名。老虎跳在傈僳族语中,被称为“腊跨洛”,意思是老虎跳峡谷。</p> <p class="ql-block">  江心横卧的这块巨石,就是传说中老虎借力跳到对岸的石头。江水从巨石两侧顺流而下,浪花飞溅,惊涛拍岸,轰鸣声响彻峡谷。</p><p class="ql-block"> 这位勇于探险的美女,不顾及危险,双手叉着腰,站在江边的岩石上,与巨石仅有几米之隔,没有一丝的胆怯,真是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说在很久以前,高黎贡山脚下住着一对父女,以打猎捕鱼为生。对面的碧罗雪山上,有一位年青的王子,受魔法诅咒变成了一只老虎,与女孩隔江相望。老虎决定过江与女孩相会,最终踩着江中的巨石,跳过江水与女孩团聚了。</p><p class="ql-block"> 天神很受感动,解除了老虎身上的魔法,使其恢复了人形。俩个人相亲相爱,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了虎氏族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  江水波涛汹涌,十分湍急,以其强大的冲刷力,不断清除着河道中的泥沙和污垢,展现出一种荡涤污泥浊水的自然力量。</p><p class="ql-block"> 奔流的江水,为大地带来了清新与生机,更为大家带来了视觉上的盛宴,乘车的疲惫也一扫而光。</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的爱情故事,既美好又感人。夫妻俩来到观景台,拍了一张合影照片,在人生的爱情之旅云南站,留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咆哮的怒江,浪花飞溅,水流翻滚,轰鸣声震耳欲聋,这是怒江大峡谷最惊心动魄的一段险滩。</p><p class="ql-block"> 身穿青色衣裤的旅友,面对着怒江,留下时光深处的背影,给人以无尽的深思与遐想。</p> <p class="ql-block">  现场拍摄的老虎跳险滩视频,场面十分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老虎跳景点游览结束,我们前往福贡县知子罗和老姆登村,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在路过沿途的观景台,大家下车观赏怒江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从高空俯瞰,天地之间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尽收眼底,山光水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远处的高黎贡山,在白云中时隐时现,眼前的山峦沟壑,蜿蜒起伏。山间的树木,葱翠欲滴,绿意盎然。与周围的峰峦相互映衬,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前往知子罗,老姆登是必经之路,两地相距仅有四公里。由于当晚要下榻老姆登村,我们先到知子罗游览,然后再返回老姆登。</p><p class="ql-block"> 知子罗老城,位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侧2公里的碧罗雪山山梁上,海拔2023米,曾是怒江州府和原碧江县城所在地。知子罗源于傈僳族语,“好地方”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知子罗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是沟通澜沧江和怒江的交通要道,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怒江州和碧江县两级政府均设在这里,是怒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由于知子罗建在碧罗雪山的半山腰,不太适合城市的发展,加之怒江地区的交通逐渐完善,怒江州政府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1974年,</span>迁移到交通更为便捷的沪水六库镇,知子罗也就成了碧江县城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怒江地区连续下了十多天大雨,碧江县遭受罕见的洪灾和泥石流灾害,专家预测知子罗还会发生山体滑坡。在1986年,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居民,被迫搬出了知子罗。</p><p class="ql-block"> 后来,基于各种因素,原碧江县建制撤销,知子罗划归了福贡县。当年一座辉煌的城市,竟然沦为了一个普通村落,这种大起大落,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知子罗,仍然保持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和格局。原州政府办公大楼,银行、新华书店、供销社等建筑,至今还在原地静静的伫立,但已是杂草丛生,破烂不堪。</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知子罗街道上,恍若隔世,每走一步都仿佛踏在遗去的岁月里。斑驳的墙壁上,留下了时光的痕迹,充满着一种神秘和怀旧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很多的地方,还能清晰的看到伟人的画像和各种残存的标语,当看到这些历史痕迹的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在村口的道边,就是知子罗的地标性建筑八角楼。其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呈宝塔造型,共有三层,总面积83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于1984年由国家投资20余万元建成,设计用途是一座图书馆。后来,由于县制撤销,图书馆也没有正式使用,便改建成了怒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八角楼全天对外免费开放,游人可以登临观光。八角楼又称为望江楼,登高望远,既能看到知子罗县城全貌,又能观赏到怒江大峡谷的壮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专家预测的泥石流没有发生。如今,许多原居民,又陆续搬回了知子罗,使这座废弃的城市,又重新获得了生机。尽管没有过去那么繁华,但还是有了人间烟火气。特别是近几年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使这里又枯木逢春,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每当游客们来到这里,看到带有岁月痕迹的废弃建筑,都勾起了对历史的回忆。因此,知子罗也被称为记忆之城。</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了八角楼,眺望怒江大峡谷,令人顿生“山水壮观天地间,江水茫茫不回还”之感。</p><p class="ql-block"> 怒江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两山之间,蜿蜒曲折,汹涌南下,慢慢的消失在群山峻岭之中。而怒江对岸的高黎贡山和皇冠山,却一直昂着高傲的头颅,在云雾中忽隐忽现,不断在挑逗着游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知子罗返回老姆登,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老姆登和知子罗的地势基本相同,都是建在碧罗雪山的半山腰上,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怒族村寨。</p><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老姆登不仅是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也享有全国最美村落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就座落在老姆登村里。这座教堂建于193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位法国传教士,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并亲手建造了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村落,怒族占了95%,是全国唯一的怒族村。虽然文化信仰多元化,但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座教堂便是他们诵经,祈祷、做礼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教堂的旁边,有一个天然的大水塘,有五亩地见方,池水清澈,被称做一塘圣湖。教堂的建筑和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水里,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村民的建筑呈梯形,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山坡上,有一种独特而又富有诗意的美。在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下,更凸显了它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星光璀璨,老姆登则显得更加静谧而神秘。宁静的夜晚,是我们来自城市的人,无法享受到的奢侈,这里距离天堂最近,是快速进入梦乡的最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老姆登景色优美,风光旖旎,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透着沁人心肺的美,真的令人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 村庄树木和山峰,在湖水里摇曳生姿,如梦如幻。两个世界的相互交融,将周围的一切,定格成了永恒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皇冠山在高黎贡山中,独树一帜,因其山顶的形状,酷似王冠而得名,是当地怒族人心目中的神山,也是游客们最青睐的一座山峰。</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老姆登时,亲眼目睹了它的真面目。王冠形的山顶,壮美而绮丽,整个山脉峰峦叠翠,半山腰散落着民居建筑,更为皇冠山增添了一抹神奇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11月9日早晨,本来打算拍摄老姆登的日出,结果事如违愿,大雾笼罩着整个村寨,什么也看不见,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老姆登村。</p><p class="ql-block"> 当大巴车来到山下时,已经是雾散云出,到处是一片清新靓丽的景象。大巴车转入了219国道,今天目的地,是贡山县丙中洛镇,全程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219国道路况良好,犹如一条长龙,盘旋在怒江大峡谷之中,它是中国最长的一条公路,起点新疆喀纳斯,终点广西东兴,全长达10065公里。</p><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午在福贡县城就餐,下午1点半多钟,来到了位于丙中洛南部的怒江第一湾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观赏效果极佳。</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望去,一个U字型的大弯,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就是著名的怒江第一湾。它可是天地间的神来之笔,不仅雕琢出了世间绝无仅有的壮美奇观,还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以宏大的气势和险峻的地貌,让人领略了怒江第一湾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湾中的一块半岛状小平原,高出怒江500米,地势开阔,风光秀丽,人称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湾中的村子叫坎桶村,三面环水,景色秀丽。过去长期以来,这里是隔离和治疗麻风病的地方,史称“麻风湾”。但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麻风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并灭亡,麻风村也被废弃了。</p><p class="ql-block"> 四位旅友站在观景台上,共同举起手来,既向美丽的山水致意,也为我国摆脱了麻风病而自豪。她们在默默的祈祷,人间再无麻风病,岁月静好人安康。</p> <p class="ql-block">  几位美女的精彩亮相,使景色更加锦上添花。她们婀娜多姿,仪态万千。与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把女人的千娇百媚,展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阿怒日美,是怒族人对怒江的称谓,意思是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条重要的河流。</p><p class="ql-block"> 怒江经西藏察瓦龙进入云南,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里贡山之间的深谷中。它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大河,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就是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怒江第一湾,大巴车很快就来到了丙中洛观景台,这里是俯瞰丙中洛和桃花岛全景的最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所辖的一个乡镇,是滇西北旅游的重要节点,也是进入西藏的一个起点。因常年云雾缭绕,素有人间仙境之称,是无数游客的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个神奇的地方,虽然仅有279户居民,人口不足7000人,却汇聚了怒族、独龙族、藏族、汉族、白族等十四个少数民族。这里信仰自由,多宗教并存,有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原始宗教以及藏传佛教,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多种信仰的融合,多种语言的共存,使各种文化碰撞在一起,但却能和谐共生,真是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丙中藏语意为藏寨,洛是傈僳族语地方的意思。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时,丙中洛被信徒们尊为“甲格里拉”,意为飞来之地。这里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也是怒江大峡谷罕见的开阔地。</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地势北高南低,呈梯田形状。远处的雪山依稀可见,眼前的植物郁郁葱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和桃花岛共用一个观景台,站在高处俯瞰桃花岛,每个人的心情,都格外的愉悦。这处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平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峡谷之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怒江的绿水,周围的青山,相互映衬,美如仙境。</span></p><p class="ql-block"> 桃花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的村子叫扎那桶,有35户居民,大多数是怒族。因村民在房前屋后,遍植桃花而得名。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岛上举办桃花节,也让桃花岛声名鹊起。</span></p> <p class="ql-block">  奔腾的怒江,在流到丙中洛这个地方,因山体阻挡,神奇的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优美奇特的桃花岛地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也是怒江的第二大湾。</span></p><p class="ql-block"> 桃花岛的景色,与怒江第一湾有相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桃花岛有两座悬索桥连接怒江两岸。一座老桥供行人通行,一座新桥行驶汽车。如今,桃花岛已经成为游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摄影者心中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丙中洛观景台下来,又换乘小车,前往贡当神山,从高处用视觉去触摸这个神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贡山神山在丙中洛的西南面,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一。当到达第一个观景台时,我们都震惊了,这是一座玻璃悬挑式平台。从山壁向外延伸,足有十五米左右,整个观景台是悬空的,观赏效果特别的好。</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平台一眼望去,山下的风景一览无遗,丙中洛全貌尽收眼底。看到这幅由大自然交织而成的水墨画,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和烦恼,立刻随风而去,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停靠在观景台上,脚下是万丈深渊,眼前是美丽的风景。每走一步都好似踏在虚谷之中,但却又稳若磐石,给人既惊险又刺激的绝妙体验。这种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智慧的完美融合,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给人的共同感觉,空气清新甜美,天空蔚蓝如拭,处处充盈着纯朴自然的美,粗犷宁静的美。仿佛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着自己的神灵。令每个来到的人,都对大自然产生了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玻璃观景台下来,继续乘车向山上行驶。当到达一个停车场时,需要下车登山步行,行走大约300米的距离,就来到了第二个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这个观景台既高又险,几乎要到山顶了,它位于贡当神山的另一侧峭壁上。从这个观景台上远眺,气势磅礴的怒江第一湾全貌,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特别的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远处的嘎娃嘎普雪山也映入眼帘。银白色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嘎娃嘎普雪山是丙中洛十大神山之首,也是怒江州的最高峰,海拔5128米,山顶终年积雪。</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里,抬头是雪山,伸手是云彩,脚下流淌着悠悠江水,是怒江最精华最隐秘的所在。看上一眼,留恋一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贡山神山下来,乘车前往雾里村。雾里村位于丙中洛镇的北面,居住着60户人家,由藏族、怒族、傈僳族组成,是茶马古道上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2019年12月份,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p><p class="ql-block"> 雾里村建在怒江对面山坡上,至今不通公路,一座人马吊桥横跨江面,这是从南头进入村寨的唯一道路。</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因常年有雾气笼罩而得名,我们是下午到达的,阳光灿烂,碧空如洗,天上没有一丝云彩,蓝得像一面镜子似的。</p><p class="ql-block"> 走在村里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一座座木楞石板房,散落在山坡上。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房前屋后的鲜花,艳丽无比,给这座朴实的小山村,带来了一抹靓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民居建筑,别具一格,特别是房屋结构,与众不同,房顶用薄石板铺成,就像鱼鳞一样。外墙则用圆木垒成,非常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整个村子里,看不到一处砖瓦房,每家每户都是小巧而又别致的木屋。在田间或小路上,也看不到一个人,村子里出奇的寂静,就连跟在身后的小狗,都没有吠叫一声,好像对我们的到来,也在表示欢迎。</p> <p class="ql-block">  云中雾里桥,是连接村庄南北交通的重要桥梁。不仅在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来到村里的游人,必去的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 雾里桥设计独特,它的位置和高度,仿佛是悬挂在云雾之中,因此得名云中雾里桥。这座桥梁承载着村民们对岁月的记忆,也连接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虽然游人不多,但名气却很大。不知我们选择的季节不对,还是进村的时机不当,在村子里转了一圈,没有看到特别吸引人的景色,心中不免有些失落。</p><p class="ql-block"> 当走出这个村子时,感觉这里朴素自然,比较原始,没有外界的任何干扰,的确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如果能住上三天二晚,清晨去江边拍拍雾景,晚上再欣赏最美的星空,应该能治愈很多疾病,也是净化心灵的美好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村南头进来,又从村北头出去,这是村里唯一的两条路。但村北头的羊肠小路,虽然窄而不坦,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 从唐朝以来,云南共筑有通往西藏乃至世界的茶马古道若干条,现在基本都已废弃。唯有这条古道仍然保留使用。因为,雾里村不通公路,所有的生活物品,全靠这条小道运输,是一条活着的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茶马古道,现遗存2公里左右,完全是在垂直的峭壁上开凿而成。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悬崖,悬崖下面是奔流不息的怒江。靠怒江的一侧也没有护栏,一切都保持着古老的原始模样。</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马帮小伙子,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告别父母和心上的恋人,就是沿着这条险路,牵着骡马,驮着货物,往返于西南与西藏之间,进行贸易往来。</p> <p class="ql-block">  原始的古道,狭窄而陡峭。如今,为了安全起见,路面都已拓宽,靠江一侧也铺上了矮小的石墙。我们走在这条古道上,内心感慨万千,深深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勤劳。</p><p class="ql-block"> 古道不仅是一条商贸通道,也是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民族团结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2013年,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走在茶马古道上,隔着很远的距离,就能看到巍峨壮观的怒江天险石门关,它是进入西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一面是碧罗雪山,一面是高黎贡山。两山夹击形成的关口,也是怒江的峡口,当地人称为“纳依强”,意思是神仙也难通过的地方。江水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石门关,无不为它的险峻而震惊。两座绝壁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石门。滔滔江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小弯,然后直奔丙中洛而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时候,马帮在峭壁上的古道行走,经常发生人马坠江的惨剧。</span> 为了庇护马帮的安全,古人在悬崖峭壁上,还刻下了五幅藏文,保佑人马的顺利通行。</p> <p class="ql-block">  在峭壁上刻下的藏文,不单是为了保佑马帮平安过江,据说还与辟邪镇恶有关。</p><p class="ql-block"> 在2001年至2004年前后,山上连续有数条大蟒蛇,爬出山洞晒太阳,最长的竟有10米左右。石门关出现巨莽的历史,在300年前的佛经里就有记载,最近在50年前也曾有人目击。岩壁上的藏文,就有为了镇住被当地土著人称为龙,而实际上是巨莽的镇邪禅语。</p> <p class="ql-block">  雾里村的一站,是怒江大峡谷北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再往前行二十公里,就进入了西藏境地。我们乘车来到了网红打卡地,滇藏界碑处。这里是丙察察进藏公路的起点,也是历史上马帮进藏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岩壁上硕大的云南两字,还是蛮感憾的,这里是云贵高原与西藏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一处地理与文化的奇妙交汇点,更是人们领略大自然神奇与美丽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岩壁上西藏两个字,特别的醒目,脚下是西藏察隅县松塔村。百步之隔,跨越了两个地区,中间还有一条长长的瀑布,把滇藏两地隔离开来。怒江从这里出藏入滇,进入了新的流域。</p><p class="ql-block"> 从滇藏界碑处回返,我们下榻在丙中洛壹号院,结束了第二天的全部行程。</p>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早上七点半钟,我们从丙中洛镇出发,返回怒江州首府泸水市,全程约300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行驶在219国道上,两侧的山峰,云雾缭绕,景色迷人。尽管在车上拍照,效果不尽人意,但还是留下了珍贵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  由于路上车辆稀少,我们很快来到了怒江第一啸景点,它是怒江峡谷中的一个激流险滩,位于贡山县普拉底乡月谷村附近。</p><p class="ql-block"> 怒江流经贡山月谷村时,受地势影响,江面突然从百余米急剧收缩过半,使平静的江水,变得汹涌湍急。江水与巨石相撞,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声。</p> <p class="ql-block">  观赏完怒江第一啸,大巴车一路奔驰,来到了石月亮观景台。石月亮是怒江大峡谷的著名景观,也是闻名于世的地理奇观。刚下车的时候,由于山上的云雾太大,石月亮看的不太清楚,大家都在公路的骑行路上,耐心等待石月亮的出现。</p> <p class="ql-block">  在浓浓的云雾中,石月亮羞答答的露出脸来。这是一个由大理岩溶蚀而成的天然孔洞,洞深约百米,洞宽40余米,高约60米,非常的壮观。</p><p class="ql-block"> 这处奇观位于福贡县境内的高黎贡山中段,海拔3300米高的峰巅。从百里之外,就能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仿佛一轮悬与天地间的明月,因此得名石月亮。</p> <p class="ql-block">  石月亮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还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傈僳族的神话传说中,傈僳族部落里有一位英雄,用神箭射穿山峰,阻止了怒江大水的侵袭,从而保住了家园。因此,石月亮也被傈僳人视为圣石,是傈僳族发祥地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日本侵华期间,驼峰航线是中国连接外部的生命补给线。石月亮在这条航线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当时飞机重要的导航地标。</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午在贡山县城就餐,下午继续驱车前行。在即将到达泸水市的时候,来到了位于鲁掌镇的登埂村,这是游览怒江大峡谷的最后一个停靠站,也是怒江岸边的一处温泉洗浴景点。</p><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会,又称“春浴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也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这个地方,一是泡泡温泉,驱除连日来旅途的疲劳。二是了解一下澡堂会的历史,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登埂澡堂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为繁荣民族文化,在此修建了简易澡堂。到了清代,登埂土司进一步扩建,并举行大规模的澡堂会,成为了保存和延续傈僳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登埂的澡堂位于怒江西岸,热泉沿江出露,在约200米的江岸范围内,竟有大小泉眼18处,因而故有“登埂温泉十八塘”之说。</p><p class="ql-block"> 登埂不仅可以洗浴,周围的景色也是非常的宜人。两岸郁郁葱葱,江水随波荡漾,天上白云朵朵,泉水养心健体。在紧张的旅途中,能偷得一闲,也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p> <p class="ql-block">  澡堂会于每年的正月举行,来自怒江两岸的各族群众,纷纷前来泡澡祈福,洗去污秽,迎来吉祥。在活动期间,有对歌、射弩、上刀山下火海等民俗表演。不仅展示了傈僳族人的勇气和智慧,也成为怒江流域重要的文化盛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的时候,什么活动也没有,只有少量的当地人在泡澡。大家在此泡脚,效果却非常的好,每个人都静下心来,尽情的享受温泉洗浴带来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钟左右,我们回到了三天前的出发地泸水市。当晚入住在全国知名的希尔顿大酒店,环境优雅,设施完备,是本次行程中最好的一个酒店。</p><p class="ql-block"> 晚上的团餐,是既丰富又有特色的手抓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还观看了傈僳族姑娘的歌舞表演。不论是饮食品味还是文化演出,都令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灯光璀璨,大家来到怒江的岸边,欣赏着美丽的江城夜色。在江对岸的山体上,怒江大峡谷五个字,显得格外的靓丽夺目。这也标志着怒江大峡谷的三天旅程,圆满的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四位老同学,开心的站在了一起,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表达了心中的喜悦之情。</p><p class="ql-block"> 在古稀之年,还能结伴出游,这是人生中的大幸。不仅圆了每个人的心中梦想,走进怒江大峡谷,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还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情,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真是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九位女旅友,身穿五颜六色的服装,坐在广场的台阶上,笑容满面,欢声笑语。从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看,对三天的旅程还是比较满意的,旅游的体验感,也是蛮高的。</p><p class="ql-block"> 短暂的旅途,新老旅友的友好相处,互相关心爱护,结下了纯洁的友谊,更留下了永久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怒江大峡谷的三天旅程,大巴车李师傅的安全驾驶,为我们保驾护航,使人车平安归来。特别是云南品臻国际旅行社刘东昇导游,一路上精心细致的讲解,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我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家的温暖,确保了旅途的圆满成功,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同时,感谢大连万达国际旅行社李总,为我们推荐了这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线路,并做了精心安排。感谢邵秋华及其它旅友提供的照片,提高了美篇的质量。以上是游览怒江大峡谷,三天来的真实记录和观感。由于受图片数量限制,很多照片放不进来,加之写作水平不高,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来访阅读,您的点赞关注或留言,就是对我的最大鼓励和支持,再此深表谢意!以上图片均为荣耀手机拍摄,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