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末冬初,是贵州最富诗意的季节之一。此时的贵州,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皆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纷至沓来,只为一睹这绝美的画卷。漫步于小七孔景区,清澈的河水从脚下潺潺流过,两岸的树木随风轻摆,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而六十八级瀑布与水上森林等自然景观,则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令人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处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风景区。这里不仅有湍急的溪流、奇特的岩石,还有茂密的植被和梦幻般的湖泊。尤其是深秋时节,五彩斑斓的树叶将整个小七孔装扮得分外妖娆,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让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踏入小七孔,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人间仙境。清新的空气与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使得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石桥巍然矗立于险峻的山峰之间,桥下碧波荡漾,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蜿蜒流淌。站在这座古朴典雅的大桥上,俯瞰四周的美景,所有的烦恼仿佛都被这清风带走。而流光溢彩的水上森林,则是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又一绝妙之处。在这里,你可以租一艘小船,悠然自得地穿梭于湖面之上,享受着清风拂面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随旅行团从景区的西门进入,乘坐电瓶车不久便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卧龙潭。卧龙潭是由峡谷中的河流截断而成,水坝呈弧形,宛如一轮弯月,虽为人工建造,却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潭水碧绿透明,与周围的青山绿树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潭水缓缓流出,形成一道水帘,从十几米高的坝顶倾泻而下,线条流畅,洁白如雪,坝下白雾缭绕,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卧龙潭,我们乘坐景区电动车继续前行,不久便抵达了下一个景点——鸳鸯湖。鸳鸯湖因湖中有两棵大小不一的树紧紧相依而得名,湖水清澈见底,色泽湛蓝。由于湖边树木繁茂,遮挡了视线,无法完全看清湖泊的全貌。湖面上漂浮着几艘小船,船上身着红色救生衣的游客们正悠闲地划着船,其中一对情侣在船上低声细语,画面温馨浪漫。遗憾的是,由于行程安排紧凑,我们未能体验划船的乐趣,只能远远地望着那些小船,心中充满向往。</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翠谷瀑布。临上车时,导游提醒我们:“你们先走,我会等后面的团员。记住,车停了就要下车。”大约十分钟的车程后,我们在一处山腰下的瀑布前停下。起初,我们误以为这就是翠谷瀑布,便迫不及待地走近观赏。这道瀑布宽度不足十米,但水流如闪电般从半山腰倾泻而下,虽不如黄果树瀑布那样气势磅礴,却别有一番秀美之感。然而,瀑布下方并没有任何介绍牌,游客也寥寥无几,我们心中满是疑惑。继续前行,终于发现真正的翠谷瀑布隐藏于不远处的山坡上,其水量和气势都远超之前所见的那道无名瀑布,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前方便是小七孔桥。这座桥宽约3米,长约25米,由七个桥孔组成,全部采用石材建造,古朴典雅,玲珑精致,保存完好。据桥边的告示牌介绍,小七孔桥建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是连接贵州与广西两省的重要交通要道。古桥横跨响水河,桥下的河水清澈、碧蓝、宁静,与卧龙潭、鸳鸯湖相比毫不逊色。我们几人一同走上桥面,由于桥面较窄且无护栏,因此过桥时需小心谨慎。站在桥上,向河上游望去,只见河道中散布着多处坡坎,形成了一道道小瀑布,景象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只是瀑布群的一部分,更多的小瀑布分布在长达2公里的河道上,随着平缓的地形变化,形成了著名的68级跌水奇观,堪称小七孔景区的精华所在。这些小瀑布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有的低垂如丝;有的宽阔如屏,有的狭窄如线;有的坡度平缓,有的垂直落下,无不展现出自然之美,堪与四川九寨沟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我们跟随人群沿着栈道逆流而上,目标直指那道令人向往的拉雅瀑布。沿途古树参天,藤蔓缠绕,绿意盎然,空气格外清新,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赏这些精巧玲珑的小瀑布,更添几分韵味。突然,耳畔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循声望去,只见洁白如玉的拉雅大瀑布从百余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宛如一把巨大的扇子悬挂在峭壁之上,景象蔚为壮观。它既没有黄果树瀑布的磅礴气势,也不似翠谷瀑布般直接泻落,而是以数把巨大扇子的形式连缀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左右,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小七孔景区,穿过东门,登上旅游大巴,继续前往此行的下一站——西江千户苗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