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佛教名山首五台,</h1><h1>晋游此地必前来。</h1><h1>百余庙寺巧分布,</h1><h1>三万佛像眼界开。</h1><h1>普惠群生居尊位,</h1><h1>清涤尘俗赐悠哉。</h1><h1>五峰相拥称宝地,</h1><h1>游人通灵自释怀。</h1><h1> 2019年5月10日上午我们前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好远的车程,一点才抵达五台山的台怀镇,安排完住宿开始游览,我们游览了五台山章嘉活佛修行地一一广化寺,又去了五台山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黄庙领袖庙一一菩萨顶,还看了五台山菩萨顶灵峰胜境大牌坊标志性建筑一一大白塔,参拜了汉传佛教领袖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有“开山首寺之称”——显通寺。观看了五台山保存完好的五大禅寺之一,五台山十大奇观之一的开花现佛——罗睺寺,最后参观五台山文殊菩萨祖庭一一殊像寺, 天色己晚回宾馆休息。</h1> <h1>普寿寺</h1><h1> 我们所住酒店旁边就是五台山普寿寺,普寿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南端,创建于北宋,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重建后,献于十三世达赖喇嘛。一九九一年由如瑞、妙音两位法师创办中国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据说电视剧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和歌唱青藏高原而走红的李娜都佛学进修于此。因寺院关门谢客,仅拍了几张外观图片。</h1> <h1><br></h1><h1>广化宝刹颇有名,</h1><h1>章嘉活佛此修行,</h1><h1>昔乃华严古道场,</h1><h1>传播黄教香火浓。</h1><h3></h3><h1> 然后我们来到不远的广化寺,广化寺北邻五台山尼众律学院叼普寿寺,东面为潺潺流水清水河。北高南低,视野开阔。</h1><h1> 广化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现有殿堂6间,房间60余间。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内供面善口笑的弥勒佛,背后为韦驮菩萨,两山墙间为单檐四阿顶,前出廊。佛坛上,中供文殊,侧为普贤,观音,合称“三大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十六尊者石刻,每位尊者均雕刻于一块石板之上,高1米,宽0.5米,黑底白线,异常醒目,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为难得的艺术珍品。</h1><h1> 后殿为二层楼房,单檐硬山顶,五开间,面宽12.4米,进深9.6米。两旁为耳房,原为供奉五方文殊的殿宇,现正在按照原样恢复。广化寺颇昔为华严道场,继为章嘉佛爷的六处之一,在阿旺金巴的住持下将变为一座新兴的黄教寺庙。</h1> <h1>护法天王</h1> <h1>韦陀</h1> <h1>大文殊殿</h1> <h1>两侧的钟鼓楼</h1> <h1>大雄宝殿</h1> <h1>祈福殿</h1> <h1>法器</h1> <h1><br></h1><h1>菩萨顶在灵鹫峰,</h1><h1>皇家朝拜为行宫,</h1><h1>五台最大喇嘛寺,</h1><h1>登临俯瞰全镇容。</h1><h1> 五台山第二站菩萨顶,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h1> <h1> 我们乘车上山,从北门入寺,反向游览。进门便是福字影壁。</h1> <h1>然后顺寺边廊道前行</h1> <h1>进大乘门</h1><h1> 佛家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分,大乘是指北传佛教,小乘是指南传佛教。此处便有宫皇家廷气韵,红墙黄瓦,镶嵌龙雕。</h1> <h1>五台胜境石坊</h1><h1>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h1> <h1>文殊殿</h1><h1> 文殊殿重建於清朝,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寒署数百年,色泽依然如新。殿脊正中置金碧辉煌的鎏金铜法轮。殿内佛坛上供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东西两侧佛坛上则供十八罗汉塑像。</h1> <h1>经堂</h1> <h1>大雄宝殿</h1><h1> 大雄宝殿面阔三楹,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殿顶覆盖琉璃黄瓦,大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环绕,内供释迦牟、弥陀、药师佛三佛。我国藏传佛教的大活佛达赖、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在这里讲经说法。</h1> <h1>怖畏金刚殿</h1> <h1>御碑院</h1> <h1>天王殿</h1> <h1>般若门</h1> <h1>敕建真容院</h1> <h1>灵峰胜境大牌坊</h1> <h1>菩萨顶108台阶</h1><h1> 这108级石阶是菩萨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抬头望去,坐落于灵鹫峰顶的菩萨顶,既像气魄宏大的布达拉宫’。</h1><h1> 如果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108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十分陡峻,仿佛一架天梯直架天宫。沿108级石台阶步步登高,就把世上108种烦恼踩在脚下了。耸立於石台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雄伟而多姿。牌楼中门大匾上,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h1><h1>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家建筑才能覆盖黄琉璃瓦。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反映其地位之崇高。</h1> <h1> 站在菩萨顶上向下拍的108级台阶下大照壁和五台山标志一一白塔。</h1> <h1>五台山白塔</h1><h1> 这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据说释迦摩尼佛灭度后,肉身结成八万四千颗舍利子,由古印度的阿育王出资建造了八万四千个佛塔遍布世界各地,塔内各供奉一颗舍利子。大白塔远望恢宏壮美,气盖群山。近观清净无尘,澄澈如玉。四方形的塔座上洁白的塔身像倒扣的钵,上面有粗及细共十三层,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之上,盖铜板八块,成一个圆,圆上是一个高高矗立的风磨铜宝瓶。远远望去就像武侠小说里女侠戴着的巨型草帽。边缘,还吊装着铜质垂檐。垂檐之下,又挂风铃。云过塔移,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别有一番幽雅情趣。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游人香客,僧侣喇嘛,来五台山必拜此塔,转动经筒,绕塔三圈,以头触地,虔诚叩拜。</h1> <h1>普寿寺全景</h1> <h1><br></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五台冠首大寺名,</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震悟大千一口钟,</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光耀群山乃铜殿,</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香客频拜心虔诚。</span></h1><h1> 五台山第三站显通寺,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花园寺、大华严寺、大吉祥显通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永明寺,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心区的台怀镇北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h1><h1> 显通寺现存建筑为清代规模,寺宇占地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中轴线上排列着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等7座殿宇。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1982年,国务院将显通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钟楼</h1><h1> 这座写着“震悟大千”、状似城门的楼式建筑就是进人显通寺的第一道门——钟楼。“震悟大千”,就是大干世界听到该楼的钟声之后,芸芸众生在佛陀的教化或感召下能有所感悟。钟楼气魄宏伟,结构新颖,是国内明清寺庙建筑物中所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座大型钟楼。钟楼的底座为结构庞大的石门洞,就像古城墙一般浑厚坚固。上面是钟楼,为两层三檐庑廊式结构,廊柱成列,飞檐重叠,气势不凡。门洞顶部位置,为两层式木阁建筑,装有古朴高雅的木隔扇,内悬一口大铜钟,高达1.64米,最大外径1.8米,厚约8厘米,~_9999.5斤。要想撞击此钟,需穿过门洞,进入二门之后,沿木板楼梯登上钟楼,方可在护守该钟的僧人指导下拉动一根粗粗的木杵,使之发出沉浑悠远的钟声。据说,该钟发出的声音远传十里,经久不散。</h1> <h3>大钟</h3> <h1>石狮</h1> <h1>山门</h1><h1> 显通寺山门门额上高悬一面鎏金匾,上书“大显通寺”。门两旁,各立一通石碑,碑高5.5尺,宽2.7尺,左右两边的碑身上各书草体“龙““虎”二字,两字挥洒自如,真有龙虎的形象。按照汉传寺院布局,第一重殿应为天王殿,而显通寺却没有天王殿。在唐代,五台山的塔院寺和显通寺原为一座寺院,寺名“大华严寺”。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将大华严寺分成两寺。在分寺后,原来的天王殿划给了塔院寺,而显通寺则用这龙虎二碑替代,以起到护持寺院的作用。</h1> <h1>观音殿</h1><h1> 显通寺的第一重殿一一观音殿,又名南殿。殿内,中间供着观音菩萨像,左右供着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所以又称三大主殿。殿内两侧放满了经架,架上置有各种经书,所以又称藏经殿。过去,救助水陆众生的大法会水陆道场也设在这里,所以又叫水陆殿。</h1> <h1>大文殊殿</h1><h1> 大文殊殿是显通寺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1746年(清乾隆11年),系木结构建筑。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各寺庙均以供奉文殊菩萨为主。自然显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显通寺的大文殊殿内,供着七尊文殊菩萨像:正中的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台狮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东台聪明文殊;大智文殊后面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护法神韦驮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h1> <h1>大雄宝殿前一模一样的两个碑亭</h1> <h1>大佛殿(大雄宝殿)</h1><h1> 大佛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系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此殿占地一亩二分,高大肃穆。殿内正前方的横梁上,高悬康熙御笔“真如权应”木匾,下面条幅横悬,两旁锦幡垂挂。殿台上,并列主佛三尊,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东面是药师佛,西面是阿弥陀佛,殿墙两侧是十八罗汉,均为明、清雕塑。佛前的地面十分宽敞,经案上佛灯高照,宝鼎焚香,摆着各色供果,敬有美丽鲜花。东面的经案头,还摆着鼓、磬、铛、木鱼等佛家乐器。不仅本寺僧人在这座殿内做早晚功课,每逢大的佛事活动日,由五台山佛教协会主持,各寺庙的僧尼都要身披袈裟,汇集到这里举行礼佛仪式。</h1> <h1>无量殿</h1><h1> 五台山显通寺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仿木结构,面宽28.2米,进深16米,高20.3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雕刻精湛,是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外檐砖刻斗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殿内供有无量佛。</h1><h1> 殿内保存的《华严经》字塔,属稀世珍宝,塔是由长5.7米、宽1.7米的白绫组成一幅七层宝塔图像,回栏曲槛,斗栱华檐,白绫上用蝇头小楷写《华严经》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它是康熙年间苏州人许德兴用十二年的时间写成的。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有的题“普光明殿”,有的题“法菩提场”,有的题“逝多园林”等。</h1> <h1>千钵文殊殿</h1><h1> 千钵文殊殿。殿西三间,宽13米,进深9米,硬山卷棚顶。殿内正中佛坛上,有一尊造型非同一般的铜质镀金文殊像,高达5.4米,系明代万历九年所塑。这尊文殊像,大,从下到上渐次缩小,但五副面孔虽有点不尽相同,却均是那么明眸生辉,面含聪慧,美而不俗。文殊菩萨半跏趺坐于狮背上,身着妙宝天衣,头戴七宝佛冠。从身体侧位 伸出无数臂膀,每只臂膀上又生出无数只手.,据说共有一千只。一只手上托一金钵,每一个金钵中端坐着一尊释迦牟尼佛。于是千钵文殊又称“千臂千钵释迦文殊菩萨圣像”。无论是臂还是手,均血肉丰满,脂肤细嫩,显示着青春活力。最下面的两只手,一手摇着铜铃,一手拄着一柄金刚杵。铜铃与金刚杵均为法器,以此警示世人应迷途知返,遵法行事。这尊明代雕塑其造型之优美,做工之精妙,不仅在五台山堪称精品,就放诸全国也不多见。</h1> <h1>铜殿</h1><h1> 铜殿高8.3米,宽4.7米,深4.5米,用铜10万斤铸成的。殿建平面见方,宽9尺,深8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铜殿是在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万历皇帝母亲李太后之师妙峰和尚,集全国13省市布施,先后铸成三座铜殿,一置峨眉山,一置南京宝华山,一置五台山。三个铜殿均在湖北省荆州浇铸,运至现场组装,如今仅存五台山这一座了。铜殿方形,外观重檐两层,高约5米,四周隔扇上棂花图案和壶门花鸟装饰。</span><br></h3><h1> 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称“万佛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可惜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走了三座,仅东西两座原塔尚存。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后又以铁补铸三座塔立于原处。铜殿、铜塔皆饰以金箔。</h1> <h1>金殿内佛像</h1> <h1>藏经殿</h1><h1> 从铜殿后拾阶而上即到寺院最高处的藏经殿,也是显通寺最后一重殿宇,因此又叫后高殿,该殿硬山顶二层,面阔五间。</h1><h1> 殿内供着一尊金光闪闪的甘露文殊铜像。文殊结跏趺坐在青狮背上的千叶莲花台上,青狮卧姿,头部仰起右转,半张着大嘴,表现手法融写实和传统装饰手法于一体,既威严又可爱,生动有趣。千叶莲花台和狮背用一根圆柱体相连接,好似一株盛开的莲花,特别玲珑。莲花台上文殊菩萨,头戴花冠,面相圆润,弯眉垂目,戴耳珰,袒胸佩璎珞,披天衣帛带,左手端甘露钵,右手抬起施拈花印,结跏趺端坐莲花台上。</h1> <h1><br></h1><h1>罗睺宝寺古韵浓,</h1><h1>松灵宝塔老根擎,</h1><h1>开花现佛艺精堪,</h1><h1>鼎盛香火沐刹容。</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五台山第四站罗睺寺,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现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禅房、配殿、廊房118间。寺中大藏经楼有一个著名景观“开花现佛”。</span></h1><h1>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能“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寺似为纪念罗睺罗而建。</h1> <h1><br></h1><h1>松灵文塔</h1><h1> 最吸引人的要属山门东面的一座文殊塔。其高度为七米五,它的由来也是经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来的!其实未盖塔之前,原来生长着一颗非常粗壮的松树。之后由于这棵树干枯而死,寺庙内的僧人把树身雕刻成了文殊菩萨的雕像,留下了这颗松树的树根在原地,并在树根之上建造了这座“松灵文塔”。</h1> <h1>天王殿</h1> <h1>三洲感应殿</h1> <h1>大文殊殿</h1> <h1>大雄宝殿</h1> <h1>大藏经楼</h1> <h1>花开现佛</h1><h1> 大藏经阁的殿堂内,有一个高达十米的引人入胜的古代机械建筑,也就是古时候人们说的机关术,名叫“花开现佛”。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个机械建筑置于殿内的正中间,是一个类似于圆柱形的木莲花,里面包裹着一尊宋代的罗睺真身像。当人们按下开关,藏在佛像下暗阁里的僧人就会收到信息,然后再按下机关,使得木制莲花缓缓伸开,里面的佛像渐渐显现出来。这个机械建筑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成型了,人们听闻以后,纷纷觉得神圣无比,于是前来祈祷自己和家人的平安。</h1><h1> 据说明代出现这种机械建筑的时候,西方国家并没有类似的开发,一直到几百年以后他们才陆续有了类似于这种机械建造的建筑,也就是我国明代的这种技术早就超越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但是这“花开现佛”并不是每天都能随时开放的,只有在佛教比较盛大的节日中才会庄严地开启它。说起来,这的确是罗睺寺最为神奇精彩的建筑之一。</h1> <h1><br></h1><h1>殊像寺院晋建成,</h1><h1>五大禅林列其中,</h1><h1>文妹塑像称最大,</h1><h1>罗汉壁画享盛名,</h1><h1> 五台山第五站殊像寺,殊像寺因寺内供奉着文殊菩萨而得名。该寺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相传清朝为笼络吴三桂,便将顺治的妹妹三公主嫁给其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只好来五台山殊像寺。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于是,殊像寺一跃而成了五台山的五大禅处之一和十大青庙之一。</h1><h1> </h1> <h1>文殊阁</h1><h1> 寺内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阁(大殿),现存殿宇为明弘治二年(1489)由铁林果禅师主持修建的。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h1> <h1> 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h1> <h1>五百罗汉渡江壁画</h1><h1>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这一长48米,高6.8米,面积为326.4平方米 。</h1><h1> 彩色悬塑反映了罗汉在峻岭间的千姿百态,有降龙伏虎、撼山探海、聆听讲经、端坐习定、脚踩水兽、坐船渡海、飞行空中等各种形像。描绘出了罗汉们的苦行,表现了他们的法力神通。这一巨型彩色悬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给人一种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博大深远之感,是一幅有动有静,色彩绚丽,刻划逼真的彩色悬塑画。</h1> <h1> 五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h1><h1>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截至2017年,五台山有较大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且分布于五台山的五个山顶,欲去需乘景区专车,我们一行四人共识是在镇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寺院游览一番(共游五寺:广化寺、菩萨顶、显通寺、罗睺寺、殊象寺),了却此行之夙愿。</h1><h1>早起晚归一整天,</h1><h1>连游五寺身未闲。</h1><h1>先到活佛修行地,</h1><h1>再登菩萨顶上观。</h1><h1>开山首寺显通见,</h1><h1>开花现佛罗睺瞻。</h1><h1>最后敬拜殊像寺,</h1><h1>修心祈福保平安。</h1><h1> 多谢欣赏 !</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