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这么正式地和秋天告别过。<br>拍办公楼前光秃秃的消息树,拍秋天结了绛红色果的海棠,拍草地上开在秋天的小花,拍飘在秋天天空上丝丝缕缕的白云,拍秋天的落日余晖,拍一弯新月挂在秋天的凉水塔旁边,明天它们就属于冬天了,明年我们就不会在办公楼前相遇了。<br>在秋天,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回家,不是旅行。无论多晚睡下,我的眼角总是不知不觉地噙着泪水,总有一滴泪毫无防备地流了出来。我难道不是欢喜的吗?那滴泪一定是为分离又相聚的光阴流下。那滴泪,是我内心深处最深厚的无法言尽的思念。有谁不爱自己的故土,有谁能离开爱的滋养。<br>在秋天,我开始办理退休手续。恍惚间三十四年弹指而过,若问我有何收获,我非常感恩,这份工作,让我安身立命。若问我有何遗憾,过度付出,给予孩子们的陪伴太少。有句话说,如果时间倒流,你还像从前那样做事,说明你是真的喜欢。对我而言,如果时间倒流,我肯定不会盲目付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br>在秋天,事隔多年,我和我的老姑老叔终于又见面了,他们专门回来给奶奶扫墓,他们是我小时候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他们的父亲是奶奶的叔伯弟弟,但他们待奶奶如亲生母亲,和父亲情同手足。小时候我和父亲从北京回内蒙的时候,叔叔姑姑们要给我们带一堆东西,尤其是老姑,还要体贴地给父亲系好围巾,她叫父亲明哥,明哥,你慢点,明哥,到了家给我们写信。直到现在,那声亲切的明哥明哥还在我的耳畔回想。<br>在秋天,我给落叶写了一封信,落叶也给我回了一封信。纸短情长,我们彼此想说的话还有很多。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把我和落叶相识相知的感受写下来,我们曾悲喜交织,如今终于释然。很渺小的感受,但于我是成长的见证。年少时无视秋天,现在却对秋天情有独钟。感谢时光,也感谢自己,让平凡变得不凡,也让不凡变得平凡。<br>从来没有这么欢喜地和秋天在一起过。<br>因为告别,因为相聚。<br>因为凋落,因为盛放。<br>因为伤,因为爱。<br>因为在抵达我们自己的时候,一直有光。<br> 一 、先<br>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山川对草木,赤壁对青田。郏鄏鼎,武城弦,木笔对苔钱。金城三月柳,玉井九秋莲。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珠缀花梢,千点蔷薇香露;练横树杪,几丝杨柳残烟。<br>前对后,后对先,众丑对孤妍。莺簧对蝶板,虎穴对龙渊。击石磬,观韦编,鼠目对鸢肩。春园花柳地,秋沼芰荷天。白羽频挥闲客坐,乌纱半坠醉翁眠。野店几家,羊角风摇沽酒旆;长川一带,鸭头波泛卖鱼船。<br>离对坎,震对乾,一日对千年,尧天对舜日,蜀水对秦川。苏武节,郑虔毡,涧壑对林泉。挥戈能退日,持管莫窥天。寒食芳辰花烂熳,中秋佳节月婵娟。梦里荣华,飘忽枕中之客,壶中日月,安闲市上之仙。<br><br>1、《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 陶渊明 <br>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r>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r>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r>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r>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br>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r>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r>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br>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br>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r><br>shào wú shì sú yùn , xìng běn ài qiū shān 。<br>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br>wù luò chén wǎng zhōng , yí qù sān shí nián 。<br>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r>jī niǎo liàn jiù lín , chí yú sī gù yuān 。<br>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r>kāi huāng nán yě jì , shǒu zhuō guī yuán tián 。<br>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br>fāng zhái shí yú mǔ , cǎo wū bā jiǔ jiān 。<br>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br>yú liǔ yìn hòu yán , táo lǐ luó táng qián 。<br>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r>ài ài yuǎn rén cūn , yī yī xū lǐ yān 。<br>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br>gǒu fèi shēn xiàng zhōng , jī míng sāng shù diān 。<br>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br>hù tíng wú chén zá , xū shì yǒu yú xián 。<br>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br>jiǔ zài fán lóng lǐ , fù dé fǎn zì rán 。<br>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r><br>《归园田居》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br> 二、箫<br>恭对慢,吝对骄,水远对山遥。松轩对竹槛,雪赋对风谣。乘五马,贯双雕,烛灭对香消。明蟾常彻夜,骤雨不终朝。楼阁天凉风飒飒,关河地隔雨潇潇。几点鹭鸶,日暮常飞红蓼岸;一双鸂鶒,春朝频泛绿杨桥。<br>开对落,暗对昭,赵瑟对虞韶。轺车对驿骑,锦绣对琼瑶。羞攘臂,懒折腰,范甑对颜瓢。寒天鸳帐酒,夜月凤台箫。舞女腰肢杨柳软,佳人颜貌海棠娇。豪客寻春,南陌草青香阵阵;闲人避暑,东堂蕉绿影摇摇。<br>班对马,董对晁,夏昼对春宵。雷声对电影,麦穗对禾苗。八千路,廿四桥,总角对垂髫。露桃匀嫩脸,风柳舞纤腰。贾谊赋成伤鵩鸟,周公诗就托鸱鸮。幽寺寻僧,逸兴岂知俄尔尽;长亭送客,离魂不觉黯然消。<br><br>2、《舟中晓望》唐 孟浩然<br>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br>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br>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br>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br><br>《舟中晓望》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去往天台山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首尾圆和,神韵超然。<br><br>孟浩然诗多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常常“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皮日休评价),故诗味的淡泊往往叫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首《舟中晓望》,就记录着他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实地登览在大多数人看来要有奇趣得多,而他更乐于表现名山在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旅途况味。<br><br>此诗似乎信笔写来,却首尾衔接,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它形象质朴,却又真彩内映;它没有警句炼字,却有兴味贯串全篇。从声律角度看,此诗是五言律诗(平仄全合),然而通体散行,中两联不作骈偶。这当然与近体诗刚刚完成,去古未远,声律尚宽有关;同时未尝不出于内容的要求。这样,它既有音乐美,又洒脱自然。<br><br>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br><br>3、《山坡羊·一头犁牛半块田》元 张养浩<br>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br>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br>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br>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br>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br>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br><br>此曲为元代张养浩所作,描述了一种简单、质朴、自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向往。<br><br>张养浩(1269—1329年),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因他隐居时的别墅名云庄,遂自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br> 三、肴<br>风对雅,象对爻,巨蟒对长蛟。天文对地理,蟋蟀对螵蛸。龙生矫,虎咆哮,北学对东胶。筑台须垒土,成屋必诛茅。潘岳不忘秋兴赋,边韶常被昼眠嘲。抚养群黎,已见国家隆治;滋生万物,方知天地泰交。<br>蛇对虺,蜃对蛟,麟薮对鹊巢。风声对月色,麦穗对桑苞。何妥难,子云嘲,楚甸对商郊。五音惟耳听,万虑在心包。葛被汤征因仇饷,楚遭齐伐责包茅。高矣若天,洵是圣人大道;淡而如水,实为君子神交。<br>牛对马,犬对猫,旨酒对嘉肴。桃红对柳绿,竹叶对松梢,藜杖叟,布衣樵,北野对东郊。白驹形皎皎,黄鸟语交交。花圃春残无客到,柴门夜永有僧敲。墙畔佳人,飘扬竞把秋千舞;楼前公子,笑语争将蹴踘抛。<br><br>4、《堂成》 唐 杜甫<br>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br>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br>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br>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br><br>《堂成》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写的主要是作者所建草堂的景物和定居草堂的心情。首联从环境背景勾勒出草堂的方位;中间两联写草堂本身之景,通过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历尽战乱之后新居初定时的生活和心情;尾联说有人把草堂比拟扬雄宅,作者表示自己并不像扬雄。全诗语言精练,一气呵成,关合巧妙,不见痕迹。<br><br>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年底来到成都,在百花潭北、万里桥边营建一所草堂。经过两三个月时间,到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了。这诗便是那时所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浦起龙有不同看法,他说:“旧编上元元年(760)初置草堂时。今按:诗云‘桤林碍日’、‘笼竹和烟’,则是竹木成林矣。初筑时,方各处乞栽种,未必速成如此也。公《寄题草堂》诗曰:‘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又宝应元年(762)春有诗曰:‘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当是其时作也。”因此,他把这首诗的写作推迟了两年。他的说法虽也有根据,但未免过泥。郭知达《九家集注》引赵次公云:“桤林笼竹,正川中之物。二物必于公卜居处,先有之矣。”说初置草堂时原就有此二物,是很有可能,也是符合实际的。《卜居》诗说“主人为卜林塘幽”。可见从一开始,草堂周围就有“林”。杜甫到处向人乞求各种树苗,不过嫌林木不够多,并不能证明这里就没有林。据《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一诗,还可以知道,当初置时,草堂旁边还有一棵“故老相传二百年”的大楠树。再从会诗的语气和情调来看,也和初置草堂时吻合。因此,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暮春。<br><br>在写景状物的诗句中往往寓有比兴之意,这是杜诗的特点之一。然而杜甫居住的草堂,毕竟不同于陶渊明归隐的田园,杜甫为了避乱才来到成都,他初来成都时,就怀着“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鸟雀各夜归,中原杳茫茫”(《成都府》)的羁旅之思;直到后来,他还是说:“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因而草堂的营建,对他只不过是颠沛流离的辛苦途程中的歇息之地,而不是终老之乡。从这个意义来说,尽管新居初定,景物怡人,而在宁静喜悦的心情中,总不免有彷徨忧伤之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这种复杂而微妙的矛盾心理状态,通过“暂止飞乌”的“暂”字微微地透露了出来。<br> 四、豪<br>琴对瑟,剑对刀,地迥对天高。峨冠对博带,紫绶对绯袍。煎异茗,酌香醪,虎兕对猿猱。武夫攻骑射,野妇务蚕缫。秋雨一川淇澳竹,春风两岸武陵桃。螺髻青浓,楼外晚山千仞;鸭头绿腻,溪中春水半篙。<br>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哺糟。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势分高下,朝东万水自滔滔。<br>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双凤翼,九牛毛,主逸对臣劳。水流无限阔,山耸有余高。雨打村童新牧笠,尘生边将旧征袍。俊士居官,荣引鹓鸿之序;忠臣报国,誓殚犬马之劳。<br><br>5、《咏柳》 唐 贺知章<br>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r>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r><br>《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写了二月的新柳在春风吹拂下,柔嫩的细叶葱翠袅娜,充分表现出早春的勃勃生机和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诗人别出心裁地将“二月春风”比喻为“剪刀”,再用拟人化的“裁出”动作,使视之无形的春风变成了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一问一答,跳脱有致。<br><br>这首诗立意高远,比喻巧妙,先从大处着眼,然后分部描述,越写越细,把柳树的形神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题目是咏柳,但又不仅仅是咏柳,更是咏春,歌咏自然造化。全诗由“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可以看出诗人一系列艺术构思的过程。诗歌里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br><br>贺知章(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与李白友善。“吴中四士”之一。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写景抒情之作,较清新通俗。《全唐诗》存其诗一卷。<br><br>6、《渡江》 唐 杜甫<br>春江不可渡,二月已风涛。<br>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br>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br>戏问垂纶客,悠悠见汝曹。<br><br>7、《长安秋望》 唐 杜牧<br>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br>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br><br>《长安秋望》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br><br>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br><br>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br><br>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br> 早晨起来,薄雪映窗。这是202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上班路上,想半生过来,飘在身上有多少万片雪花了,每一片雪花都教会了我什么?到办公室后,竟然无意中看到这段话,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这是《庄子·知北游》中的一段话。澡雪而精神,我只想匍匐在两千多年前的圣人脚下,对他说这是我此生遇见的最美好最磅礴最隽永的雪<br>一场雪而已,一场雪而已,飘在了有的人身上,飘在了有的人心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