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晨读》—— 消失的行当 作者 莽原

李卫

<p class="ql-block"> 消失的行当</p><p class="ql-block"> 作者 莽原</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东西,渐渐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见了。五十年代初,我家住在东城区官帽胡同一号,胡同里无冬历夏,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小商贩叫卖声,官帽胡同离建国门桥不太远,桥东路南就是大大小小的菜园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夏天晚上,小贩们推着独轮车,车筐里堆放着带着泥土芳香的心里美水萝卜,边推着独轮车边喊着“水萝卜赛过梨”,隔三差五的,我妈就颠着那双小脚,边往外跑边喊:嗨!卖萝卜的别走,小贩站住了,用脏兮兮的手巾擦把汗,老太太您来几个?我妈照例问道:多少钱一个呀?小个的一分钱一个,大个的两分钱一个!小贩耐心地回应着,我妈在车筐里挑来挑去,恨不得挑个底朝天,手里颠着两个大个的水萝卜,“来两个,给你三分钱”,小贩央求着:大妈,您挑的都是大个的,您再给加一分钱!“就三分钱,你卖不卖,天天照顾你生意,你还不便宜点”小贩无可奈何的颠了颠这油赤麻花的钢镚,无可奈何的把套带撩到脖子上,推着独轮车走了。</p><p class="ql-block"> 秋天,北京郊区的烂酸梨、柿子、山里红熟了,小贩们又开始推着独轮车卖这些山货。我最爱吃的是又酸又甜的山楂糕,可是那个年代,胡同里都是土路,不但人走过能带起灰尘,偶尔一阵风刮过来,那就是暴土杨场的,卖山楂糕的小贩,讲究点的,盖上一块纱布,有的就敞开着,无遮无挡把山楂糕直接放在独轮车的车筐上,1955年的夏天,我妈买了两毛钱的山楂糕,我们兄妹几个吃后都开始拉稀,几天后我们几个都好了,可是我的五姐一直高烧不退,熬过了几个星期,她终于从鬼门关挺了过来,可是没过几天,学校组织秋游,当她们几个女孩子经过北海时,大家跳进水里玩耍,回到家后,她再次发烧,引发了其他疾病从此就再也没站起来过,就这样一直在床上躺了66年,去年疫情放开后,不幸感染挣扎了两个多月去世了,那年她82岁!</p><p class="ql-block"> 从小时候起,我就留下一个阴影,山楂糕、糖葫芦这种裸着卖的东西,再馋我也不吃,前两天,北京雾霾最厉害时,在家门口,看见一个不加任何遮挡物,骑着自行车卖糖葫芦的,我气愤地问他,空气这么脏,你这糖葫芦还不都沾上灰尘,人怎么吃呀?他不以为然地说,有人买我就卖,我也无语了,还真是这个道理,你怕死,还就真有不怕死的!当然,这种叫卖形式现在也不多见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天,北京的胡同里,就会出现推着排子车,两边挂满了木水桶,卖水的,而有的农民就赶着个驴车拉个大木桶往城里送水,那时胡同里没有自来水,基本靠喝井水,而且甜井水也不多,井多数是苦井水,这些井冬天还都容易上冻,那个年代,能喝上口甜水也不容易,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行当,走街串巷卖水的。后来,1958年我们就搬到永安里楼房住了,这时开始部分地区就有了自来水!</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上学,值班生在校门口,每天必查的有红领巾、手绢、口罩,每天回家都要洗口罩和手绢,手绢是擦鼻涕用的,口罩呢,每天回到家,两个鼻孔处就是两个黑洞洞,可见那个年代空气污染程度有多厉害,口罩的黑洞洞主要来源于,烧煤做饭取暖用煤产生的污染,那时候煤是凭证供应的,于是我们小时候就有个任务,捡煤核或者到煤厂门口等着抢掉下来的煤沫子,积攒多了,就在院子里空地上和泥攥煤球,煤厂里一般的场地都很大,工人们摇完煤球,要晾干!我记得清清楚楚的,建国门桥往东有个大窑坑,窑坑的东侧是个煤厂,他的供应范围很大,几乎囊括了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鸭子嘴,永安里、使馆区这一地区的用煤!第一图是土法摇煤球,后来发明了摇煤球机器,第二图是个人家用一种自制工具压蜂窝煤!</p><p class="ql-block"> 家里烧煤做饭取暖,除了煤以外,烟筒、拐脖、煤炉子也是必须的,但计划经济时代,这也要凭票供应,同时城市里的商店还不允许卖,只能在供销社或者偏远地区商店里卖,我那时管计划供应商品分配,我设定了朝阳区八里庄商店、十里堡商店、大山子商店、酒仙桥商店、机场商店、垡头商店、左家庄商店等为定点供应点,想想当时也挺难的。现在有了集中供暖或者个人燃气取暖,做饭也有了各种燃气,煤做为热能在近二十年才退出了历史舞台,记得牛街一带拆迁,一部分居民搬到朝阳区五路居一带,居民反映住楼房的一些人烧型煤呛得邻居苦不堪言,区领导接到反映,可是区委办公室电话通知到我,让我陪着去解决纠纷,这次我才知道还有型煤、无烟煤这个说法。这一退出不止是城市,现在连农村也不让用煤了。煤厂摇煤球的成为了过去时!</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人们穿鞋都讲究随意,或者分场合穿特定的鞋!那个年代,皮鞋就是最时髦的了,无论是工作需要也好,还是讲究个体面也好,有了工作第一件事就要买双皮鞋,我记得1972年我和我爱人去东单委托商行,相中了一双军队文工团的舞蹈皮靴,高跟高腰,才七元钱,没加思考就买下来了,可是我爱人穿时就麻烦了,鞋跟太高,她坐公交车上班,上下车太不方便!于是花了两元钱把后跟锯掉了,没想到锯了鞋后跟,这鞋更不能穿了,因为舞蹈皮靴的鞋底都是一块钢板,后跟锯掉了,鞋尖只能是翘着,走不了路,索性放在一边就算了,一转眼文革过去了,高跟鞋又允许穿了,于是又花了两元钱补了个后跟,跟是补上了,但总觉得别脚,于是一元钱卖给了收破烂的!可见那个年代人们对皮鞋的渴望,于是擦皮鞋的应运而生,北京乃至全国城乡到处是擦皮鞋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都和重庆擦皮鞋的遍地都是,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修皮鞋的还是擦皮鞋的几乎消声灭迹了!</p><p class="ql-block"> 每年秋末,随着绷弓子的砰砰作响,弹棉花的人就布满了大街小巷,弹棉花的家伙式也不尽相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家家都要在秋天把被褥拆洗后,把被套褥套重新弹一遍,使其松软增强舒适性和保暖性!这两年由于人们使用了羊毛被、蚕丝被、鸭绒被、乳胶床垫,弹棉花的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扛着个长板凳,手里拿着个铁叉子用一个细铁棍擦过铁叉子口,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嗡嗡声,接着听到有人大声吆喝“磨剪子来镪菜刀”,我们调皮的给加上一句“磨老太太后腰”,也不知现在是菜刀质量好了,还是磨刀工艺家家都掌握了,怎么这个行业也不常见了呢?</p><p class="ql-block"> 还有很多很多行业正在逐渐消失或者被新兴产业代替!</p><p class="ql-block"> 当然以上行业不是完全消失了,或是有了改进,或被新材料代替,或有了新的方式,总之这些过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有时想起来,也怪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走街串巷卖萝卜</p> <p class="ql-block">人力三轮车</p> <p class="ql-block">卖糖葫芦的小贩</p> <p class="ql-block">卖水小贩</p> <p class="ql-block">摇煤球</p> <p class="ql-block">制作蜂窝煤</p> <p class="ql-block">推孩子的小竹车</p> <p class="ql-block">街头擦皮鞋</p> <p class="ql-block">弹棉花的小贩</p> <p class="ql-block">磨剪子磨刀</p> <p class="ql-block">修拉锁、修鞋小贩</p> <p class="ql-block">修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修理钢笔</p> <p class="ql-block">卖针头线脑的小贩</p> <p class="ql-block">焗缸的小贩</p> <p class="ql-block">街头理发</p> <p class="ql-block">报亭</p> <p class="ql-block">指挥交通的交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