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过去穷人每天都吃什么?别再被电视剧骗了,你可能一天都撑不下去!教教我们的孩子吧,别再生在福中不知福了!别再糟蹋食物,浪费粮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总爱谈论古代的锦衣玉食,《红楼梦》里的酒席盛宴,《水浒传》中的快意江湖。可谁又曾留意,在那金碧辉煌的庙宇旁,常有饿殍满地;在那达官显贵的府邸边,却是衣衫褴褛的百姓。杜甫诗中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八个字道尽了古代社会的悲欢离合。你可知道,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寻常百姓究竟是怎样填饱肚子的?那些电视剧里的丰盛美食,真的是古代平民百姓能享用的吗?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那个年代,有些人甚至不得不靠吃"土"来维持生命。古人的饮食究竟有多艰难?让我们走进历史的深处,看看那些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朝廷定税:古代赋税制度与百姓负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皆知古代有赋税,却不知这赋税背后,竟藏着无数百姓的血泪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在夏朝时期,便有了"贡"这个字。那时候的统治者发现,光靠打仗抢来的财物已经不够花销,于是想出了一个新办法——让百姓按年交贡品。这便是中国最早的赋税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这赋税一开征,就犹如开闸的洪水般一发不可收。到了商朝,除了交贡品,还要交"助",便是帮着朝廷干活。那时候的百姓一年四季都忙着应付赋税,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朝时更是厉害,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年要收的赋税竟然比六国加起来还要多!当时的赋税重到什么程度?一个寻常百姓种一亩地,光是交税就要交掉一半以上的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唐朝年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开元年间,有个叫张说的大臣看到农民辛苦劳作,却连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就向唐玄宗建议减轻赋税。哪知道其他大臣纷纷反对,说什么"百姓若不饥寒,谁来给朝廷当差"!这话说得,连唐玄宗都觉得不好意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朝的时候,赋税制度可谓是达到了巅峰。光是税种就有数百种之多!除了正常的田赋,还有茶税、盐税、酒税,就连种棉花、养蚕都要交税。更绝的是,有些地方连过桥都要收"桥税",打柴要收"柴税",简直是寸步难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朝时期还出现过一个奇葩的税种,叫做"救荒税"。本来是朝廷设立来救济灾民的,可是不管有没有灾荒,这税都要年年交。这不是明摆着跟老百姓开玩笑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曾经规定:"民间有余粮,官府不得强征。"这话说得好听,可实际上呢?地方官为了完成任务,常常是粮食还没收获就开始催税。有的农民实在交不起,就只好去当"逃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古代的赋税还分"正税"和"杂税"。正税好歹还有个定数,这杂税可就千奇百怪了。比如说,地方官要修衙门了,要收"修衙费";要请客吃饭了,要收"宴席费";就连官员的家眷要走亲访友,都要向百姓收"规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么重的赋税压在百姓身上,难怪古人说:"一户不纳税,十户受牵连。"为了躲避赋税,有的人干脆逃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宁愿过着野人的生活,也不愿意再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一日两餐:平民饮食习惯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都晓得古人一日两餐,却不知这两餐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门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古人的饮食习惯,还得从汉朝说起。汉朝有句俗语:"天子四飧,诸侯三飧,大夫二飧,平民一飧。"这"飧"就是吃饭的意思。皇帝一天能吃四顿,可怜那些平民百姓,一天却只能吃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到了唐朝,情况倒是好了些。唐朝长安城的早市从寅时(凌晨3点)就开始了,街边小贩支起摊子卖着各种早点。据《唐代长安词典》记载,那时候就有了"胡饼"这个小吃。胡饼可不是现在的油酥饼,而是用粗麦面和糠麸掺在一起做的饼,穷人家才吃这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城里的茶馆开始卖起了"打团团"。这是一种用糙米和杂粮磨成的粥,里面还会加上一些野菜。茶馆老板们把这粥盛在大木桶里,过路的穷人只要给几个铜钱,就能喝上一碗。这便是最早的"外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的时候,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早上吃"流水饭",中午吃"定饭"。这"流水饭"指的是随便对付一顿,"定饭"才是正经吃饭。穷人家一般早上喝点米汤,中午吃顿杂粮饭,晚上就不吃了。这就是"一日两餐"制度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年间,杭州有个叫潘思园的人写了本《冬日到窗闲话》,里面提到城里有卖"热汤"的。那时候穷人晚上饿了,就去买一碗热汤喝。久而久之,"喝汤了么"就成了问候语。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在问:"你晚上有东西吃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街边小贩,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典故。清朝乾隆年间,北京城里有个叫王老五的小贩,专门卖"糊糊"。这糊糊是用高粱面和豆面掺在一起熬的,一文钱一大碗。每到傍晚,穷苦人就会排队等着买。后来这糊糊竟然还有了个雅号,叫"都市佳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穷人省吃俭用也是自有妙招。比如说"挑水",不是去井边挑水,而是把稀饭里的米粒挑出来留着下顿吃,剩下的米汤就当是这顿饭了。还有"摸黑吃饭",不是真的关了灯吃,而是形容饭里粮食少得都找不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古代街市上还有个特殊的职业,叫"看饭人"。这些人专门给那些买不起饭的穷人看饭。穷人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花一文钱去"看饭"。看着别人吃饭,自己就不觉得那么饿了。这种职业一直持续到清末才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吃不饱饭,穷人还发明了不少奇特的吃法。比如"泡饭",不是用热水泡,而是用凉水。这样米粒会胀大,看起来能多吃几口。还有"细嚼慢咽",把一点点粮食嚼得稀烂,让自己觉得吃了很多。这些方法,都是穷人们用来欺骗肚子的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野菜充饥:灾年饥荒中的生存之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朝时期,民间就流传着一本《救荒本草》,里面详细记载了三百多种野菜的形状和食用方法。比如那马齿苋,根茎叶都能吃;蒲公英不但能当菜,还能当药;连路边的荠菜,也是上好的野菜。这本书可以说是古代的"野菜图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元朝,各地的乡村集市上竟然出现了专门的"野菜市"。据《元典章》记载,有些地方甚至规定了野菜的交易价格。一斤马齿苋值五文钱,一把荠菜只要三文钱。穷人们经常是攒够了铜钱,才能去买上一把野菜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嘉靖年间,苏州有个叫顾景云的人,发明了一种野菜保存方法。他把采来的野菜晒干,然后碾成粉末,装在竹筒里密封保存。遇到荒年,拿出来煮粥喝,居然还能保住一条命。这个方法很快就在民间传开了,人们管这种野菜粉叫"救命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清朝时期还出现了"野菜师傅"这个职业。这些人专门教人认野菜、采野菜,还会教做各种野菜菜品。据《清稗类钞》记载,北京城里就有个野菜师傅叫王老三,能做出二十多种野菜吃法,其中"野菜饼"最受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采野菜也是很有讲究的。春天的野菜最嫩,但要避开清明前后,因为这时候的野菜容易带露水;夏天的野菜要在早晨采,这时候不会太老;秋天要选没结籽的,否则容易发苦;冬天就只能挖野菜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间还流传着不少辨认野菜的土方法。比如说"蝴蝶不落的草不能吃","蚂蚁不碰的叶子有毒","开白花的野菜一般能吃"。这些经验都是古人用命换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乡村集市上,还有专门的"野菜交易经"。卖野菜的人会把野菜分成三等:上等是嫩叶和花,中等是茎和根,下等是老叶和籽。不同等级,价格自然不同。穷人一般只买下等的,有时还会几家凑钱一起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还发明了不少野菜加工技术。比如把野菜晒干做咸菜,或者腌制成酱菜。有的地方甚至会把野菜和糠皮一起发酵,做成一种叫"酱糟"的食物。这些方法都是为了能让野菜存得更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荒年,城里人也会去乡下找野菜。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连北京城里的官员都要派人去郊外采野菜。为此还专门修订了一份《京郊野菜图》,上面标注了哪些地方野菜多,哪些野菜能吃。这份图一直流传到民国时期,成了研究古代民生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观音土:饥荒时期的最后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人都听说过"穷得叮当响",却不知古代还真有人穷到要吃土!这"观音土"的来历,还真是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光绪年间,浙江省遭遇了一场特大旱灾。杭州城外有座观音庙,庙后的山坡上经常有一层白色的粘土。那时候实在没东西吃了,有人偶然发现这种土能充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杭州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们把这种能吃的土叫做"观音土",认为是观音菩萨显灵赐下的。其实这哪是什么神仙赐予,分明就是一种高岭土!这种土富含矿物质,吃下去能让肚子有饱胀感,可以暂时缓解饥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这高岭土,还有个有趣的典故。元朝时期,景德镇的制瓷工匠发现江西高岭村的白土特别适合做瓷器。后来这种土就被叫做"高岭土",成了制瓷的重要原料。可谁能想到,到了灾年,这做瓷器的土竟然成了穷人果腹的最后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东,人们管这种土叫"仙人粉"。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份县志里就记载:"饥荒之年,民食土度日,谓之仙人粉。"当地人还总结出了选土的经验:土要细腻光滑,无沙无石,捏起来要软糯,放在嘴里不能有沙子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南一带还有种叫"红花土"的东西,是从山崖缝里采来的红色粘土。据说这种土比观音土还好吃,因为里面含有铁质,能补血。可惜这种土不好找,往往是有钱人家才吃得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云南的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专门的"卖土郎中"。这些人挑着担子,四处贩卖各种"能吃的土"。有白的、红的、黄的,价格也不一样。据说最贵的是从青海运来的"天青土",据说能止泻保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这土真的能吃吗?古代就有明白人指出其中的危害。明朝的《本草纲目》就记载:"食土填腹,暂可充饥,久则肠胃壅塞,必致夭折。"但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吃土,也不愿意饿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地吃土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把土晒干磨成粉,和糠麸一起蒸饼;有的地方直接把土团搓成丸子吞下去;还有的地方把土和野菜一起煮粥。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怪异,但在那个年代,却是穷人无奈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北方还流传着一种"观音面"。这哪是什么面粉,其实就是把观音土掺了一点粮食面,做成的"假面粉"。据说那时候市面上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观音面"作坊,专门制作这种充饥的"面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让人心酸的是,在一些地方,观音土甚至成了年节礼品。穷人家走亲访友,买不起其他东西,就送一包"观音土",意思是"保佑您永远不会吃土"。这份礼物虽然寒酸,却道出了穷人们最朴实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所谓能吃的土,其实都含有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不但不能充饥,反而会危及生命。可见古人的这些充饥方法,实在是无奈之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人成天嚷嚷着食品安全,同时又大肆浪费粮食,教教我们的孩子们,做人要懂得惜福,食物糟蹋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