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41103</b></p><p class="ql-block"> 早晨8点,天空一片乌蓝,阿拉尔市还在沉睡。我们的车队出发了,为的是赶在9点时去看沙漠日出。</p><p class="ql-block"> 穿行在灯火阑珊的市区,街道上静悄悄的,无人无车。很快车向南转,驰行在508国道上,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行程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源自昆仑山脉的和田河,由北而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span>508国道,从阿拉尔开始,与和田河相对而行,一路向南,直抵和田。和田河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独一无二的河流,维系着沙漠生态系统,滋养了沙漠中的绿洲,万物得以繁衍,人类得的生存。在沙漠中蜿蜒流淌了400余公里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田河</span>在阿拉尔附近与同样源于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源自天山的阿克苏河相拥后汇成了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成了由西而东横贯南疆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8点半左右,东方的天空渐显青白,未几又泛出淡淡的黄红,道路两侧沙丘的轮廓已经清晰,如洪波巨浪般起伏跌宕。</p> <p class="ql-block"> 又行约20分钟,唐源带着我们在一处平旷之地停了下来。此刻天色渐亮,天际一抹黄红就像飘浮在空中的轻柔纱幔,纱幔渐渐伸开,形如一条橘红色的绫罗,似有妙手挥动,须臾间绫罗飘荡,嫣红盈目……不知谁欢呼了一声:太阳,太阳出来了!果然,在那天地相交处,在那红灰分界线上,太阳露出了弯弯的一轮小脸,温和的橙红,一点也不耀眼,还带点羞怯,就像个久藏深闺的姑娘一样,慢慢地探出脸来。朝霞来了,仗着太阳的火热,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红,仿佛是在宣告:日出东方,天地辉煌!恍如一瞬,太阳跃出了地平线,浑圆、金黄,光华内敛,锋芒初露;继而缓缓升高,一副君临天下的威武气象,红黄弥空,光耀天宇。我曾看过不同的日出,沙漠日出,比草原日出多了一份奇诡,比高山日出多了一份壮阔,比大海日出多了一份苍凉;不管日出何处,其过程就像胎儿的孕育和躁动,像少女的妩媚与鲜亮,像小伙的英武与勃发,让你感慨生命的伟力、青春的美好和人生应有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 观毕沙漠日出,又行约1小时,渐至大漠深处。天空湛蓝,沙漠灰黄,纵目沙丘涌涛,广袤而苍凉。与沙雅的胡杨铺天盖地不同,这儿的胡杨不多,起伏的沙丘中胡杨树零零星星地散落着,东一棵在沙洼,西一棵悬丘腰,也有一二好高骛远者高踞沙山之巅。疏疏朗朗的,反而比那些密集成林者更醒目,更耐看,更能引发你的遐想。更何况这些胡杨通体黄叶,没有一片杂色。朝阳沐身,光亮耀目,仿佛披着一身金盔金甲,高大者像帝王般威武,小巧者如女侍般娇柔,体型适中的就像江湖侠士般散淡潇洒。唐源说:这是金胡杨,金子般的华贵,金子般的珍稀。</p> <p class="ql-block"> 前行不远,到了沙漠驿站阿勒热服务区。小白和大脸哥一时兴起,捉对儿跳起了新疆舞。锁平从车中取了两只冷硬的大馕,不知在哪里转了一阵,大馕已经热腾腾香喷喷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今天出发早,酒店早餐也未及享用,此刻大家已饿,这热馕来得恰逢其时,顷刻瓜分一空,风卷残云一般送入腹中。</p> <p class="ql-block"> 距离和田市区约60公里处,唐源又发现了一处“秘境”,一条车碾的辙道通向沙漠腹地,一株株胡杨身姿摇曳,似乎招呼着远方的来客。于是,车队一扭身拐入了小道。唐源和大脸哥艺高胆大,七曲八折轻松驶到了一处高坡。朝坡前下方一看三辆车子正在忙乎,原来其中一辆已深陷沙中。就在此时,唐源一声惊呼:“不好,坦克够呛了!”“坦克”是恩大爷等几位小伙子开的坦克500,此前已两遇险情,其中一次就陷入沙窝不能自拔,唐源、大脸哥等四位新疆老司机轮番上阵,拉断5根缆绳,费了2个多小时才将坦克拽了出来。听到这一声喊,我回头一看,坦克果然又陷身沙坑,进退不得。遇险场景不同,救援路数相仿。前面车子拉,后面众人推,一次未成,车胎放气再来,如此反复,“坦克”终于得救,谢天谢地!大脸哥在驾驶座上掸了下身上的灰,档位一调,油门一踩,“坦克”既稳又快地在沙丘中起伏盘旋地驶了好几圈,大脸上堆着狡黠的微笑,分明是说:“生姜还是老的辣,小子诶,学着点!”锁平屈指一算,坦克遇险已是第三次,分别是恩大爷的博斯腾湖倒溜,葫芦岛陈立鸣陷坑,这次是石头的趴坡,三次沙中行驶的距离相加共计75米。他这一说,就像电影一般在我们面前展示了这三位“坦克手”的“超级车技”,引得大家捧腹大笑。</p><p class="ql-block"> 行车至红白山服务区,停车小憩。区内餐厅一溜排开,羊肉串、烤包子实在诱人。买了尝,真好吃!</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半,车抵和田郊外的玉龙喀什河畔。这是和田河的上游,此时水枯,宽阔的河床上卵石累累。自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辨石寻玉,有人戏称这里的每块石头都被一百个人摸过。众人纷纷奔入河床,好一阵人们才意犹未尽地回来,每人或多或少都捡到了自己心仪的美石。河边有人兜售石头,看模样应是维族人,他号称这是毛料,类似云南石头市场的“坯子”,拳头大小一块暗绿石头,开价三千,最后一百元成交。</p> <p class="ql-block"> 一路征程十个多小时,终于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了新疆之南的和田。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座古城在此巍然矗立数千载,声名显赫。早在汉代,和田被称为“于阗国”,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国势强盛,邻近诸国皆服从其统治。到了唐代,朝廷在和田设立了毗沙都督府,其政治、军事和经济地位更加凸显,丝绸之路上商旅往来不绝。蒙古大军横扫西域后,和田成为蒙古王的封地,设立了宣慰使元帅府。到了清代时,和田地位进一步提升,朝廷设和阗办事大臣,直接管辖和田军政要务。</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和田市,是和田地区驻地,为西陲边疆的一方重镇,在地理、行政、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当晚下榻和田丝路迎宾馆,晚餐就近选择了“有红鸡毛店”,是一家川菜馆。迎宾柜两位服务员是汉族姑娘,包厢服务员都是维族姑娘,普通话一般,尚可浅表交流。有两个菜印象深刻:一是辣椒鸡丁,满满一大盘红辣椒中一粒粒酥脆鸡丁,香嫩可口;另一是大钵子猪蹄汤,一只蹄子可半饱,肉烂骨酥,汤汁溢香,加点辣油更有风味。席间酒是少不了的,一半是众人激励,一般是我斗胆,短短几天喝的酒超过以往一年的量。有队友见我喝酒辄呈痛苦状,于是吆喝一声将我带去逛夜市。</p> <p class="ql-block"> 和田夜市很有名,中央电视台专门报道过。前些年自驾来和田时曾专门寻访过,因为时间尚早,未开门。今天晚餐后与队友到此逛逛,顺便散散步消消食。门面其貌不扬,从一小门进入,过安检,一条长街灯红酒绿,两侧皆商铺,80%是食摊,既有新疆诸多小吃,还兼具东南西北各地美食。虽然垂涎,只是腹中已无空间,只能饱饱眼福,聊以自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