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江西-井岗山红色洗礼(#18/160714)

W_xian896597

<p class="ql-block">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p><p class="ql-block">‍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5月,组成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p><p class="ql-block">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井岗山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陵园山体犹如一座罗汉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坛。陵园按“佛”型山体因山就势兴建,占地面积400亩。</p><p class="ql-block">踏入陵园大门,是块横式牌坊图标“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写。进大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登上宽阔的台阶即进入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员长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p><p class="ql-block">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p> <p class="ql-block">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目前有51位。他们当中有开创井冈山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诚。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他们是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p> <p class="ql-block">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周边七个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安放在正上方,这是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p> <p class="ql-block">井岗山雕塑园坐落于陵园东侧山头,于1987年10月兴建。她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雕塑园园标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参加过井岗山斗争的老红军萧克上将题写。</p><p class="ql-block">井岗山雕塑园内形象地塑造了19位井冈山斗争时期前委、军委、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物的雕像,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谭震林、陈正人、滕代远、何长工、王尔琢、宛希先、李灿、张子青、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贺子珍、伍若兰、罗荣恒、蔡协民、赖传珠等。依次坐落在茨坪北山上,始建于1985年,1987年9月落成,有井冈山的“中山陵”之称。</p> <p class="ql-block">袁文才,江西宁冈县人。宁冈地方武装首领。1928年2月率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曾任工农革命军二团团长、红四军32团团长、军参谋长、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特委委员、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等职。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城。</p> <p class="ql-block">王 佐,江西遂川县人。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1928年2月,所部与袁文才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曾任工农革命军二团副团长、红四军32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军委委员、湘赣边界特委委员、防务委员会主任等职。1930年2月被错杀于永新城。</p> <p class="ql-block">宛希先,湖北黄梅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重要领导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1营党代表。起义部队到达三湾后,宛希先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坚决革命到底的人。1930年2月24日,宛希先因站袁王一边被枪杀,年仅24岁。</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湖南湘潭县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7月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12月率部上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曾任红五军军长等职。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率部突出重围。5月率部回到井冈山,恢复了井冈山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朱 德,四川仪陇县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初领导了湘南起义,4月率部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曾任军长、军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前委委员等职。1929年1月,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1927年9月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率部进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曾任前委书记、师长、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等职。1929年1月,率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陈 毅,四川乐至县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8年初与朱德发动和领导了湘南起义。4月率部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部会师。曾任师长、军士委会主任、军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等职。1929年1月率部离开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何长工,湖南华容县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二团党代表、红四军28团党代表、32党代表、宁冈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常委等职。建国后任地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p> <p class="ql-block">陈正人,江西遂川县人。1925年以后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后曾任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特委副书记、特委秘书长等职。1929年1月红军主力下山后留在湘赣边界继续开展革命斗争。</p> <p class="ql-block">谭震林,湖南攸县人。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打下茶陵下,任茶陵县委书记、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后随部队上井冈山。曾任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书记、边界工农兵政府土地部长、前委委员、工农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p> <p class="ql-block">贺子珍,江西永新县人。1927年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上井冈山。1928年与毛泽东结婚。曾任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特委机要秘书。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p> <p class="ql-block">罗荣桓,湖南衡东县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随部队上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特务连党代表、红四军31团营党代表等职。建国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p> <p class="ql-block">滕代远,湖南麻阳县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7月与彭德怀一起发动领导了平江起义,12月率部上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曾任红五军党代表等职。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率部突出重围。5月率部回到井冈山,恢复了井冈山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伍若兰,湖南耒阳县人。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并与朱德结婚。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运科科长等职。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2月在寻乌项山战斗中被捕,后牺牲于赣州。</p> <p class="ql-block">李 灿,湖南宜章县人。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12月随彭德怀上井冈山。1929年1月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留在井冈山坚持革命斗争。曾任红五军第5纵队长、纵队副司令员、红8军军长等职。1932年在上海治病因叛徒告密被捕牺牲。</p> <p class="ql-block">蔡协民,湖南华容县人。1928年春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部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军委委员,31团党代表等职。1929年1月下山后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福建省委秘书长、临时省委书记。1934年4月在厦门不幸被捕,5月在漳州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王尔琢,湖南石门县人。1928年1月协助朱德、陈毅发动领导湘南起义,4月底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军委委员、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8月在江西崇义思顺圩,为追回叛徒袁崇全带走的部队而牺牲。</p> <p class="ql-block">张子清,湖南益阳县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随部队上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红四军31团团长、红五军参谋长等职。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下山时,因负伤留在井冈山。1930年5月在永新病逝。</p> <p class="ql-block">赖传珠,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何挺颖,陕西南郑县人。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随部队上井冈山。曾任工农革命军团党代表、师委书记、红四军军委委员、团党代表、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等职。1929年1月随红四军主力下山。24日在大余战斗中受伤,转移时不幸牺牲。</p> <p class="ql-block">他们为崇高的信仰献身,为执著的追求流尽献血,无怨无悔,甚至也并不希望世人铭记。然而,他们有的人曾经长久地被误解,被泼上污秽。革命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曲折,血雨腥风,刀光剑影。无数的民众,革命的先烈为了今天的胜利,付出了宝贵的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p> <p class="ql-block">“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你是共产党和红军幼年时期的摇篮,你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你是共和国的基石、母亲,你是中华民族永远不朽的丰碑!井冈山的精神将永远是党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以下称纪念碑)位于“佛”型山体脸部,陵园的最上方。于1993年筹建,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碑造型为全国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王中设计。</p><p class="ql-block">纪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主碑是用镀汰的不锈钢制作的;它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状。</p><p class="ql-block">它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碑座的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亲笔为纪念井冈山革命烈士题写的。碑座上: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为中英美术学院曹春生教授设计。</p> <p class="ql-block">东面组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p><p class="ql-block">西面组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这组浮雕通过反映井冈山斗争著名的龙源口大捷等战斗和以茨坪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场景。</p><p class="ql-block">正面组浮雕的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井冈山红军于1928年4月名扬天下的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碑林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井冈山碑林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整体建筑造型。</p> <p class="ql-block">碑林一共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入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与壮丽河山相互辉映的独特的风景名胜。全廊寓革命传统教育于书法艺术之中,是集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被错杀的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袁文才照片</p> <p class="ql-block">被错杀的井冈山地方武装首领王佐照片</p> <p class="ql-block">1928年10月,红四军在宁冈会师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万分痛惜,含泪写下了一副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据说,毛泽东一生只为3个人开过追悼会。一个张思德,一个王尔琢,另一个是陈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袁文才写信请毛泽东另走他途,毛泽东则答应他这只是借道前往福建,只把井冈山作为小股部队留守的后方基地,并把管理大权交给王佐。毛泽东一直践行“借道”这个诺言,实际上就是与划地为界的袁、王客籍武装“井水不犯河水”,耐心地、逐步地寻找机会改造之。</p><p class="ql-block">‍袁、王被错杀以后,井冈山客籍地连片“反水”,造成红军无法在井冈山立足,直到1949年,很多红军将领重返井冈山,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袁文才、王佐出身绿林,1927年迎接秋收起义部队上山,其部队被改编,二人也成为红军高级将领,但他们身上仍有一些不符合共产党员和红军将领标准的问题,比如保留了一定私人军队观念。</p><p class="ql-block">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袁、王与地方党组织的矛盾逐渐凸显,在分田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且对地方党组织轻视,不服从“党指挥枪”原则,引起湘赣边特委不满 。袁文才看到六大决议中对土匪首领的严厉政策后产生离心倾向。1929年初,他私自逃回井冈山,并对王佐产生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0年,在永新县城举行的联席会议上,袁、王与湘赣边特委及中央巡视员彭清泉发生激烈争吵,王佐甚至把手枪拍在桌上,这种违反党纪的行为被视为叛变。当夜边区特委书记朱昌偕等亲自到红五军驻地请彭德怀派兵平叛,彭德怀在未深入了解情况下,派兵参与了此次行动。最终袁文才、王佐及其亲信数十人被处决, 事后证明他们并未叛变投敌,此次处决实属错杀。</p> <p class="ql-block">袁文才对井冈山根据地是有贡献的,但其历史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主持参与杀害王佐、袁文才以及毛泽东爱将宛希先、朱昌锴、龙超清等当地领导,结局也都十分不幸。</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根据地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到1930年2月因袁文才、王佐被错杀,井冈山核心地区再次失守,基本结束,实际存在时间不满三年,共2年4个月左右。</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是一条中国革命的路。1927年的毛泽东,上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井冈山的山路,这条路后来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在毛泽东时代有这么一句话:“井冈山小路通天下、毛泽东思想照全球”。这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在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都懂,或者你来到井岗山来也能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