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成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率军五次北伐曹魏。可以说,那些年诸葛亮不是在准备北伐,就是在北伐的征程中,直至病死在五丈原前线。诸葛亮北伐不止,给出的台面理由是遵照先帝的遗愿,荡平曹魏,“匡扶汉室”。诸葛亮屡屡无功而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匡扶汉室”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夙愿。对此,智慧的诸葛亮不会不心知肚明。</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那么,诸葛亮明知无胜算为什么要“固执”为之,以至他身后的继承人姜维也义无反顾呢?</p><p class="ql-block">近读《三国志.蜀书》发现一种现象,让人对诸葛亮持续用兵的动机产生了联想。</p><p class="ql-block">在《三国志》极其有限的人物年龄记载中,发现蜀汉政坛有不少“高寿”者:</p><p class="ql-block">来敏,丞相诸葛亮住汉中,被任命为军祭酒、辅军将军。诸葛亮去世后,回成都为大长秋,后累迁为光禄大夫,又为执慎将军。享年九十七岁。</p><p class="ql-block">孟光,刘备定益州,拜为议郎。刘禅登基后,孟光最后升迁为大司农。“年九十余卒”。</p><p class="ql-block">谯周,光禄大夫。魏国出兵灭蜀,谯周力谏刘禅向魏国大将邓艾投降。泰始五年自称“年过七十”,“六年秋,为散骑常侍,疾笃不拜,至冬卒”。</p><p class="ql-block">谯秀,谯周之孙。《晋阳秋》记载:“秀年八十,众人以其笃老,欲代之负担,秀拒曰:‘各有老弱,当先营救。吾气力自足堪此,不以垂朽之年累诸君也。’后十余年,卒于家。”当然,此时已至东晋安西将军桓温平蜀时期。</p><p class="ql-block">许靖,曾任刘璋治下的巴郡、广汉、蜀郡太守。刘备克蜀后,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为太傅。“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章武年卒”。</p><p class="ql-block">儒士任定祖,先早曾被秦宓推荐给益州牧刘焉。《益部耆旧传》记载:任安(任定祖)“年七十九,建安七年卒,门人慕仰,为立碑铭。”</p><p class="ql-block">窥一斑,或可知全豹。透过这些长寿者的个例,我们也许可以推测三国时期的蜀汉,人的寿命可能是比较长的。分析影响人之寿命的因素,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外,就是人文环境因素。看看当下的巴蜀大地,再推测当时的蜀汉,或许那是一个生活安逸、慢节奏的社会,人们过着类似“世外桃源”的日子。这一点,对广大民众来讲无疑是福音,而对魏吴虎视狼顾之下的蜀国来讲,却是非常致命的。</p><p class="ql-block">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此,诸葛亮不会没有彻悟。为了避免“温水煮青蛙”的悲剧在蜀汉上演,诸葛亮必须把战争手段作为类似投放到“鱼箱中的鲶鱼”来搅动整个社会,激发和维持社会的活力,强化民众的尚武精神,以应对来自北东两面的威胁,确保蜀汉的生存安全。</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孙子兵法大讲堂讲师团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