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观直隶总督署</h1> 今天从北京来到保定,为的是参观直隶总督署。<div> 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直隶是今河北省的前身,总督是省最高军政首脑。直隶总督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从直隶总督署广场南面看总督署,最显眼的就是这两根高高的旗杆。<br> <br></div> 清代直隶总督署门前原来就有两根旗杆,是木质的,高约20米。民国时期,时任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将其改用进口水泥制作,高达33.6米,为当时全国旗杆之最;1971年10月被拉倒,现在的旗杆是仿制的。 直隶总督署大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牌坊,上面大书“辕门”二字。 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该署规模宏大,东西宽130米,南北长220余米,占地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整座衙署严格按照清朝规制修建,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作为主体建筑的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均设在中轴线上,东西两路是幕府院、花厅、箭道等辅助建筑。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筑群。 这是直隶总督署大门 进入大门后就是直隶总督署仪门,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叫做“仪门”,据说此门与礼仪有关。 穿过仪门就见到一座石坊,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十分显眼。这是用来告戒为官者的,因而叫“公生明”戒石坊。 过了“公生明”戒石坊就是大堂了。 大堂两边放着总督出行的仪仗,有好多写着总督官职与荣誉称号的牌子,应该是历任直隶总督曾经拥有的。直隶地处京畿,总督位高权重,直隶总督为清代督抚之首,疆臣领袖。直隶总督多为朝中重臣,所以有这么多牌子不足为怪。 大堂东面墙上有雍正写的一篇长文,对巡抚们进行劝戒,从此文看,雍正对官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还是了解的。 大堂后面是二堂,该堂是总督接见外地官员,与官员议事的地方,也是每逢“衙门期”(逢五排十)总督复审案件的地方。 二堂像一四合院,对面是大堂后壁,从大堂两侧有门通二堂。 二堂内东侧室是议事厅,是总督上堂前与幕僚议事、更衣或休息的场所。 在议事厅门上有一显眼的条幅:都察院箴,是对御史的要求。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 察 院 箴</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目达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责在御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彰善瘅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纲饬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面霜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纠慝绳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私惠勿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私雠勿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敢谏不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贞常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言出如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清似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勉尽丹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图誉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治隆患弭</div> 二堂内西侧室是启事厅,是署内幕僚和书吏为总督办案时查找或整理案卷的场所,也是为总督处理公务代笔行文的地方。 在启事厅门上也有一显眼的条幅:兵部箴,是对兵部官员的要求。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兵 部 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伐掌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任重夏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舉優黜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剋詰戎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旗子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簡練俊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省將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選擇詳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考牧蕃庶</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垌野充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戍郵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紊期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敬修職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德用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昭宣我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綏大清</div> 二堂的后墙上掛着两块石碑,都是讲为官处事之道的。 下面这块石碑说明了“公生明”的来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则民不敢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廉则吏不敢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生明廉生威</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话讲的多好,私心重的人当官也是当不好的。</div> <div> 二堂的后面是一个院落,院落的门叫内宅门。</div> 内宅门前过道两边是封闭的。 进内宅门后是三堂,三堂又称“官邸”,面阔五间,中间一间为过厅。 东侧屋两间,为“内签押房”,是总督平时批阅来文及处理公务的地方。 西侧室为总督的书房,是总督温经习字、读书作画的地方。曾国藩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此屋为莲池书院学子写过“劝学篇”。 官邸的东西厢房现为展室。 穿过官邸的过厅来到上房,上房是总督与家人居住的地方。 上房有五间,这是中间的厅。 这是东边两间 这是西边两间 上房的东西厢房现为展室。 在上房旁边有一厨房,不很大。 到此我们把直隶总督署的主体部分参观完了。我曾经参观过平遥的县衙和云南瑞安府衙,比较起来,保定这个省级总督衙门算是比较简朴的。<div> 其实直隶总督署的价值主要丕不在它的建筑,而在它承载的历史。直隶总督多为朝中重臣,方观承、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均在此任职,其中李鸿章任职时间最长,达25年之久。有清一代,历经八帝187年的历史,共设有直隶总督74人,99任。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可说是“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