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敬流年

田园(马世宙)

<p class="ql-block">再过两个月,便是春节金蛇年。得闲,去天台发发呆,吸天地之精华,现灵性之光环。</p><p class="ql-block">天台山是一座文化之山,和合之山,也是佛道名山。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屐履此山,高僧大德驻足于此。作为凡人,去天台一般走走寺院,烧一炷清香,或到始丰湖欣赏湖光山色。近来,人们喜欢打卡赭溪,品尝当地小吃,围炉煮茶夜话。有一种生活叫天台,室外,冬日暖阳,漫山红遍;室内,香炉萦萦绕绕,茶水吱吱冒泡,轻翻佛经,低声默念,慢悠悠,养心情,让时间从指缝中蹓跑。</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科学尽头是哲学,哲学尽头是宗教。宗教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战而不败。</p><p class="ql-block">一行禅师说:"一行到此水西流",流经赭溪,穿越天台老城,注入始丰湖。日后,可沿溪慢行,串联国清寺、老城与始丰湖,还一个别样的天台。</p> <p class="ql-block">喜欢天台,一切皆因缘。</p><p class="ql-block">来到天台山,一切皆圆满。</p><p class="ql-block">神清气爽,老不糊涂,</p><p class="ql-block">老施退休了,仍忙碌于宗教事务。</p> <p class="ql-block">昨天步入天台老街,友人带我看张文郁旧居。张文郁旧居始建于明代末年,旧居原有的建筑规模很大,有"十八"道地之称。现存建筑的占地面积为2143平方米,由度予亭、来紫楼、三逸阁等组成,庭院内还点缀有假山、鱼池、小桥等,是一处兼有园林特点的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张文郁(1578年一1655年),字从周,号太素,天台茅园(今莪园)村人。明工部侍郎,曾受命监修故宫皇极、中极、太极三殿。后辞职还乡,著有《度予亭集》。</p><p class="ql-block">度予亭的命名与张文郁的侠义精神密切相关。在张文郁为官期间,他的同榜进士祝徽因秉性耿直遭到权贵弹劾并被囚禁。张文郁挺身而出,为祝徽谏诤,最终使冤情昭雪。为了纪念这段友情和张文郁的义举,祝徽提议将这座亭子命名为"度予亭",意为"茫茫巨浪一苇普渡",象征着张文郁在关键时刻对友人的帮助和支持1</p><p class="ql-block">度予亭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采用歇山顶形式,与周围的小桥、水池、花园等景观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美学理念。亭子周围环境幽雅,是张文郁会客、吟诗娱乐的场所。度予亭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张文郁精神世界的象征,体现了他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乌鸦反哺:源自古代寓言,描述乌鸦长大后回巢喂养父母的孝行,象征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回报。</p><p class="ql-block">天台有个"乌门楼许",讲的是1214年,许容出于孝心,为其父建造坟,因功绩卓越,皇帝将他相同的官职赠于他父亲,寿坟前建造牌坊,这是一件父因子荣的事。《天台坡街许氏志》中,牌坊落成,人们惊诧于千余只孝鸟聚集于坊前,便认为是许容的孝心所致。将许氏宅院,称为"乌门楼",加上了"许"姓,"乌门楼许"就这样叫开了。</p><p class="ql-block">老城开启有机更新时代,讲好宅院故事,厘清历史文脉,让城市文化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