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墓地

Hh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独秀(1879-1942)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二大、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四大、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7年被撤销党内领导职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2年5月27日,贫困交加的陈独秀在四川江津病逝,终年63岁。由于家中贫困无钱安葬,江津的两位名士为陈独秀购买了墓地和殡葬用品,在当地安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6月,陈独秀第三子陈松年(其大哥陈延年、二哥陈乔年都已英勇就义)将父亲迁葬于现安徽省安庆市大观乡今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2、1999和2001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组织对陈独秀墓进行重修和修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4年,安庆市人民政府拨款并号召全市共产党员捐款筹建独秀园,2008年竣工并对外正式开放。</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陵园大门的门楣上“独秀园”等题字,是安徽省著名书法家张建中所写。两边的“民主”和“科学”,是陈独秀在思想启蒙时期一直倡导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陵墓依山伴水。</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陵园中矗立着陈独秀的铜像,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主办了《青年杂志》,大量刊登思想启蒙的文章。从第二卷第一号开始,正式更名为《新青年》。</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敬告青年”的发刊词,文中对新青年提出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等希望。毛主席曾高度赞扬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早期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大儿子陈延年,1922年入党,曾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苏省委书记,1927年被捕,29岁时英勇牺牲。二儿子陈乔年也是1922年入党的早期党员,曾任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代秘书长,1928年被捕后英勇就义,年仅26岁,可谓满门忠烈。陈独秀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坚持抗日救国的正义立场,彰显了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3月5日,陈独秀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