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漕河泾

三国演义

<p class="ql-block">漕河泾开发区已经成立四十年了,1984年开始作为上海市的微电子出口加工区,1988年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继而为国家高科技产业区,是上海开发浦东之前改革开放的实验田。</p><p class="ql-block">起初,开发区位于徐汇区南部的一个漕河泾街道,仅限于罗城路,龙吴路、漕宝路、漕溪路一块狭窄的区块,后来的开发区走出徐汇,走出上海,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一个高科技园区品牌,成立四十年来,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上海高科技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全程。</p> <p class="ql-block">记得十五年前,来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一家核电企业报到的观感,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环边,偌大的园区,居然全部是三、四层低矮的欧式办公楼,外立面外挂石材,大落地窗,中央空调,而且每栋楼均有电梯和地下停车场,园区内建有公共食堂、健身房、标准的室内游泳池,公共会所有咖啡吧、24小时便利店之类的,更是采用园区一卡通,消费极为便利,一派美式西方的做派,似乎与硅谷有的一拼。</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新公司,业务恰巧与国际接轨,上班的当日,门禁卡、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配置整齐,因为当时正与一家美国公司合作办公,洗手间内洗手液、卫生纸、烘手机一应俱全,工作语言以英语为主,当然自己人讲的还是普通话,只不过这普通话带着全国各地的口音,京腔、东北味以及山河四省,吴语客家话,南腔北调,反而是地道的上海人,标准的普通话,讲话客客气气。</p> <p class="ql-block">入驻园区的自然最早是电子企业,据说一家荷兰的某浦电子企业,占据了园区最大的两栋独立建筑,主要做节能灯具和小家电,在厂家直销的门店里,可以买到真正的原货,这成为入驻园区的一项小福利。</p><p class="ql-block">后来,一些工程管理类企业,信息技术类企业等轻资产公司开始入住,大量的年轻人汇聚园区,一时间,看漕河泾就可知经济的方向标,园区为了招商引资,更是出台了办理落户、部分个人退税的优惠政策,据说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市人大单独立法的开发区,可以独立行使一些政策,这也是开发区能够在原有体制下茁壮成长的原因,当然,浦东的张江、金桥更全面开放,是以后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所在的办公楼就在临街的树后,环境优雅,四季绿意盎然,树木草坪花园布置有序,仿佛置身于精致的花园,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园区严格人车分流,设置了一些散步的人行道,中午午饭后,如果天气晴好,无论春夏秋冬,管他是科技大拿还是办公室白领,三三两两成群结队,散步聊天无拘无束,这样的环境氛围放在现在似乎司空见惯,可是十五年前还是比较前卫的。</p> <p class="ql-block">八年前调离原企业换了一个新的办公园区,更高的办公楼、更宽阔的马路、更大的人才聚集地,可是每家均小院围栅,阻隔了人与人的交流,胸前的胸卡再也不能在公共食堂通用,也就没有了漕河泾当初的氛围。从此每当驾车路过漕河泾园区,远远望去公司的LOGO,仍然在暗夜中闪烁着迷人的灯光,从六合之花到绿动未来,企业的兼并重组,虽然做大做强了,可也失去了国际范,自然还有逐渐灰暗的墙体,看后总有一点惆怅和落寞。</p> <p class="ql-block">几年不到,即使是科技绿洲园区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且突破原有的规划区域,二期、三期相继上马,只是园区进驻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只租不售” 回归到一个园区开发商的本质,漕河泾提供物业和服务,而不是以开发地产挣快钱做一锤子买卖。其实在国外,一般的公司都不直接持有物业,都是长租,即使是办公家具和设备也是租赁为主,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公司打理,即省事也省钱,何乐不为。</p> <p class="ql-block">当然,最早的微电子制造企业都搬到了更远的近郊或郊区或外省,而替代的是互联网,什么某讯、某多多等平台企业,以及后来的半导体芯片研发企业,生物制药研发企业,当然少不了最大的物流公司,星换斗移,再到园区,已经是另一番风景,毕竟受不了地价的狂飙,后续的二期三期项目虽然保住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可楼层鲜有四层以下的了,毕竟容积率是个伪命题,平米租金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信息时代虽然拉近了我们的时空距离,却造成了最大的面对面的人间困惑,居家办公或许减少了通勤的时间和费用,可毕竟减少了团队间合作的互动,举手投足挤眉弄眼的默契,工作的效率初时无法评估,时间长了毕竟会影响工作的效果。</p><p class="ql-block">所以,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不仅解压而且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良好构建,呼吁科技企业,不要把费用缩减在区区房租上,也许金的投入会租激发团队的价值创造,更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上海,正一步步回到历史该有的位置,潮起浦江,汹涌世界,五个创新的定位,必须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拘泥于一产一业的兴衰,而是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敢于尝试,敢于失败,敢于成功。</p><p class="ql-block">也希望漕河泾园区,不是一味地引进企业,而是孵化出像某为、某疆、某影的科技头部企业,为长三角的崛起再立新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