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新疆石河子。这个地方最早出现在汉代乌孙国的版图上,随着历朝历代历史的变迁,它没有消失,也没有什么名气。</p><p class="ql-block"> 在祖国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天山之北,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它便是新疆石河子。古往今来,因一条石子河而得名,是一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选址、设计、建造的城市,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边陲明珠。</p><p class="ql-block"> 凡是新疆人,都会记住那个人的名字,他参加红军,转战湘赣川黔鄂,万里长征,抗战带领八路军120师三五九旅抗日救国,在延安开垦建设南泥湾,率西北野战军驰骋陕甘宁,解放青海,解放甘肃,进军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他就是开国上将 : 王震将军。</p><p class="ql-block"> 王震将军带领新疆军民,剿灭土匪,土地改革,建立地方各级政权,隐定社会秩序,屯垦戍边,大兴水利,发展农业,兴办工业,广建矿厂,抓教育,促商贸,让新疆发生了脱胎換骨的变化。他蒂造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致今发挥着重要的屯垦戍边,维稳示范的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 这座屹立于石河子军垦纪念馆前的雕塑,十分形象的展示出王震将军戎马一生的风彩。战马奔腾,王将军手拿望远镜,指挥部队,经历民主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血雨腥风,披胆沥血,出生入死,成为解放军中一员猛将。担任了西北野战军、新疆军区司令员、铁道部长、农垦部长、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国家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他创建了黑龙江农垦大学、塔里木农垦大学,并任该校名誉校长。</p><p class="ql-block"> 这座雕像己成为石河子城市的一张名片,旅游观光者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人海茫茫,相逢不易。离开母校数十年后,在离母校一千多公里的石河子再次相逢,真是难中更难。40多年前,画中人均在塔里木大学。田晓明、侯丽夫妇都是塔大校友,毕业留校担任老师,其余是塔大学子,笔耕寒暑。后来,田老师调到兵团农垦科学院、兵团科委担任领导。田老师在校期间,已在赵芳教授指导下,从事生物育种,花粉培育小麦,从中择优育种。老大哥和子川住在赵芳教授和田老师育种的玻璃温室加炉子,控制室温,早晚盖揭毡子棉被,并参与赵教授的激光育种试验。现在想想,</p><p class="ql-block">40多年前的花培育种、激光育种在中国科技界都算是顶尖技术了。新疆塔里木大学,决不能小靓。从1958年建校,她就是高起点,高水准的农业大学。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任名誉校长,农垦部农业干部培训学校从北京并入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塔里木大学前身),这个建校条件在全国大学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我们的班主任刘同礼老师夫妇,英语老师、生物遣传赵芳教授,气象老师等都是从北京过来的。还有大量教材、教具也西渡塔大。</p> <p class="ql-block">石河子广场雕塑,揭示石河子市的前身后事。</p> <p class="ql-block"> 为了赶赴一场一千公里外的同学聚会,阿克苏的这三家六人陆续从阿克苏乘飞机前往石河子。</p> <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石河子人民广场一片明媚祥和。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从陕北延安集结出发,一路向西,摧枯拉朽,扫蕩一切反动派,解放甘肃,解放新疆,驻军石河子,并在这里转业,铸剑为犁,建设兵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城市,这里也被称为最年轻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石河子广场上矗立着屯垦戌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尊名扬天下的石雕艺术品:"军垦第一犁"。将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新疆石河子改制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只打仗的军队改编成屯垦戍边的特殊部队,保卫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新疆。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在新疆的发展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周新冬、唐建华、康黎敏、曾宪国、邓福军、韩树森、郑新民。</p> <p class="ql-block"> 新 疆 兵 团 军 垦 博 物 馆</p><p class="ql-block"> 一部浓缩的新疆兵团军垦历史。放眼望去汉唐,中国中央政权已在西北边陲设立管辖机构。宣示了主权版图,实施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有效管理,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5天,新疆全境获得解放,开始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p><p class="ql-block">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乒团的创立,既是一种古老屯田制的延续,也是一場伟大的现代社会主义革命的创举。它遵循历史,实事求是,顺应发展,维护推动新疆的稳定,促进新疆各族人民的福址,做出了历史性的丰功伟绩,直到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兵团母亲雕像。</p> <p class="ql-block"> 军垦博物馆中有关母校一塔里木大学的相关篇章,在此合影,从资留念。</p> <p class="ql-block"> 当年军垦战士的住房,地窝子和坝子墙草房。</p> <p class="ql-block"> 当年,连队小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简陋到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就是真的!课桌是战士们打士块垒起来的,黑板是锅底灰加油漆刷在朩板上的,连粉笔都是用石膏自制的。</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小学生和退休十来年的塔大老大学生同框,这就是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前大厅。</p> <p class="ql-block">石河子明珠公园。</p> <p class="ql-block">游览石河子明珠公园</p> <p class="ql-block">一生都难得有这么休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石河城,</p><p class="ql-block">同窗已度四六春。</p> <p class="ql-block">当年塔河苦读书,</p><p class="ql-block">而今玛河明珠舞。</p> <p class="ql-block">天南地北塔大情,</p><p class="ql-block">农学七七永同心。</p> <p class="ql-block"> 石 河 子 广 场 解 放 纪 念 碑</p><p class="ql-block"> 我十分欣赏这座石河子广场解放纪念碑。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到1928年才有了自己的军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一条用生命和热血探寻出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石河子广场上那柄高耸入云的刺刀闪烁着峰利的光芒,寒光闪闪的剑峰告诉世人,日本鬼子是刀枪打出去的,新中国是枪杆子打出来的,新疆的国土是枪杆子保护的。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外分裂势力、反动派想要颠覆新疆,分裂新疆,那这柄神剑就是对付他们的最好武器。</p> <p class="ql-block">老韩老康到石城,</p><p class="ql-block">背倚神剑护汉青。</p> <p class="ql-block">塔大学子聚石城,</p><p class="ql-block">四十七载同学情。</p> <p class="ql-block">姐妹又聚石河城,</p><p class="ql-block">胶河玛河万里情。</p> <p class="ql-block">老郑小唐到石城,</p><p class="ql-block">天山南北同学亲。</p> <p class="ql-block">明珠花园湖水清,</p><p class="ql-block">灯光璀璨照佳人。</p> <p class="ql-block">促膝长谈明珠湖,</p><p class="ql-block">话叙塔河沙漠路。</p> <p class="ql-block"> 石 河 子 S 10 1 省 道</p><p class="ql-block"> 从石河子市出发,向玛那斯河大峡谷奔去。一个大长下坡,汽车开始与玛那斯河并行。越走风景越美,河岸边的山开始陡峭起来,并呈现出锗红色,无数峭壁石峰连成一片,红褐色山体巍峨壮观。峡谷开始变阔变深,原来翻滾着白色浪花,混浊青白泥土的河水,变缓、变清,变成深蓝色湖泊,象丑陋难看的虫蛹,变成高贵艳丽的彩蝶,一飞冲天。车行到此,你才能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你才能一睹天山平湖的壮美奇观。</p> <p class="ql-block"> 到达玛河峡谷景观区。你看:小唐在度步,冬子在检石头,老韩在看手机,老康在拍照,陈铀在摆P0S。你再看远处的群山,呈现出棕红色,青绿色,这就是新疆天山的真面目。甚至连脚下的土地都是锗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 老郑在观景,红砖房、稻草屋,白帐篷,棕红山,瓦蓝天,红土地,绿树林,青石路。</p> <p class="ql-block">天下少有的红土广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101公路是一条从乌鲁木齐到独山子长309公里的省道,沿途可见到丹霞、雅丹、山川、河流、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峡谷、湖泊等各种丰富多彩、摄人心魄的优质自然资源。这里己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众人趋之如鹬的旅游胜地!</span></p> <p class="ql-block">玛河岸畔。</p> <p class="ql-block"> 水出峡谷。请注意,山体己变色为青绿,并不是植物染色。</p> <p class="ql-block">景区广场,红山红土地。</p> <p class="ql-block"> 天 山 出 平 湖</p><p class="ql-block"> S101公路核心景区。不伦谁行至此地,心中都会湧出毛主席的那句佳句: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p><p class="ql-block">当你在戈壁滩上行车许久,眼前突然出现这一幅景色,你的心灵绝对会被震憾到。远处的山是青黛色,近处的山是棕褐色,而那一汪湖水,是蓝色、绿色、青紫色的混合体,似透明又不见底,泛着天光,映着山色,还顽强的表达着水的本色。这种湖水,只属于新疆,只存在于天山!</p> <p class="ql-block">百里丹霞景区。</p> <p class="ql-block">玛河上游的丹霞地貌。河水湍急,浪花翻卷,河水携带着泥沙冲向下游,灰白色泥水奔腾而去,这也是天山南北河流的一大特色和标签颜色。与下游高山平湖的蓝绿色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有美景还需有美食。在玛那斯河边的农家乐小憇。耐着性子,等那一锅手抓肉。在河边柳林的桌子上打了几把扑克,热气腾腾的大块手抓羊肉就熟了,大块哚颐,没有膻味,怎一个鲜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 玛 那 斯 河 大 峡 谷</p><p class="ql-block"> 玛那斯河大峡谷并不寂寞。看到岸边陡立的山峰,似曾相识。在安徽黄山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山峰,只不过黄山青灰色的山峰变成了新疆玛那斯锗红色山峰。陡直屹立的红色群峰,默默述说着亿年海陆变迁。布满砾石的河滩,长着榆树、山柳的河台地,还有那奔腾不息,翻着浪花,河水泥白,蜿蜒曲折的玛那斯河。一切自然之美,毫不掩饰的坦露在行者眼前。</p> <p class="ql-block">载歌载舞铁索桥,</p><p class="ql-block">欢欣鼓舞天山笑。</p> <p class="ql-block">壮哉!玛河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骑着恐龙闯峡谷。</p> <p class="ql-block"> 新 疆 石 河 子 周 总 理 纪 念 碑</p><p class="ql-block"> 1981年,塔大农学77-1班全班同学乘坐一辆55座大轿车离校实习。到库尔勒参观学习了29团、30团,到石河子参观学习了143团、145团,石总埸等单位。同时到周总理纪念碑前瞻仰祭奠。绝大部分同学在纪念碑前合影。这张合影照片在回到学校后举办的实习剪影图片展上展出,这张合影做为中心图片被放大放在展览图版的中心位置。整板图片是由老大哥用随身携带的农学系的120海鸥照机拍摄的,由老大哥和蒋子川同学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冲洗放大的。后来应同学们的要求,又加冼扩印了很多张分发给各位同学。</p><p class="ql-block"> 43年之后的这次石河子之行,本想在石河子周总理纪念碑前再照一张合影,不料,周总理纪念碑区已改建成旅游景点,正在扩建,管工地的小领导说啥不让进,万般无乃之下,只能在围墙外拍下这张与纪念碑的合影,老韩调整焦距拍了碑文,聊以纪念这次难得的相逢。</p><p class="ql-block"> 43年前,塔大农学77-1班的同学刚20岁出头,个个风华正茂,豪气满腔,人人脸上漾溢着青春光彩,而今却六五奔七,退休都快十年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唏嘘往年靓照,感概岁月霜剑。四十三年弹指间,唯留同学情如山。</p> <p class="ql-block">石河子周总理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石河子之行已远去,然往事却历历在目,不吐不快。我们43年前的</p><p class="ql-block">1981年去石河子实习,看到了143团、145团大规模种植地膜棉,机械化水平令人吃惊,大型地膜播种机在高标准条田驰骋。新疆兵团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仅在全疆领先,在全国也是独占鳌头的。</p><p class="ql-block"> 我1982年分配到温宿县农技站。</p><p class="ql-block">1983年,我与主管农业的付县长一同在全县农技水平相对较高的共青团农场搞地膜棉试种工作。集中了全场机关人员,学校师生,开始了地方上破天荒的地膜棉试种试验。人工铺膜,人工打洞,人工点种,人工复土,折腾了一整天,种了十来亩。年底算是试种成功,地膜棉单产皮棉比同地块的常规棉增产4一5倍,1984年全县拉开种植地膜棉的高潮。温宿县植棉面积从1一2万亩迅速增加到</p><p class="ql-block">20一30万亩,最高年份到达60多万亩,成为全国的百强植棉县之一。</p><p class="ql-block"> 1987年,阿克苏地委提出全地区争创棉花年的号召。我成为了温宿县新成立的粮棉办(县委直接领导的临时机构)付主任、棉花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还有粮食组、植保组)。我在四套班子扩大会议上提议全县更換棉花品种得到同意,并由我带队去石河子棉花研究所调棉花种子。我果断抛弃了已经退化的新陆早一号棉花品种,选择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更早熟、更丰产、更抗逆的新品种、新品系。全县几十万亩棉花換种不是一件小事,涉及方方面面,光种子就需要一千多吨,从石河子运到温宿县就是一个大工程。我不管那些,只是要快速提高温宿县棉花单产、总产。</p><p class="ql-block"> 我去了福军在石河子领导的棉花育种基地,看到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棉花育种材料,甚至还有彩棉、红色棉、绿色棉、棕色棉。我拿着福军的彩棉样品,给全县的农口领导上棉花技术大课,展示彩棉样品,真是大开眼界啊。</p><p class="ql-block"> 陈铀的父亲陈顺理是兵团农二師的棉花育种专家,是我尊敬的老前辈,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p><p class="ql-block"> 还有田晓明老师,年龄比我还小,在塔农大跟随赵芳教授搞小麦花粉培育育种。后担任兵团农科院、科委各级领导,但还是不忘初心,不丢本行,为兵团的科技振兴继续奋斗。我们共同在塔大的温室试验大棚朝夕相处,共同为塔大的科技试验出力,这份情谊和缘分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 讲了这么多,总算是缓解了一点。石河子有这么多优美的风光和自然山水,更有同班同学富军夫妇,晓明夫妇的陪伴,才让这次石河子之行更加完美。福军、陈铀同学做了全面祥细的计划与安排,全程陪同,提供交通,并马不停蹄参加了乌鲁木齐的同学聚会,可见这同学之情,绝非能用区区笔墨概而括之!</p><p class="ql-block"> 再见!石河子,我还在想你!</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6日于温宿 曾宪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