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姿态: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藏先锋派艺术展

Tonylarry

<p class="ql-block">在20世纪初的俄罗斯,艺术界经历了一场剧烈而短暂的革命。这一时期涌现的艺术流派集合被称为俄罗斯先锋派。这场艺术革命与国家的政治变化同步,艺术家们探索着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理念。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菲洛诺夫和夏加尔作为这一变革的缩影,映射着俄罗斯先锋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p><p class="ql-block">“先锋派艺术”(Avant-garde Art)起源于20世纪初,是一场挑战传统美学规范和艺术形式的运动。先锋派艺术家们试图打破既定的艺术界限,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以此来反映现代生活的复杂性、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快速变迁。在俄罗斯,这种追求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面对社会和政治剧变,俄罗斯先锋派寻求通过艺术来反映和参与这一时代的转型。</p><p class="ql-block">与欧洲现代艺术近百年的逐步演进不同,俄罗斯先锋派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独特的集中和爆发性。从20世纪初到1920年代,短短的二十余年,新原始主义、光辐射主义、立体一未来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等流派几乎同时出现。纵向上,他们一方面立足并批判诸如印象派、野兽派这样的欧洲先锋艺术,一方面根植又改造着俄罗斯民间传统。与此同时,各流派之间横向影响、相互争鸣,呈现出一种“非同时的同时性”。</p><p class="ql-block">在多样化的俄罗斯先锋派艺术中,存在一个共同特质—对于超越既有的不懈追求。艺术家们不满足于仅仅模仿或继承过去的成就,而是致力于开拓艺术的新领域,寻求表达个人精神和时代声音的全新方式。也许根源相同、经历相似,但下笔却背道而驰;也许风格迥异、理念相左,但在现代之路上殊途同归。他们共同向时代展示着先锋姿态。</p> <p class="ql-block">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 是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他对色彩和形式的革命性探索,极大地拓宽了现代艺术的边界和表达可能性。</p><p class="ql-block">人们更为熟知的,可能是他对于德国表现主义的贡献和成熟期的抽象“构图”系列作品,时常忽略俄罗斯是他的祖国。1911年,康定斯基发表了《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定义了抽象艺术的含义。与此同时,他创作了第一批抽象画,这些作品没有通常的叙事性,艺术家用色彩、节奏和构图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感受和情绪。然而,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并非一蹴而就。他的艺术创作起始于19世纪的现实主义,先后受到印象派、新艺术运动、点画派、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等多种风格的影响,生涯早期常以写实风格绘制风景、童话场景和生活风俗等。</p><p class="ql-block">康定斯基创立“青骑士”时的灵感,正反映了他的艺术追求——勇敢探索未知,始终向往艺术的精神自由和深度。他的创作轨迹宛如骑士的冒险旅程,跨越地理界限,超越物质世界,以点、线、面的交响,触达观者,引发共鸣。</p> <p class="ql-block">金色云朵</p> <p class="ql-block">山丘上的女骑士</p> <p class="ql-block">白色云朵</p> <p class="ql-block">女骑士与蓝骑士</p> <p class="ql-block">穆尔瑙-夏日风景</p> <p class="ql-block">有白色边界的构成</p> <p class="ql-block">暮色</p> <p class="ql-block">白云之上</p> <p class="ql-block">有抽象构图的杯碟</p> <p class="ql-block">马列维奇(1878-1935)是至上主义的创始者、他创造的几何抽象和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抽象绘画的两种代表。</p><p class="ql-block">出生成长于波兰、基辅(乌克兰)和俄罗斯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马列维奇的艺术实践触合了后印缘主义、野兽派以及俄罗斯圣像画的元素,发展出“农民(的)马列维奇”的早期艺术面貌。</p><p class="ql-block">马列维奇个性样明,似乎天生适合成为先锋派的一分子。他从新原始主义起步,经立体-未来主义的尝试,到抽象主义的实践,最终创立令人震撼的“至上主义”。他抛弃了传统的物象描绘,通过直接的感受和内在体验的表达,实现了艺术自我的彻底蜕变。1920年代末,随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官方推崇的艺术风格,马列维奇开始重新描绘农民和乡村,虽然试图造应新的政洽和文化环規,仍然未能完全契合官方导向。</p><p class="ql-block">在康定斯基的晚期创作中,可以窥见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培特林(Vladimir Tatlin)的构成主义等风格的影响痕迹,这种艺术交融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艺术循环:康定斯基对马列维奇以启迪,随后又从马列维奇那里汲取灵感。马列维奇的未竟理想,以其他方式,传至今日。</p> <p class="ql-block">非逻辑性(奶牛和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带有蒙娜丽莎的构图(日偏食)</p> <p class="ql-block">色彩的至上主义构建</p> <p class="ql-block">至上主义</p> <p class="ql-block">至上主义</p> <p class="ql-block">田间的农民</p> <p class="ql-block">乡村女孩</p> <p class="ql-block">收割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两个男性人物</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妻子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木匠</p> <p class="ql-block">艺木家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帕维尔•菲洛诺夫(1883-1941年)被同时代人称为“虚空的观测者”。随着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菲洛诺夫描绘了肉眼可见的过程,以及有机和无机物体和现象的内部过程。因此,在他的画作中,人物、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充满了象征原子和分子的体积,它们构成了宇宙中存在的一切。菲洛诺夫提出了“分析艺术”理论。这种理论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表现主义独立变体。</p><p class="ql-block">菲洛诺夫主张艺术不应直接表达情感以影响观者(这与马列维奇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而应深入探索形象内部,通过对主题的细致分析,展现出一种不直接揭示对象本质的、分析性的复杂形象。菲洛诺夫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都直接以宇宙和太空为主题。与其他抽象作品一样,艺术家在绘制这些抽象作品时细致入微,用极细的画笔在画布上细细描绘。由于没有具体的物体,图像较为概括,菲洛诺夫将这些画作称为“公式”。</p> <p class="ql-block">一无所有的人</p> <p class="ql-block">两个女孩</p> <p class="ql-block">桌旁的三个人</p> <p class="ql-block">春日公式</p> <p class="ql-block">宇宙(宇宙公式</p> <p class="ql-block">构图</p> <p class="ql-block">战胜永恒</p> <p class="ql-block">两颗头颅(亚速海的水手)</p> <p class="ql-block">野兽(动物)</p> <p class="ql-block">普季洛夫斯基工厂的拖拉机车间</p> <p class="ql-block">破纪录的红黎明工厂的工人们</p> <p class="ql-block">构图(苹果)</p> <p class="ql-block">集体农场工人</p> <p class="ql-block">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是白俄罗斯犹太裔的俄罗斯/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生于俄国西部的小城捷布克斯。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p><p class="ql-block">夏加尔几乎一直工作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每每把犹太民间传说融入作品,并从自然界天真朴实的形象中汲取素材。马克·夏加尔是一位追求天真淳朴,从俄国乡下犹太居民到巴黎的画家。马克·夏加尔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马克·夏加尔是现代绘画史上伟人,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一切流派的牧歌作者。他的画中呈现出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超现实派”一词就是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创造出来的。夏加尔仿若是看到过这些被描绘的绿色的牛、马在天上飞,躺在紫丁香花丛中的爱侣,同时向左和向右的两幅面孔,倒立或飞走的头颅、中世纪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维捷布斯克窗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维捷布斯克商店</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祖母</p> <p class="ql-block">镜子</p> <p class="ql-block">蓝色恋人</p> <p class="ql-block">妹妹玛丽亚罕卡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散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