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文明论(五)

秀萍

<p class="ql-block">译者注:本书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森冈正博的巨著,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无痛文明论通过跨越爱与性、教育、自然、生与死、涵盖资本主义各个领域的问题,探讨了身体的欲望一旦获得就永不放手,消耗生命再生的过程,本书开辟了现代思想的新领域。此为简体字翻译的第一章,森冈教授希望能在中国出版,有意者请联系)</p><p class="ql-block">第一章第一部分:https://www.meipian.cn/58poja9g?first_share_uid=29270975&share_depth=1&first_share_to=timeline</p><p class="ql-block">第一章第二部分:https://www.meipian.cn/58qkxtmy?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first_share_uid=29270975&share_depth=1</p><p class="ql-block">第一章第三部分:https://www.meipian.cn/58rk5ae7?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9270975</p><p class="ql-block">第一章第四部分:<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sh1drq?first_share_uid=29270975&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https://www.meipian.cn/58sh1drq?first_share_uid=29270975&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何为无痛文明</p><p class="ql-block">(续前) 而且他们总会重复自我行为。看似正在热衷于恋爱,却突然放弃走开了。可还会再次热衷于恋爱,并开始寻找新的对像。如此无限重复。这种情况只是单纯地重复,没有开拓,也没有进展。有的只是在两个地点之间的往来。似乎重复本身就是目的。在沉浸于某种行为,突然想要由此脱身时,在此瞬间生命就会发挥力量。通过预设的选择肢,沉浸追求快乐的游戏,导致生命不断麻痹造成的危机感,使人对那种行为产生离反心理。可离反之后,人却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很长一段时间,你会从自我离反快乐游戏的行为中找到意义,但是终究无法持续下去。如此,就会再次迷恋同样的游戏,不断反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生命力的启动变弱,就会变成嗜好。就会容易沉湎于性爱,毒品或者赌博而不能自拔。虽然沉溺于其中也根本无法获得无比幸福的感受,但是还继续寻求那种嗜好。结果就会突然发现自己正在投身于那种嗜好,把自己的空余时间和金钱都投入进去,而难以自拔。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沉湎于嗜好之人,虽然内心会感觉到自己什么地方不对,感到有些奇怪,但是却不知不觉成了嗜好的俘虏。沉湎于其中并非没有任何后悔,而是会时常产生疑问或者是踌躇。这样的时刻,生命的呼喊就会出现。突然感到后悔,但是却无法终止。嗜好的这种基本光景,恰好是无痛文明在不断压抑生命呼喊的同时身体欲望获得胜利的最佳写照。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据说嗜好多以如下形态出现,比如并非想要那么去做,但是却忍不住做了。虽然做了,但之后肯定后悔。一边以这样的形态呈现,却怎么都难以自拔。因此无痛文明之下,有一种常见的逆说,认为人类朝着总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不愿意做的事情尽可能少做方向发展。如果人类只是努力寻求想做的事情,寻求愉悦的话,那样的发展方向就不会实现。于是只能设想有一种能够超越身体的生命力存在。只要生命并没有完全死去,我们就会拥有嗜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种现象叫做心理治疗病,具体指那些往来于心理治疗的人们所具有的心理疾患。他们不断试图通过心理治疗在现场获得暂时的快感或者解放感。那么为何还要彷徨?因为他们虽然通过心理治疗获得了快感和解放感,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使自身结构发生变容。所以只好继续为寻找同样的快感和解放感而奔忙。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陷入嗜好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获得快感方面获得了成功。可是,获得快感的根底隐藏着不安的因素。虽然感受到愉悦,同时也感到不安。感到不安,但是却很舒适。虽然不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状态,却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办法。为何想不出呢?因为生命已经被麻痹了。被无痛文明所麻痹。被逼到如此状态的人们,怀着不安需求愉悦,最后终于老去并死亡。他们会突然感受到毫无原因的冲动,或者挥刀向社会,或者伤害自我,乃至他人。可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要那么做!如果对无痛文明没有基本透彻的理解,当然不会知道其中原因。用让痛苦消失作为交换,那些处于无痛文明过渡期的人们不得不在伴随着愉悦的不安与失去目标的冲动中活着。在砂糖之海中被淹没并窒息,那些无痛文明的居民们。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得了这些“疾病”的患者获得安慰,有一种心理治疗,是专门针对那些幼少期被父母造成精神创伤的人们。通过治疗使其可以获得重生,承认内在的幼稚存在并予以肯定。借助于佛洛依德的学说进行上述治疗虽然对有些情况有效,但是这并非能解决在此所述基于文明维度所造成的心灵疾病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不仅仅是患者,治疗者也生活在这个文明内部,与无痛化文明之病共生。不仅如此,甚至可以断言通过让患者适应无痛化的现时世界,治疗者正在支持着无痛化。无痛化通过心灵关怀的方式侵透社会。可以为了治疗对御宅族,拒绝上学的,拒食症等人进行问诊,心理治疗才是将现代社会推向无痛化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7 无痛文明论的述说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小节,我们探讨一下文明的无痛化源于何时? </p><p class="ql-block">在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人类社会,具有比较完整且具有集体特征的制度,组织和生活习惯,价值观以及技术体系。这些特征超越时代和地区的束缚具有扩大力量时,就可以称为文明(神川正彦著、川窪啓資編、《比较文明学的理论和方法》朝仓书店1999年出版)。虽然自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历史哲学家奥斯瓦尔德以来文明论多种多样,但是整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把文明看成是人类史发展阶段的方法,另外一个是把文明分成世界各个地区来看的地域文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么先让我们从人类史的发展阶段去探讨无痛文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以认为无痛文明是最近出现的。即人类在经历了发明道具的石器文明,开始从事农业的农耕文明,建立了都市的都市文明,开始工业化的产业文明,现在我们正向无痛文明的阶段突入。无痛文明是孕育在资本主义和情报化20世纪的新文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以说人类从石器时代就开始向无痛文明进化,也可以认为我们一直都处于无痛文明之中。回避痛苦,追求愉悦,维持愉快舒适的社会结构,控制自然环境,这些都是人类自古为之追求的,从最初开始文明就注定要向无痛文明发展。文明在不同的时代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呈现,其核心一直都是对无痛文明的憧憬和向往。 上述两种方法都具有正确的一面。毋庸置疑,自古就有对无痛文明的追求,但是我们目前在日本或者美国等看到的种种无痛化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让我们从地域文明的角度来看无痛文明。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古印度文明或者古代罗马文明时代的王宫里,生活是怎样的呢?使用了大量奴隶的王公贵族,他们的生活可能陷入了和如今无痛化社会相似的状况。麻烦的事情都由奴隶去做了,也不必为明天的食物而发愁。以此为交换,他们失去了活着的意义、陷入了他们特有的反复和嗜好之中。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王国王子释迦或许就是想从无痛化的王宫生活中逃脱出来。如此假设就可以认为在古代文明社会,只有极少数人经验过的无痛化状态,到了20世纪,因为把先进国家大量中产阶级市民卷入其中而更加大众化。现代的欧洲文明,美国文明,伊斯兰文明,亚洲文明等各地区的文明,伴随着各自的特色和发展速度之差在都市中心并行地进行着无痛化。人类史中要想为无痛文明确定地位就需要无痛文明历史学。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是,让我们再思考一下,“痛,“无痛化”这样的词汇在无痛文明论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来先说说“痛”。“痛”既包括肉体的疼痛也包含精神的疼痛。在多种语言中,“痛”就是以这样的含义被使用。对于人来说,其他人是无法从本人之外的角度定义什么是疼痛什么是痛苦。只有具有疼痛或者痛苦的人自身,才具有决定什么是痛的权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再说一说无痛化。至目前为止,我是一直在以无痛化应该受到批判为前提进行论述的。但是那样真的无比正确吗?比如当因末期癌症而痛苦时,消除这种疼痛的行动也要遭受批判吗?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并不想以无痛化的名义,对那种单纯在特殊情况下只是为了躲避痛苦,消除痛苦,或者为减轻痛苦而采取的措施进行批判。我以无痛化的名义予以批判的是巧妙地利用“预防无痛化”,或者是“遮目构造”等机理,通过寻求愉悦,避开痛苦,维持眼前的舒适,对讨厌的问题熟视无睹,把艰难的事情都推给他人,无视自身矛盾的行为去逃避超过某种程度的疼痛或者痛苦,以及把维持上述逃避行的系统不断安置在社会的现状。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来,可以认为有无痛化分两个种类。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是“可以明确予以批判的无痛化”。即如上所述的那种利用“预防无痛化”,或者“遮目构造”等不断逃避痛苦似的无痛化。我会主动把和那些无痛化的战斗当作自己的责任。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就是上述之外的无痛化。即指单纯是为了减少眼前的痛苦,就像末期癌症患者那样,如果不去除痛苦就无法维持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对于上述情况,我不说“应该明确予以批判”,也不会说“不批判也行”。我主动把不断保持质疑当作自己的责任,会不断地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和那些无痛化进行战斗? 因此我也尽量慎重避开以下说法,如“有一种不批判也行的无痛化”,或者“有一种一定不应该批判的无痛化”之类。为什么呢?因为在你那样说的瞬间,圈套就在等着你了。在你按照“不批判也行的无痛化”,“绝对不应该批判的无痛化”进行分类的同时,那些各种各样的无痛化行为就会巧妙地找到理由,并理所当然地怒涛般涌入你的上述分类中去。瞄准我们内心深处具有的想法,就会发现我们希望自身的无痛化行为属于“不批判也行的无痛化”,或者是“一定不应该批判的无痛化”。这样一来,无痛化就会发起攻击。因此把无痛化区分为上述两个种类的人,必须慎重回避上述圈套。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白了上述问题之后,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管理自然和管理人类的行为同样,不会立即受到批判。比如在古代文明中,人类为了维持生存,有必要治理洪水。举这个例子,不是要以“无痛化”的名义,批判在那种情况下对人类和自然的管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存在如果不对自我(或者和自我关系密切之人)的生活进行彻底管理,就无法保证最低限生活的人们。我也不想以“无痛化”的名义批判对上述那样不幸、贫穷之人进行的管理。我也不会以“无痛化”的名义批评下述这样一些人,他们可能因为看护自家人而身心疲惫,精神痛苦,乃至于甚至不得不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减轻疲惫和痛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要明确予以批判的是已经摆脱了“不得不为今天而活下去”的状况,还要寻找各种理由推进身边的无痛化,并用失去活着的意义,患上“生命喜悦”失感症为交换条件,无视自己现状的那些人。还要批判系统地造成上述状况的社会。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射出的箭,目标是朝着那些抱着无痛化不放的人们,以及坚持无视无痛化之人所具有的病理,也是朝着甚至被逼到无法把无痛化病理作为病理而认知的那些人的病理,还有不让把无痛化病理看成是病理的现代社会。无痛化病理也是在此写作的我所具有的病理,直到现在也未能摆脱。这种病理或许也是正在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无法自由摆脱的。这本自著《无痛文明论》就是将无痛化的病理通过七个章节进行彻底的论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书将以“无痛文明的哲学”为主。本书也需要通过我将来可能撰写的《无痛文明历史学》,《无痛文明社会学》等著作予以完善。现代社会是由得失各异的各种集团、阶级构成的。无痛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多样。毋庸赘言,由于本书只能从社会全体的“无痛化”在大范围内予以考察,因此还需要从集团,各阶层的角度加以论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无痛文明论》并非是一本面向读者述说“应该怎样活着”的规范读物。《无痛文明论》不能作为一个工具用于通过从外部对他人进行诱导,并使其解体或者变容。《无痛文明论》不过是通过和自我对话实现自我变容,并在此之上对他人发出呼吁,逐渐促进社会发生变化的理论,也只有这样才得以成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居住的社会,已经呈现无痛文明的征兆。这些征兆并非是不远的将来,已经在我们自身及其周围,静静地发展着。请看看现代社会,难道没有看到无痛文明的征兆无处不在吗?请想一想自己是否陷入了无痛文明的圈套?我们的社会是否已经走在了无痛文明的前线? (第一章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