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薯香里忆流年</p><p class="ql-block">◎大兵小桥</p><p class="ql-block">深秋一天清早,母亲用簸箕挑来一担红薯,让我有空煮来吃。看着新鲜的红薯,我好像嗅到了田园的静谧,泥土的芬芳,立马拿上几条去洗干净放进“空气炸锅”里烤,刚烤熟的红薯又甜又糯,掰开后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馋得人直流口水。</p><p class="ql-block">烤熟的红薯要趁热来吃,凉了以后味道就逊色多了。我顾不上烫手和烫嘴,猴急地随手拿上一条就开撕,吃着粉香的红薯,记忆的闸门仿佛一下子被打开,童年时关于红薯的往事一幕幕全都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红薯,我们阳春人叫“蕃薯”,外地人称山芋,地瓜等。我曾上网查过它的来历,原来,早在1593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干了一件居功至伟的大事,他冒险从菲律宾将一种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来的番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偷运进入福建,开始试种,渐渐引发了中国的食物革命和人口革命。</p><p class="ql-block">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的淀粉、红萝卜素等人体必需物质使人“长寿少疾”,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特别是红薯的叶子,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小的时候,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不知道红薯有什么功效,只晓得这东西饿了能填饱肚子。那时田里种的是水稻,地里种的就是红薯。尽管“分单干”了,但一大家子守着几亩田地,过的依然是节衣缩食的日子,有些人家都难以维持温饱。</p><p class="ql-block">每到留“薯种”养薯苗的季节,母亲会对家里存下的红薯精挑细选一番,专挑个头壮实身材饱满的放在一边。记得有次我偷拿了几条去和小伙伴“打薯窑”,还被母亲训斥了一顿。</p><p class="ql-block">母亲把薯种悉数种下,没多久便长出了新芽。一块完好无损的红薯,可以培育出十多枚红薯芽,一枚枚种在地下,再继续生长成一棵棵的红薯苗。待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割薯苗的时候,就开始大面积种植了。</p><p class="ql-block">芒种前后,母亲总是将薯苗剪成尺把长的一节一节,按一定间距斜插在起好的土垄里,那时我常常尾随母亲去放薯苗,母亲负责起垄埂,那平平的地块三两下就让母亲的镑头给垄成一条条埂,底宽上窄,一块地垄好后,像一条条长龙趴在地上。</p><p class="ql-block">种下的薯苗让雨水滋润后越长越长,很快就恣意蔓延了开来。人勤地不懒。母亲带着我们,时常给薯地除草,施肥,翻薯藤。母亲说翻薯藤是为了防止薯藤落地生根太久,会挤占养分,过于茂密时还要疏薄一些。</p><p class="ql-block">入秋之后,是红薯尽情长个的时候。你会发现根苗下裂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可以看到裸露出来的红薯了。我曾试过徒手挖来生吃,那脆生生的口感让我过足了嘴瘾。</p><p class="ql-block">过了霜降,就是收获红薯的时候了。“一窝红薯一把灰,长大了一大堆”,就是它最为贴切的描述。收红薯时,父亲有时会用“牛犁”,母亲则多数用“锄挖”,用“牛犁”会让红薯受伤,不易保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红薯按颜色划分大概有三个品种:白皮白心的、红皮黄心的、红皮红心的。名称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粉的我们叫“台湾薯”,甜的称“幼叶薯”,薯苗形状色彩也不尽相同,但长在沙地的,淀粉含量都很高。</p><p class="ql-block">我是在红薯的醇香甘甜中长大的,年年岁岁吃红薯并不感到腻烦,那是因为母亲能不断翻新红薯做法的缘故。春天,母亲用煮熟的红薯捣烂和上面粉做成煎饼;夏天,母亲将红薯切成小块煲糖水;秋天,她把红薯切碎煮芥菜汤;到了冬天,母亲将放了一段时间已经糖化的红薯,洗净,削皮,煮熟,切成片,放在太阳下晾干水分,再在炭火上烤一烤,制成“红薯干”。</p><p class="ql-block">母亲做的那些“红薯干”晶莹剔透,煞是诱人。吃起来软糯香甜。我们几个小家伙经常趁家中没有大人的时候,偷吃母亲晾晒的红薯干。这些红薯片不等晒干,就被我们偷吃完了。</p><p class="ql-block">母亲知道后,却并不生气,继续晒,我们也继续偷!</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放学回家,父母还没有从田地里回来给我们准备中午的饭食。自己就很自觉且很熟练的,从门角的地上取几条红薯来煮,我有时为了省事就抓一把红薯干揣进口袋就踏上回校的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些年家乡引进了红薯的新品种,有一个好洋气的名字,唤作“冰淇淋”,之所以叫它冰淇淋红薯,是因为不仅它里面的肉像冰淇淋,而且经过冷冻之后它的口感也和冰淇淋相差无几,香甜软糯,入口即化。</p><p class="ql-block">如今在我们家乡的饭店酒楼,红薯与淮山,芋头也组合成了一道名菜,称为“蜜汁三宝”,广受顾客的喜爱。那甜丝丝的感觉,让人如进初恋。</p><p class="ql-block">面对花样百出丰盛的食材,唯一不能忘怀的就是红薯,我与它的感情也到了矢志不渝的地步。儿时的记忆,历历在目,每当暖阳斜照,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只要闻到那一丝香甜的味道,总能勾起我的食欲,更多的是一种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