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鹤庆高考

张树忠

<p class="ql-block">  1980 年 7 月,于大理州的鹤庆县,一中的高 29 班、30 班、31 班、32 班、33 班以及 34 班这六个班级,还有二中的高 15 班、16 班和 17 班这三个班级,总计 9 个班级共同参与了当年的高考。</p><p class="ql-block"> 1980 年为鹤庆县恢复高考之后首届三年制高中的高考之年,鹤庆在大理州斩获了卓越的成绩。直至当下,仍有众多人士时常对鹤庆当年杰出的高考成就称赞有加、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与罗伟邑村的李钢师兄同桌用餐,他讲述了自己参加 1980 年高考的过往回忆,而我将其回忆记录了下来,现整理如下(为方便起见,以李钢第一人称“我”记录):</p> <p class="ql-block"><b>八0届,一中29班(李钢供图)</b></p> <p class="ql-block">  我是鹤庆罗伟邑人,现任职于大理交通集团,毕业于交通学校的汽车运输会计专业。1977 年 7 月,我从彭屯学校戴帽初九班毕业,与同级的初十班段武、李国生等一同参加中考。我有幸考入鹤庆一中高 29 班,当时我们班的班主任为张松文老师,他负责教授我们生物课程。我们班学生有祁丽芬、<span style="font-size:18px;">宣唐云、</span>陈锦昌、鲍秀娟、罗晓燕、杨文琴、张绍林、杨彦平、施六弟、曾福全、洪金木、段桂平、张桂芬、田治仁、寸镜藩、寸润珍、苏红清、寸桂田、寸炽江、李钢、刘定元、张琼芬、洪润菽、杨锦星、杨润华、董桂芬、梁建勋、解凤珍、张正权、王彪、李金沛、田丽娟、李志、杨正侯、董根荣、 杨晋堂、王彪、李金沛、田丽娟、李志 、杨正侯、董根荣、杨晋堂、杨秀丽、刘靖芝、刘冠星、施吉祥、施正周、杨光辉、李文林、赵根吉、王美伦、杨绍武、 杨桢、宋福乾、赵桂和、杨向耕、杨祖兴、朱灿芳、张奋飞、舒建华、周忠秀、曹臻玲、杨丽琼、杨福连、张国兰、李建春、赵应顺、高能淑、杨鹤锋、赵瑛、余静波、杨润华等学生。</p> <p class="ql-block">  1980 年 7 月 7 日、8 日、9 日,这三天意义非凡,我们满怀期待又略带紧张地参加了高考。当时,我们城郊公社罗伟邑大队的李清明、李灿新(李新)、盛鹏锦、刘定元、李六金、李钢、张琼芬等,一同勇敢地迎接了这一年的重要考试。</p><p class="ql-block"> 我们 29 班的考场设置在一中老网球场西边教学楼的二楼考场。考试卷是全国统一的。我们理工拜考生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和英语,共 6 科。其中,语文和数学各 120 分,政治、物理、化学各 100 分,英语满分为 100 分,但以 30%计入高考总分。</p> <p class="ql-block"><b> 第一天</b></p><p class="ql-block"> 戴一充、陈光汉老师先后担任过我们语文课程的引路人。犹记得,考试第一天(7月7日)的上午考的是语文,当我步出考场,来到一中的操场边,竟瞧见几位同学正围作一团,热烈地讨论着作文题。</p><p class="ql-block"> 那场景,如同镌刻在时光长河中的一幅画,清晰而又生动,即便岁月流转,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  那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是《画蛋》,讲述的是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老师佛洛基奥的严苛要求下,坚持不懈反复画蛋,筑牢基本功,终成一代名画家的传奇。题目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实质就是论述严师出高徒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同学笔下描绘的是达芬奇如何努力奋进,而我书写的却是赞扬彭屯读初中时一位严格要求我们刻苦读书的老师。在那片青葱的草场上,听到大多数同学的所写内容,我的心瞬间跌入了谷底,满心沮丧,以为自己的作文考砸了。然而,最终我的语文成绩竟还不错,想来作文成绩应当也是不赖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下午,我们迎来了化学考试(而文科班则是考地理)。李佩芬老师教我们班化学。李老师常常带领我们走进实验室,让我们亲身感受实验探究的奇妙过程。他尤为注重化学知识的应用迁移,以及对高考母题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仔细整理老师的讲课脉络,发现竟是如此清晰:①问题情境、②方案情境、③思维情境、④应用迁移情境及高考母题!1980 年高考,化学科满分 100 分。我们班有一位同学考了90 分的高分,多数同学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终总结得出,这都得益于李老师的倾心教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天</b></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阳光依旧洒在窗前,上午迎来了数学考试。我们班数学老师是周相雄。1980年理科高考的数学试卷上,九个大题整齐排列,满分 100 分。此外,还有一道附加题静卧其中。题型结构显得较为简单,实际上本年度的高考试卷难度整体而言较为平常。</p><p class="ql-block"> 那一份试卷,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期待,虽难度不算太高,却也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然而,数学附加题的难度却不容小觑,它考查的是动点和轨迹的概念,对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此题之难,仿佛在那时便已初见“压轴题”的端倪,蕴含着深度与挑战。</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多数同学在这道附加题面前折戟沉沙,未能成功攻克。那一道道未解的难题,成了我们青春岁月里的一丝遗憾,却也见证了我们曾经为梦想拼搏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8 号的下午,政治考试的钟声敲响。张俊生老师是我们 29 班政治的启蒙者,因其讲课生动有趣,我的政治成绩向来较为出色。未曾想,这次考试我竟在不到一小时内就做完了全部题目。</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那时没有电视机,平日里无法收看电视新闻报道。面对时事政治题“简单回答我国人民八十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我竟大脑一片空白,毫无头绪。反复检查了一遍,依旧想不起八十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最终,我无奈地交了卷子走出考场。这次政治考试,如同岁月长河中的一朵失落的浪花,虽有遗憾,却也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局限与我们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b>一中,高29班(李钢 供图)</b></p> <p class="ql-block">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p><p class="ql-block">政治</p><p class="ql-block"> 一、简单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p><p class="ql-block">1. 我国人民八十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4分)</p><p class="ql-block">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4分)</p><p class="ql-block">3.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3分)</p><p class="ql-block">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3分)</p><p class="ql-block"> 二、把下列各题错误之处改正过来(每题3分,共18分)</p><p class="ql-block">1.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2.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p><p class="ql-block">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p><p class="ql-block">4.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p><p class="ql-block">5.有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存在于无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之中。</p><p class="ql-block">6.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会有使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三、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用哲学或政治经济学道理分别加以分析说明(每题15分,共30分)</p><p class="ql-block">1.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创造客观规律,</p><p class="ql-block">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实现。</p><p class="ql-block">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给资本家劳动一天,资本家给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就给一个</p><p class="ql-block">月的工资。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对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p><p class="ql-block"> 四、用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红不必专,专等于红”的错误看法。(18分)</p><p class="ql-block"> 五、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也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谬论。(20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三天</b></p><p class="ql-block"> 9 号上午,阳光温柔地洒在考场,我们迎来了物理考试,而段武他们高 34 文科班则考历史。1980 年的物理试卷堪称经典,题目细致入微。教我们班物理的是孙慧老师,那时,孙老师有一本湖南师范学院附中编的《中学物理容易混淆的问题》参考书。孙老师常借助这本书,为我们剖析物理基本知识中那些难点与容易混淆的问题,且解释得清晰明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高考的物理题难度中等,令人惊喜的是,其中的选择题、填空题竟然大多是孙慧老师曾为我们复习讲解过的。那一刻,我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至今我都忍不住怀疑,孙老师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精准压题的神奇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下午考英语,教我们 29 班英语的李毓槐老师。就在那关键高考前面的几天,我怀揣着满心的疑惑向李老师请教英语考试方法,李老师不仅耐心解答,还贴心地提醒了我许多关键之处。命运似乎格外眷顾,英语考试的内容竟与我和老师交流的题目重合,让我意外多得五六分。千万别小瞧这五六分啊,那时英语成绩只计总成绩的 30%,它却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我走进交通学校,凭借着这份幸运与努力,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较好。然而,这小小的成就,于我而言,并非值得炫耀的资本。时光匆匆,工作之后,因着周遭的环境和自身的缘故,曾经热爱的英语,被我渐渐疏远,最终彻底遗弃。如今回想,那些曾经熟记于心的知识,早已消散如烟,尽数还给了老师。可那曾经的师生情谊,那在求知路上的温暖点滴,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成为生命中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1980 年的全国高考,英语总分仅占 30 分,那时语数政皆在考核之列,理科有理化,文科有史地,每科均为 100 分,总计 530 分。而在随后的 1981 年,英语分值提升至 70 分,到 82 年,英语更是满分 100 分。</p><p class="ql-block"> 鹤庆县在1980 年高考中,于大理州绽放出了令人骄傲的光芒。众多农家子弟终得学业有成,得以捧起“皇粮”。可也有部分同学,留下了一生难以释怀的遗憾,只因那失常的发挥,个中缘由令人揪心,从此铭记一生。</p><p class="ql-block"> 回想往昔岁月,付出终有回报,“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从未改变。毕竟我们曾青春激昂,经历苦难,奋力拼搏,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四十余载一晃而过,人生如白驹过隙,还来不及细细回味,便已步入晚年。把遗憾留在过去,让喜悦伴随半生。如今,多数同学已退休归家,但每每忆起往昔,那些回忆都让我的退休生活无比充实。</p><p class="ql-block"> 我们 29 班的故事或许并不惊艳传奇,只是一份心境的重拾。感谢张树忠将这点点回忆悉心记录下来,让我们的思绪再度飘回那个难以忘怀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附文: 鹤庆李钢同学</p><p class="ql-block"> (郜成义)</p><p class="ql-block"> 我满心钦佩那声若洪钟、下笔有神、拥有一双聪慧大眼睛的树忠,他竟能在茫茫人海中,到处结识我所熟知之人!这是何等奇妙的缘分!</p><p class="ql-block"> 我结识了数位名为李钢之人。犹记得数年前,几位乡友在文献楼南那温馨的“楼外楼”酒家相聚小酌。恰在那时,我的大学同学瑞丽李刚前来找我游玩,我欣然将他一同带往聚会之处。稍作等待,大交集团的领导鹤庆李钢也翩翩而至。两位同名同姓的李刚不期而遇,他们紧紧相握,欢颜笑语,那场面令人动容。众人皆为他们的相逢感到由衷的欣喜,纷纷送上春节前夕那诚挚而美好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鹤庆李钢,与我乃是高中同级门对门班(29 班对 30 班)的同窗好友,高中时我们便已相知相识。他们班的同学热情似火、开朗豁达,让人一见如故。其中部分同学后来转至文科班,我们携手共同学习,共度那难忘的时光。鹤庆李钢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实乃人中之杰!工作之后,虽偶有往来,但每一次相聚都如温暖的灯火,照亮彼此的心间。</p><p class="ql-block"> 流金岁月,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三年前的一月初,那是一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时节。我大姐的外孙儿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成婚。身为小爷爷的我,怎能不亲临现场贺喜,去凑这份热闹?我全程参与了前往北官屯接亲、那盛大的婚礼庆典仪式以及欢乐的吃宴席等活动,整个场面热闹非凡,满是幸福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当阳光洒下柔和的余晖,我竟在熙攘的人群中惊喜地发现了鹤庆李钢那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原来,我侄孙儿迎娶的美丽新娘竟是李钢弟弟的女儿,李钢是以女方后家的身份前来充当后亲客。这奇妙的缘分,让我们从老同学瞬间变成了亲戚!这份惊喜,宛如璀璨的星辰,在我心中闪耀,真是令人欢喜万分,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