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我同行 “研”续成长 —2024秋季江门新会高三语文研讨课掠影

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

<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我们来一场诗情画意的修行,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新会语文。</p>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结合江门调研测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提升教学备考质量,江门教育研究院与市教育学会于2024年11月22日于新会陈经纶中学开展了江门市新会区2025届高三秋季语文课堂教学调研视导活动。</p> 一、文言探秘 <p class="ql-block">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文言文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是连接古今的桥梁。然而对许多同学而言,文言文的学习却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幸运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功底扎实、语言幽默的引路人——熊海林老师,他带领我们踏上了一场文言文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 熊老师先从刚考试的高三江门调研试文言文考题切入,随后向同学们讲授了七种推断文言词语词义的方法,并辅以高考真题进行教考衔接,让同学们运用知识巩固技能。</p> 熊老师的课堂结构完整,讲解深入浅出饶有趣味,他注重沟通课堂内外,讲课富有人生智慧。课堂上他讲到2023全国乙卷例句“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而观之”时,给学生补充了“因重耳骈肋,曹君好奇而窥视”的历史小知识,教导学生尊重他人隐私。这样的教学亮点还有很多,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也增长了人生智慧;听课的老师们也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 二、实战备考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张春寅老师对熊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并分享了高三复习备课策略。张老师指出我校学生语文的薄弱之处主要集中在作文、古文、语用和默写四个板块,并针对这四个板块作出符合学情的备考建议。张老师提出应充分利用每天早晚读和午晚练的时间,将四个板块的练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务求让学生的每分每秒都用在“刀刃”上。跬步千里,厚积薄发。</p> <p class="ql-block"> 随后新会广雅中学何兆炜老师、新会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郑雪峰老师和新会侨中陈锦霞老师都对熊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分享了自己学校的高三备考经验策略和独到做法,引发了在座各位高三语文老师的广泛共鸣。</p> <p class="ql-block"> 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陈国恩部长高度赞美了熊老师的公开课,倡导全区高三语文教师立足岗位为2025届的高考备考献计献策,陈老师结合江门调研的各项数据,转达了市语文教研员施文华老师现阶段备考的建议和殷切期待,为2025届高三备考找到了抓手,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区教师发展中心何勇涛主任畅谈2025高三语文备课策略,介绍新会区学校创新实践典例,用众多的身边典型案例指出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我校莫文伟校长对本次精彩纷呈的活动进行总结发言,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加强学习,为2025届高三语文备考和文化强区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新会高三语文教师携手同行,深耕细研踏歌行,共谱教研新华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何颖薇 张春寅</p><p class="ql-block">摄影:吴玉窕 张春寅</p><p class="ql-block">编辑:郑春燕</p><p class="ql-block">初审:熊海林</p><p class="ql-block">二审:冷晋</p><p class="ql-block">终审:莫文伟 陈国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