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五千年 【隋唐·五代十国】

简乐

<p class="ql-block">文字:简乐</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71236405</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杨坚称帝建隋</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自古以来,帝王的天下大多是文臣武将和老百姓帮他打下来的,真正算的上“窃”的只是少数,隋朝的建立者杨坚就是这样的窃国能手。</p><p class="ql-block">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勋臣;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周宣帝昏庸暴虐,肆意屠杀宗室和大臣。外自朝士,内至宫女,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他只在位一年,22岁就去世了,后来由他的儿子、年仅7岁的周静帝继承了帝位。这个年仅7岁的小皇帝当然无力平息国内的风浪,当时众士大夫便商议让杨坚入宫辅政,总揽大权。</p><p class="ql-block"> 杨坚辅政时。革除了周宣帝所施行的暴政,用法较为宽大,又令汉人恢复本姓,废弃了周朝所给的鲜卑姓,这都符合汉人的愿望。周臣尉迟同、王谦、司马消难等起兵反抗,很快都被消灭了,此时杨坚已获得了民众的拥护。581年,身为北周皇后之父的杨坚终于取代了年幼的周静帝,登上了帝位,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觉得自己建国太容易,担心人心不服,常存警戒之心,所以力求保国的方法。他得出两条保国之法,最主要的一条是节俭。他教育太子杨勇说:“自古生活奢侈的帝王没有能长久统治的。你当太子,应当首先崇尚节俭。”其次是诛杀。他假称年幼时,相面人赵昭曾秘密告诉他说:“你将来做皇帝时,大诛杀才能稳定局面。”他实行节俭,因而对民众的剥削大为减轻;他实行诛杀,因而豪强官吏不敢过分作恶,也就有助于节俭政策的实施。隋文帝在位24年,《隋书》说他“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储藏米谷之所)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富足),朝野欢娱,20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隋文帝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对于结束300多年的历史动荡是有重要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收揽民心最好的方法是革除弊政,施惠于民。北周的创立者宇文觉及周武帝宇文邕都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所以才能一扫魏晋以来政治上的陋习,建立一个朝气蓬勃的北周。可惜周宣帝是一个十足的淫棍、暴君,其父尸骨未寒,他便闯入后宫,将父皇的嫔妃一一奸淫,大骂其父死得太晚。即位之后又倒行逆施,诛杀大臣如同儿戏,不到两年时间即把兴盛的北周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朝野离析,上下思变。汉代的贾谊说过:“天下人嗷嗷待哺,就是新君的最好资本。”可以说,周宣帝为杨坚提供了这种资本,杨坚也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本。杨坚刚一上台就举贤任能,去奸除弊,制定刑律,推崇佛道二教,施宽大无为之政,倡勤奋俭朴之风,很快博得朝野一片欢呼。</p><p class="ql-block"> 从辅政开始,杨坚便提倡节俭生活,积久成习。当时一般士人,便服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皇帝躬行节俭是改善政治的一个根本条件。隋文帝知人善任:卢贲、元胄勇武过人,并且不惧危难,就被任用贴身侍卫;李德林、高颖具有文武大略,是高级智囊人才,就委以军国大任;李穆与韦孝是前朝老将,功高威重,便委以地方重任;贺若弼、韩擒虎等为少壮派将军,则委以统一江南的战争重任。这些文臣武将个个竭尽所能,为之效力。</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奖励良吏,严惩不法官吏,官吏如有贪污行为,便严惩不贷。他的儿子杨俊奢侈,多造宫室,他发现后立即勒令禁闭杨俊。大臣杨素劝谏,说罚得过重。隋文帝却说:“皇子和百姓只有一个法律,照你说来,为什么不另造皇子律?”他执法严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产生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对待民众比较宽和。581年,他制定了《开皇律》,废除前朝酷刑。如果民众有冤屈,本县官员不管的,允许民众向州郡上告,最后可上告到朝廷。</p><p class="ql-block"> 这些开明的措施都为他赢得了民心。</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创立的秦制,两汉至南北朝一直沿袭。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综合前代各种制度,有沿有革,定成隋制。自唐至清,基本上沿袭隋制,隋制的制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简化了地方官制,消除了东晋南北朝以来的官制混乱现象。汉魏时,州郡县长官得就地辟征僚佐,而隋制,全国任何小官的任用权都操控在吏部。就地辟征的僚佐,自然多是本地豪强,于是隋文帝规定,县佐回避本郡,使本地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583年,隋文帝废掉郡一级地方长官,只存州、县两级;改州为郡。这些做法都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巩固。</p><p class="ql-block"> 秦代的律法严苛,沿袭秦律,且到南北朝一脉相承。581年,隋定新律,废除前代枭首(砍下并悬挂罪犯头颅)、车裂(五马分尸)等惨刑,标榜“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律法,与秦汉刑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p><p class="ql-block"> 汉代的辟举(征召荐举)制、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等只是保证一小部分社会上层人士被录用的制度,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隋文帝毅然废去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科举虽尚未完备,但对于当时社会各阶层中的才智之士来说,参政施才的门户毕竟是敞开了。</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还革除了兵制和度量衡。</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所定的上述制度,显然对秦汉至南北朝制度进行了总结,并把它提升到新的阶段。唐以后,历朝的制度都溯源于隋制。一般来说,隋朝的中央集权制比秦汉又有所加强。</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在行政方面以安定社会、巩固政权为目标,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可当时北方的突厥和南方的陈国对隋朝来说都是威胁,“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统一是必然的趋势。</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隋朝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因而隋文帝采纳了长孙晟提出的“远交而进攻,离强而合弱”的战略构想,用了7年的时间,逐步征服了突厥(汉代用了一百年才达到这一结果)。</p><p class="ql-block"> 平陈战争是隋代军事上又一次大获全胜的战争。南朝陈国的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个极度荒淫昏庸的国君。隋文帝在出兵前经过精心策划,还散发了三十万张讨伐陈后主的诏书,兵分两路,于589年攻克了陈的都城建康(南京)。陈军溃败,陈后主投降,将近三百年的南方政权至此被消灭,这使得中国南方和北方得以统一。</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的政治措施虽然也有一些偏颇之处,但总的来说,他是一个英明的开国之君。他在位24年中,隋朝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垦田数从一千九百多万顷增长到五千五百多万顷,户口增加了三分之一,粮食储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至唐代开国几十年后仍然享用隋代的存粮。自西晋末年开始的国家分裂,经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统一局面,盛大的唐朝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