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敬仰的人(林京山摄)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1日,到交城卦山脚下拜谒“吕梁英雄广场”,因广场内有华国锋墓、纪念碑 、雕象,当地人尊称“华陵 ”。不知何故,进入不许带照相机和手机。经安检、刷身份证把手机照相机等个人物品存入储物柜,经宽大的通道进入。</p> <p class="ql-block">进去后,有个青年人偷带了手机,帮我们拍了几张珍贵的照片。这是广场上华国锋站立铜像,西侧是“晋绥边区八分区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登365级台阶就到“华国锋之墓“,外形为5.5米见方石鼎,像巨大的“H”,取意为“华”的汉语拼音开头大写字母。鼎高5.5米,寓意华国锋55岁成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墓碑上书写烫金繁体“华国锋之墓”,后面墙上是一幅巨型的雕塑长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3年10月31日,参观吕梁文水县刘胡兰镇</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胡兰纪念馆</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先后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纪念馆占地面积79000余平方米,位居全国个人烈士纪念馆首位。主要建筑由毛泽东题词纪念碑、刘胡兰事迹陈列室、七烈士纪念厅、刘胡兰雕像、陵墓和观音庙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史迹陈列馆,以时间为线,分为“英雄的童年”、“革命的起步”、“斗争中成长”、“无私的奉献”、“壮烈的诗篇”、“光照后来人”六个部分。</p> <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人,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追悼烈士的英雄事迹,学习烈士的革命精神,思索和谱写自己闪光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整体建筑以纪念碑与陵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凝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前耸立着汉白玉刘胡兰烈士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向刘胡兰烈士三鞠躬。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闫锡山部下连长许得胜威逼利诱,刘胡兰毫不畏惧,视死如归,以“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大无畏精神牺牲在敌人铡刀下,时年不满15周岁。</p> <p class="ql-block">著名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革命烈士。深切怀念刘胡兰烈士。</p> <p class="ql-block">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烈士被捕处</p> <p class="ql-block">七烈士就义处。石玺玉死刑,押赴刘胡兰墓前执行枪决。至此,刘胡兰等7烈士惨案的侦破和处理工作全部结束</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雕像,紧握双拳、眼神刚毅,以英勇就义的场景为题材的雕塑,诠释了刘胡兰被残忍斩杀的惨烈一刻,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信仰之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p> <p class="ql-block">“刘胡兰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七烈士纪念馆。刘胡兰、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陈树荣七人,因叛徒石五则出卖,被敌人杀害,1959年石五则被揭发逮捕,后被枪决。</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1日“全国重点烈士刘胡兰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碑。</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24日,来到黄继光故乡德阳市中江县城文庙内,专程参观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继光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大门为牌楼式建筑,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题写金匾“黄继光纪念馆”馆名。</p> <p class="ql-block">跨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层层递升的3层平台。拔地15米的高层平台上挺立着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一刹那间的英姿雕塑,把黄继光瞬间的英姿雕凿成了永恒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塑像两侧分别镶嵌着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模型。山岩石墙上凿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7个雄浑苍健的大字,与英雄塑像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塑像后宽大的石岩照壁上镌刻着中朝友好协会会长郭沫若题词“凯歌百代”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的群雕,包括黄继光、邱少云、王成等人物的形象。向英雄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继承和发揚黃继光烈土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為保衛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而奮斗一一朱德</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壮烈气概,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一一黄继光同志阵亡十周年纪念。刘伯承敬誌。</p> <p class="ql-block">最高层平台上屹立着高4.5米、宽7米的雕塑《扑堡》,把烈士瞬间的英姿化为了永恒。</p> <p class="ql-block">雕塑反映著名的上甘岭战役,21岁的黄继光奋不顾身用胸膛抵住喷火的枪口,直面死亡,为部队前进扫除了障碍。追授“特级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span>。2023年8月4日上午参观朱德故居后,下午到仪陇县思德镇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室参观。</p> <p class="ql-block">陈列室里有一幅珍贵照片:“为人民服务!了不起的张思德”。陈列馆有“谷雨时节”、“红星照耀”、“漫漫征途”、“忠魂永驻”及“榜样的力量”等,通过文物、图片、文字等方式,系统、全面地介绍张思德的一生及其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张思德塑像。张思德,一名普通战士,他没有在枪林弹雨中锻铸的丰功伟绩,却得到 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位列 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之首。</p> <p class="ql-block">张思德正在窑中出炭,左边是张思德(原载1944年解放日报)这是张思德生前留下的 唯一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思德憨厚朴实的笑容。张思德在石峡峪烧炼炭中,因出窑窑顶坍塌,不幸光荣牺牲。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枣园后山脚下操场举行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出席追悼大会,亲笔书赠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在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的演说。张思德的名字永远刻印在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得知张思德牺牲消息后,当即作出三条指示:第一,要把张思德身体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派战士给他站岗;第二,买一副棺材,运回延安;第三,要给他开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p> <p class="ql-block">张思德纪念馆,造型独特,结合了仪陇文化元素中的“篆刻”和自然资源“离堆”,形成了椭圆型发散性的建筑形式。纪念馆侧重纪念和缅怀张思德,通过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他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情怀。</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张思德为人民服务塑像。当年中央直属机关在枣园操场举行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出席追悼大会,亲笔书赠"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在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演说。张思德的名字永远刻印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通过丰富翔实的文字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全面地再现了张思德平凡而光荣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忠魂永驻—张思德生平事迹陈列。共五个单元:“谷雨时节—黑暗岁月的历练”“红星照耀—光辉历程的起点”“漫漫征途—平凡见伟大”“忠魂永驻—生命绽放光芒”及“为人民服务—思德精神永存”。用实物图片史料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张思德平凡而光荣的一生,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1967年11月,张思德养母刘光友在重庆北碚区人民广场作张思德事迹报告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这代人心中都有一个雷锋情结。2018年3月,慕名参观</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抚顺雷锋纪念馆</span>,这是纪念馆广场中央的铸铜雕塑《雷锋和少先队员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雷锋纪念馆的布局和设计非常具有象征意义。这是毛泽东亲笔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汉白玉雷锋纪念碑。下方记录了雷锋《学毛选》、《请战》、《雨夜送大娘》、《参加义务劳动》等日常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面雕塑墙《永恒》中间是雷锋与汽车头的合影雕塑,象征着雷锋在运输部队中的工作和生活。右边则是著名的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曲谱和歌词,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之一。左边是当代学雷锋做好事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雷锋塑像。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有凭吊区、展览区、碑苑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及雷锋纪念碑、雷锋墓、雷锋塑像、雷锋事迹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雷锋纪念馆”。雷锋,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在短暂而光辉的22年生命历程中,书写了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成为上世纪广为人知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是雷锋纪念馆的核心部分。大门上方“雷锋纪念馆”金色铜字由江泽民同志题写。</p> <p class="ql-block">序厅中央“永恒的丰碑”矗立着汉白玉雷锋塑像。国内最大的山水青铜浮雕《青山魂》环绕四周,寓意雷锋化作巍巍高山屹立在中华大地,雷锋精神似苍松翠柏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央领导人也分别为雷锋题词,号召学习雷锋共产主义精神品质。瞬间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传遍神州大地。</p> <p class="ql-block">雷锋墓,花岗岩墓碑刻"雷锋同志之墓",背面有雷锋生平介绍,周围苍松翠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雷锋颂碑苑,有碑石22块,象征雷锋22年的生命光辉穿越岁月长廊与日月辉映。雷锋精神,已融入我们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2007年8月28日下午,专程到兰考,参观学习<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焦裕禄烈士</span>。</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烈士陵园。焦裕禄曾任兰考县县委书记,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江泽民题。馆内为五个部分:“青少年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干部楷模”、“人民公仆”、“焦裕禄精神常青”。有版面、照片260块,遗物89件,生动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光辉一生。</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纪念馆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序厅正面立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墙上镶嵌江泽民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烈士墓。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宣部命名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4月增补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烈士墓。为实现他"我生前没有把沙丘治好,死后也要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的遗愿,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运回兰考,迁葬于此,两次重修。汉白玉砌成,长方形底座。</p> <p class="ql-block">焦裕禄生前照片。1922年8月16日出生,1946年元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调洛阳矿山机械厂任车间主任、科长,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兰考县委书记。因长期积劳成疾病故,时年42岁。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为人民服务,虽死犹荣”。馆内珍藏有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宋任穷、刘华清、薄一波、李岚清、李铁映、温家宝、陈云、宋健等中央领导题词。</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26日,参观玉门一号碑记。这是老君庙老一井,建于清同治二年,是中国第一口油井。抗战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享誉全球。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进喜</span>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p> <p class="ql-block">铁人王进喜故居,现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坐落玉门赤金镇和平村,原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题写馆名。</p> <p class="ql-block">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感慨地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呐!”</p> <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抱病参加国庆观礼,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p> <p class="ql-block">王进喜人称“铁人”,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这是他一生见到毛泽东主席次数一览表。2009年他当选“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8月26日,到中国铁人第一村(原玉门赤金镇‌和平村,现为铁人村)。王进喜出生地和成长地,铁人精神发源于此‌。铁人长眠,精神永存,历久弥新,永不褪色。铁人村在王进喜精神激励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村民生活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永贵半身石雕</span>,目光坚定,仿佛仍在注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虎头山上还有周总理登山纪念亭、郭沫若纪念碑、叶帅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陈永贵墓,庄严肃穆,墓前汉白玉墓碑上,刻着“陈永贵同志永垂不朽”及他的生平事迹。大寨虎头山上有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文坛泰斗郭沫若的纪念碑与农业劳模陈永贵的墓碑并峙相映在虎头山上。</p> <p class="ql-block">“大寨田”石刻,文坛泰斗郭沫若题。1978年4月,86岁的郭沫若病危,他留下了遗嘱:“毛主席的思想比天高,比海深。照毛主席的思想去做,就会少犯错误。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骨灰撒到大寨,肥田。”</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同志永垂不朽”碑,大寨党支部大寨村委会立。郭沫若死后不留骨灰,将骨灰撒到大寨虎头山。</p> <p class="ql-block">2011年8月24日,参观“虎头山”,叶剑英题。虎头山原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陈永贵及大寨人艰苦创业,使毛主席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虎头山名播四海。来大寨虎头山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高峰一天数万人,22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130多个国家客人前来大寨。</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鞍钢出了钢材,还要出人才。”</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3日上午,游览著名景区狼牙山。瞻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狼牙山五勇士</span>纪念塔”,纪念狼牙山战斗中的五位英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中国•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保定八景之一的“狼山竞秀”,地貌十分复杂,塔的后面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五位壮士就是从这里跳山的。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纵身一跃而名流千古。</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一一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被拍成电影。成了全国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必读课文。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教育和鼓舞了好几代人。狼牙山五壮士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烈士塔,建于1941年,五角五层,左右有五角亭两座,周围有半人高石墙围绕,有小门两座,门前石阶下有石牌坊一座,建筑呈白色,十数里外可见。</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战斗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在这次作战中,第1团第7连第6班的五位战士,为掩护根据地党政机关、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以寡敌众,英勇抗敌,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跳崖殉国。</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4日,寻访威虎山剿匪纪念地,这是为了纪念东北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子荣</span>等官兵剿灭土匪的英勇事迹而设立的。</p> <p class="ql-block">“威虎厅遗址”,是小说《林海雪原》描述的座山雕大本营,悍匪座山雕旧巢。由大木房和地道组成的复杂建筑。</p> <p class="ql-block">威虎山影视城,威虎厅的设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使我们置身于那个匪患猖獗的年代。置身其中,看到当年杨子荣等英雄活捉“座山雕”、剿灭匪窝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威虎厅里八大金刚。威虎厅是依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为建筑蓝本,以及海林市旧城文化为背景兴建的。是一座暗堡样的地下建筑,内部宽敞,灯光幽暗,机关密布,暗道纵横,充满神秘和惊险气氛。</p> <p class="ql-block">威虎山剿匪作战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下午参观杨子荣纪念馆,迟浩田题。闻名中外的杨子荣安葬地。整体呈弧形,有4个展厅,195件烈士的遗物以及文献、实物,240多幅照片、题词等。是全国第四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女投江”雕塑</span>,由花岗岩制成,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题,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碑文铭刻八名女战士英名及其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碑上展现女英雄们战斗风姿的大型群雕‌。1938年10月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掩护部队主力,被敌军围困河边。为免遭敌人俘虏而集体投江。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少奇夫人何宝珍烈士</span>塑像,刘少奇主席题。1923年春入党,经毛泽东杨开慧介绍认识与刘少奇结婚。何宝珍烈士少年时期走向革命道路,直至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020年11月5日参观</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树湘</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平事迹展览馆。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的陈树</span>湘是红军红5军团第34师师长,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后,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中弹被俘。在敌人押送途中,陈树湘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到陈树湘。</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5日陈树湘墓、雕像和红34师军旗雕塑前,对联“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12日,怀玉山清贫园,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志敏</span>率北上抗日先遣队浴血奋战,不幸被捕的地方。现建有"清贫碑"及"方志敏清贫事迹陈列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志敏故居</span>,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是座普通的六榀木房农舍,具有典型的赣派建筑风格‌。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遗迹,更是一座精神丰碑,见证了方志敏光辉的革命历程和崇高品德‌。</p> <p class="ql-block">方志敏故居对面有“满门忠烈“雕像。有方志敏、亲弟弟方志慧、堂兄方远辉、堂侄女婿唐在刚烈士,堪称“满门忠烈”。体现了方志敏家族在革命中的贡献和牺牲‌。</p> <p class="ql-block">方志敏夫妇合葬墓。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1924入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他的革命精神和著作《清贫》《可爱的中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2013年6月30日,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虎头要塞”</span>。日军动用数万中国劳工,耗资数亿元,修筑了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虎头要塞。日本投降,关东军凭虎头要塞负隅顽抗。1945年8月苏军对虎头要塞发动攻击,激战半月,终于攻克,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p> <p class="ql-block">虎头要塞<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日英雄雕塑</span>,上面刻着八位英雄名字和六位英雄雕塑。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毅,向世人展示着抗日英雄们的无畏与勇敢,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旧址图片展展出“历史在这里转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动了“兵谏”。这一事件震惊了国内外,成为结束国内战争、走向全面抗日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虎城</span>和夫人、儿子在英国伦敦皇后饭店合影。</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纪念馆),原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学良</span>将军的公馆。这里三座三层小楼,西式风格建筑,曾是张学良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2013年7月11日,参观张氏帅府(右)<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学良旧居</span>(在)张学良故居,位于沈阳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民国十年,是张作霖官邸和私宅。“前政后寝”,将府邸比作皇宫宝殿。现为博物馆对外开放,这座沉浸式博物馆里呈现出百年前张学良在此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将军塑像。张学良,字汉卿,张作霖长子,民国东三省总司令。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促成国共两党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软禁,1990年恢复自由,后移居美国去世,享年101岁。</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故居,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是帅府早期建筑,包括四合院、小青楼、大青楼、关帝庙还有东墙外的赵四小姐楼,西院是后期建筑,共有砖混楼房6座。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学良旧居(左)张氏帅府(右)。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东北近现代百年的风云变幻,因此被誉为“东北第一名人故居”‌。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小白楼,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小楼,建于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建造而得名“小青楼”。‌是旧居标志性建筑,仿罗马式,朱漆廊柱、彩绘雀替、青砖筒瓦,是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宅院与欧洲风格合的独特建筑‌。</p> <p class="ql-block">2013年6月30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珍宝岛。‌</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1969年3月2日在珍宝岛乡的一场军事冲突。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导致6人死亡和多人受伤。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苏军入侵部队被歼灭大半,逐出珍宝岛‌。保卫了国家领土和尊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