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华夏历史发展长河中,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979年)是华夏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以政治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以及地方割据为基本特征,这种大的历史环境,导致大量文献的遗失与文明的衰败,所以能保留至今的文化遗存显得特别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平遥镇国寺就是后世解读从盛唐衰败到宋朝统一的过渡时期文化传承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位于山西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郝洞村,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 镇国寺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原名京城寺,历经五代、宋、元、明、清,明朝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改称镇国寺。</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山门即天王殿,始建于元代。明间前后辟门,可以穿殿而过进入寺院。殿内东西两侧供佛国护法四大天王,属清代重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是镇国寺的核心建筑和精华所在,镇国寺的看点之一:万佛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略晚于山西五台南禅寺(公元782年)和五台佛光寺东大殿(公元857年),距今已经1061年,从朝代更迭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其珍贵程度不亚于梁思成林微因当年发现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造型平面近正方形,单檐歇山式屋顶,出檐很深,斗拱硕大,殿堂整体梁架结构严密,精细程度超过南禅寺、佛光寺,殿貌奇古,结构奇特,极具唐代建筑遗风,但又有五代时期建筑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的看点之二:是万佛殿内的彩塑全部是五代时期的原作。万佛殿内共有塑像11尊,中央设立须弥座佛坛,释迦牟尼佛高坐佛坛之上,两边站立迦叶、阿难,两侧依次排列菩萨、胁侍、金刚。这些塑像面庞饱满,丰腴润泽,身躯健壮,塑造手法近似唐塑风格,又突出了五代时期的风韵。</p><p class="ql-block"> 目前,国內除敦煌莫高窟尚存有少量五代彩塑作品外,万佛殿的遗存彩塑可以称得上绝版,“物以稀为贵”,突显了其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佛龛背塑有自在观音,属明代作品,与殿内主塑作品风格区别明显。该作品以浮雕普陀山为背景,左腿下垂,右腿曲起坐姿,作自由自在形,左侧善财童子,左侧应有对称的龙女已损毁。</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属于明代建筑,殿内观音菩萨结跏跌坐在莲台之上,善财童子和龙女侍立左右,十八罗汉排坐于两边廊下,其作品与双林寺罗汉作品相比稍逊。</p> <p class="ql-block"> 地藏殿,明代建筑,清乾隆年间重修,殿内地藏王菩萨结跏跌坐,神态静虑深密。两边十殿阎罗塑像是或文质彬彬,或怒不可遏,表情性格反映迥异。</p> <p class="ql-block"> 后院为三佛殿,为明代砖木结构建筑,清代曾数次重建、彩绘、描摹。底层为砖拱券窑洞三眼,内供弥勒佛。台基东南砖砌台阶通道到二层,窑洞顶部方砖铺地作为二层佛殿的月台,主体为木结构,殿前廊柱对联:“楼峙九重慈航普度,佛净六根善缘廣结”,疑似为近代作品。</p><p class="ql-block"> 殿内后槽每间设佛坛一座,奉三身佛,法身毗卢遮那佛居中,报身卢舍那佛居东,应身释迦牟尼佛居西。完整地保存了彩塑7尊,佛传故事壁画52幅,此壁画显示出属于民间画师,有一定的时代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文字资料不多,幸留有刻石记事的石碑,为后来的断代确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有心者可仔细观察探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