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的六大好处

永远

<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有了“群”。“群”一出世,就成了诸多人们的“情人”或“宠儿”。群,已成为当今人们休闲生活的必需。日出日落,群友们有事没事在群里冒个泡,早问好,晚请安,群就俨然成了一个大家庭。群,也是工作的好助手,借助群的功能,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一下,我以为群至少有六大好处:联系、学习、交流、娱乐、聚集,有机会还可以咪西咪西。</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人们之间联系基本靠书信邮寄。“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人们总爱在信的首端写上“见字如面”四个字,可见当年见个面很不容易。八分钱的邮票从不涨价,我们使用了很多年!后来有了电话,电报,有急事可去邮局打个电话或发个电报。接着又有了bb机,人行走在外,bb机别在腰间,嘀嘀一响,听起来既新奇又亲切。不久又有了大哥大,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大哥大曾经是富有和身份的象征,改革开放,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手拿一大哥大,招摇过市,生怕人们不知道。尽管如此,这也只是从书面进步到有了语音,天涯海角都能第一时间听到对方的声音。但缺撼是依然不能见面。直到有了微信有了群,有了静态的图文和动态的视频。文字、色彩、语音和形象就同时展现在你的面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才真正成就了今天随手可得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  学习与信息交流,也是群的主要功能。但群里的学习并非主动、并非刻意、也并非系统。群里的学是介于有意与无意之间,无论是知识还是信息,大都是兴趣化、娱乐化的,道听途说,转不转由他,信不信由你。群里的段子层出不穷,有人编,有人转,知识面十分广泛。什么保健养生、饮食医疗、典故笑话、天文地理、人生哲理,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嬉笑娱乐中,群里的众就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事理,学会了欣赏,加深了理解,平复了心态,得到了慰籍。当然信息段子中也不乏伪科学、以偏概全,虚假信息。譬如饮食养生,你如果真的全信了那些理论,那就真没有什么可以放心吃的了。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还是需要“群”众认真加以甄别的。</p> <p class="ql-block">  除了亲人群与工作群之外,我原来有六个常动的群~工友知青群、退休群、同学群、太极群、钓鱼群、种菜群。因为居住小区要与原单位脱勾改制,要成立业主委员会,最近便又被拉进了一个“群”,叫业主群。其间权益、责任加纠纷,群里每日里张家长李家短的,那可就热闹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建群的是工友群。1975年6月,一百名来自广阔天地但却难言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招工来到了原邵阳地区洪水坪磺矿。既为工友,又是知青,群具有双重属性。2015年6月因为念及旧情,也为纪念四十年前的招工进矿、纪念五十年前的上山下乡,经多方联系,六十多人从广东、深圳、新彊、长沙、怀化、邵阳等地聚会娄底,欢庆一堂,同叙难忘的激情岁月,聚会后就建起了群。建了群之后,人不在一处,心却在一起。共同的经历,就有共同的语言,不为名利,就重感情。清早起来道一声“大家早上好!”,就开启了温暖的一天。人老了,总想着给人讲那过去的故事,可是晚辈们不爱听,别人又听不懂,于是群就成了老人们最好的论坛。晩上入睡前再在群里翻翻看看,点个赞,也就明白了平静的一天其实就是幸福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大学同学群建群比较晚,由于失联时隔太久了,加上当年通讯录的缺失,93个大学同班同学只找到了三十几个。我的一篇《考试前晚我做了一个梦》,曾在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老同学们的共鸣与回忆,也热闹过好几回。人生苦短,相念不如相见。终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在成功人士的资助下,小范围的娄底籍同学终于成功相聚。青絲白发,无尽唏嘘与感叹,总算在湖南财经学院门口留下了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最近,热心同学又建起了小学群。这都过去六十年了,是一个时间间隔最长的群,古稀之年,实在是难能可贵啊!我们年轻时入队入团入党,年老了还可以入个群。老年群,不仅为怀旧和不舍,也给过于平静的生活增加点动静和生气。</p><p class="ql-block"> 有群就有聚,生活好了,衣食无忧,谁都更加怀念青春。无论组织者、资助者或参与者,参加群聊群聚都有积极意义。人生苦短,我以为参加聚会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相聚一次就等于重过了一次。当年同学是缘,今天同聚是福啊!</p> <p class="ql-block">  钓鱼群属于現在群。它的最大功能在于它的信息、消息传播和经验交流。哪里有好的钓点,哪里钓位有鱼口,哪里有什么新的钓具饵料,研究调三目两目,熬半夜天光,互通情报,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虽然时有“空军”的遗憾,但有时运气好,碰上了二、三十斤一条的大青魚,是如何上钩?如何收魚?又如何配合,这份神奇的传说通过群的转发,带着几分喜悦,同时也夾杂着几分夸张,这喜信就象插了翅膀一般,第二天必定传遍整个娄底钓界。</p><p class="ql-block"> “醉翁之意不在酒”,分赏与猎奇,其实是钓鱼人鱼获之后的最大快乐。</p> <p class="ql-block">  区别于“过去”群,太极拳友群属于“现在”群,兴趣爱好群,非特定对象。退休后,我闲不住去打了几年工,逐渐感觉打工充实而不踏实,自觉对得住社会也对得住自己了,就决意退出江湖。</p><p class="ql-block">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因为不能无所事事,就报名去了老年大学太极班。曾煌兰老师执教,我跟着连学了三期。曾老师教太极,讲解入法:动作分解,一招一式,理念要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体深入意气,尽量规范。三期叠加,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六十四式、八段锦、太极剑、养生太极掌,我学了个遍。但实在有违师训,手拙脚笨,三期下来我依然只能对付着跟着走,只学得皮毛,远不如悟空东海拜师,经师傅点拨后便得法入道。我始终不得气功真谛。但不管技艺怎样,每天定时集结,跟着拳友师傅们在孙水广场操练一番,在妙曼的太极乐曲声指引下,几套拳脚下来,身上发热,背上微汗,倒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有许多拳友陪伴着,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一复一日,花红柳绿,云舒云卷,这日子就过得充实舒畅。群里拳友们人人皆高手,又个个热情洋溢、乐善好施。有热心的聂老师召集,不时有些活动,使群富有生机活力。李老师既是教师又是拳师,领着练又肯教。有才师傅不仅拳打得标准,人还蛮好,正能量,极富热情,且还如其名很有几分才气,在群里常见他发的段子,有趣还饱含哲理深意,给群里平添了不少活力。虽然我后来很少去了,却依旧有群牵挂着,时时想念拳友们。</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人却反驳,乌龟不喜动,却寿致千年。可见动养与静养之争仍无定论。但我认为:动,才是生活。我期待着早日重返拳场。</p> <p class="ql-block">  退休群是个圈子,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过去群也是现在群。由于有了老干党支部支持,本群就具有了半官方性质。开会、学习、活动,有了群就方便了许多。通知、布告、联系,发表,各取所需,没有限制。群里友们学历资历较高,思维方式就显得与众有所不同,不可太随便。我自觉虚心学习,知道宽容就是尊重,保持常态就是圆满。</p> <p class="ql-block"> 群,没有门槛,少有限制,自由加自律,大多数人愿意接受,乐于参与。但世界上的事没有绝对,对于群一样,也有例外。曾在美篇中看到一文,写的是他决意退群的感觉感想。他列举种种群态,认为群是虚的,入群是负担,退出后反到一身轻松自在。只有放弃,才会有放松。反其道而行之,他的文章竟也获得了数千阅读量,可见赞同或理解的不在少数。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也是一个心理素质极强的人。过去群,包括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等等,立群的目的主要在于怀旧,怀旧也能热闹一阵子。但单纯的怀旧,日久之后终会因为审美疲劳而逐渐淡化,因为人总是活在当下。不可否认,只有具有共同利益、共同兴趣爱好的群,才能维持更长久时效。当然,对追求利益的群,远程互不相识不见面的群,还是不加的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