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州很奈斯

大麦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下旬,我携夫人与潮州籍老友阿陆夫妇一起重游古城潮州。在阿陆的热心导游下,我们穿街走巷,从网红打卡点牌坊街、广济桥、开元寺到周边的龙湖古寨、陈慈黉故居、磷溪镇居安里老厝等均踏足游览,虽然仅是短短几天走马观花,但是潮州厚重和独特的文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时髦的网络词来形容,那就是“很奈斯(nice)”,真的很好很棒!</p><p class="ql-block"> 看官若不信,且让我一一道来。</p><p class="ql-block"> 一是潮州方言。潮州话属闽南语系的一个分支,形成于秦汉,成型于唐宋。潮州人祖籍原为闽越人,在秦朝征服岭南后,秦军移民留下驻守,在宋朝统一南方后,潮汕地区正式进入北宋版图,中原核心文化在潮汕地区得到传播和壮大。随后,大批中原汉人南迁潮汕,成为潮汕人的开基先祖。故此潮州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特点,音韵丰富,语调婉转,具有独特的韵味,与广府粤语同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我虽然一直听不懂潮州话,但通过这次潮州行,对这一方言有了新的认识和认可。</p><p class="ql-block"> 二是潮州音乐。简称潮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其旋律优美,节奏多变,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丰富的曲目而闻名,最具代表性的乐曲是《昭君怨》《寒鸦戏水》《平沙落雁》《凤求凰》等,有着“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惜这次来去匆匆,未能一饱聆听潮乐耳福,实属遗憾。</p><p class="ql-block"> 三是潮州工艺。包括潮州木雕、潮绣、潮州陶瓷等,潮州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潮汕的陶瓷造型和施釉工艺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宋元时期,玉石木雕刻、陶瓷生产规模很大,产品种类和技艺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工艺精湛,图案精美,充分展现了潮州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潮州工艺美术不仅技艺精湛,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潮州工夫茶文化体现了“和、敬、精、乐”的传统文化内涵。潮绣和泥塑等工艺品也展示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好客的阿陆侄子临别时就送了一套潮州陶瓷餐具给我,精美至极,让我们每天都能欣赏到潮州陶艺的工匠之美。</p><p class="ql-block"> 四是潮州美食。潮州菜以其选料广博、做工精细、中西结合、质鲜味美而著称,追求色香味俱全,被誉为中国最高端菜系之一‌‌。潮州菜以烹饪海鲜、佐料讲究、食不厌精、清淡素雅见长,美食品种繁多,包括500多道菜肴和300多种小吃,近100种酱碟调料‌。我们这次去就品尝了潮州牛肉火锅、潮州粿品、潮州卤味、潮州小吃等,其鲜美的口感吊足了舌尖味蕾,让人食指大动,根本停不下来。</p><p class="ql-block"> 五是潮州建筑。潮州古民居以“下山虎”“四点金”和“驷马拖车”为主要形式,装饰上采用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等工艺。潮式古建深受《易经》及风水学的影响,注重选址、坐向及建筑外观的装饰。例如五行山墙即厝角头就是潮汕民居的独特建筑装饰,因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所以称为"五行山墙"。"金形山墙"圆而足阔,象征财源广进。"木形山墙"圆而伸直,与"水形山墙"搭配,寓意"以水养木"。"水形山墙"平而生浪,通常由三条或者五条弧线组成。"火形山墙"造型突出,像火苗一样,常出现在寺庙,寓意香火旺盛。"土形山墙"上端切平,方正刚劲,比"木形山墙"更为宽厚。可以说“厝角头”充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体现了潮汕文化的精髓,成为潮汕的艺术瑰宝,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span>我这次有幸在潮籍朋友阿陆的引荐下,专门探寻了具有代表性的陈慈黉故居大院、颐园、磷溪居安里等潮式民居,可说是大开眼界,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六是潮州民俗。潮汕民俗源自岭南百越和闽越的传统文化,崇尚祭拜多神,是汉文化与百越民俗文化及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晶。除了传统的节日外,他们至今还保留着盂兰节、中秋烧塔、新年烧龙、<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节食七样羹、澄海赛大猪、盐灶拖神</span>等等中原已消失的习俗。另外较有特色的还有游神赛会、英歌舞等民俗活动,这些民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前段爆火全网的五岁小女孩庄恩琪与英歌队共舞画面,让我们看到文化传承的力量,看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华战舞”生生不息的蓬勃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 潮州文化源远流长,以上种种元素共同构成了潮州独特的文化魅力,我希望借此美篇,让没去过潮州的人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个初步了解,撩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多的人想去探寻感受的欲望。因为,潮州真的很奈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雄伟的广济门城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曙光初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夜幕下的广济门格外熣灿夺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城墙与上水门城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下水门城楼与上水门城楼一左一右拱卫着广济楼</b></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楼和牌坊街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猴子塑像,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这些猴子是潮州木雕的代表作品,称为“府楼猴”。‌这些猴子最初是潮州府衙镇海楼上的装饰品,共有108只,每只猴子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现了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艺。这些猴子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象征着“侯”的寓意,因为古代潮州府衙被视为一个诸侯国,因此用猴子来装饰府楼,寓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牌坊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这里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东门古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门当</b></p><p class="ql-block">“门当”为院落门口的小石墩,也称“抱鼓石”。古代的将军在出征取胜后,常常将战鼓放置在宅第门前,用以炫耀战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抱鼓石”、“门枕石”。在古代建筑中,一般只有较大的宅门,才配有抱鼓石。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不同,十分森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愈夜愈美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城内小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华灯初上,人流如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特色饮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竹编工艺品与潮州三宝</b></p><p class="ql-block">‌ 潮州竹艺‌是潮汕地区一种历史悠久且富有地方风情和人文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涵盖了从竹楼竹船到竹盘竹篮等各类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 ‌潮州三宝包括黄皮豉、老药桔和老香黄,它们是潮州凉果中的佼佼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黄皮豉是潮州特产的凉果之一,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微酸带甜,有助于促进消化。老药桔则是以金桔为原料,经过特制而成,口感软绵,咸中带甜,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开胃的功效。老香黄则是由佛手果腌制而成,色泽乌黑发亮,味道甘甜,具有开胃、消食、解酒的功效。这些凉果不仅在潮汕地区深受欢迎,还享誉海内外。它们不仅作为日常食品,还常被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体现了潮州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憨态可掬的小人偶让人忍俊不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开元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约1300年的历史。唐玄宗时期,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命名,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之一。潮州开元寺是“粤东第一古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嵌瓷</b></p><p class="ql-block"> 嵌瓷是广东潮汕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普宁人俗称"聚饶"或"扣饶"。主要材料是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现对象的瓷片,也称"饶"片。</p><p class="ql-block"> 嵌瓷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使用瓷片制作而成的嵌瓷艺术品,稳定性极高,耐腐蚀抗氧化,光泽度高,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气温高且常有台风影响的湿润地区是其他工艺品无法代替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木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木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题材,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它不仅受到广府文化的影响,还受到了江浙一带木雕的影响。其题材包括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潮州木雕的制作工艺也非常独特,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黑漆装金、五彩装金等。此外,还有少量完全不加髹漆的素身雕作品,这些作品通常使用优质的木料制作,题材纹饰讲究,能够更好地展示工匠的工艺水平。</p><p class="ql-block"> 潮州木雕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证明了其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灰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灰塑‌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特点。在居安里老厝里就随处可见各种题材的灰塑作品。虽然在破四旧运动中它们大多已经受到了破坏,但在残存的灰塑作品中仍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信仰、审美、对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卓府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潮州卓府‌是清代潮州总兵卓兴的府第,位于潮州市中山路中段,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坐北朝南,采用三进建筑格局,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雕梁画栋,典雅大方‌。卓府不仅是潮州清代上层人物府第的代表作,也是潮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卓府被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我们本想进去一探究竟,但故居却闭门谢客,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梨园公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上水门街5号。该公所的始建年代不明,但在清光绪年间进行了重修,是当时潮州地区外江戏各班及潮音班艺人集会的重要场所。‌</span>近年来,梨园公所经过修缮,融入了潮州文化元素,公所内设置了文化展区,展示潮绣、潮州木雕、潮州陶瓷等传统工艺作品,并提供品尝潮州工夫茶的休闲空间,成为游客了解潮州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许驸马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许驸马府在潮州市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和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许驸马府是全国罕见的完整保持了宋代建筑格局的民居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建筑布局奠定了后世潮汕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驸马爷的新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府衙镇海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潮州府镇海楼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府楼建筑结构坚固,用石砌成围墙,栏杆以108只木雕猴子作为装饰。此外,镇海楼还起瞭望、防御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镇海楼作为历代潮州主官履职的场所,是潮州作为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标志,也是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唐伯元故居</b></p><p class="ql-block"> 故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建筑历经四百余年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唐伯元故居是2018年由唐氏后裔捐资1680万元复建的,按照明代规制,采用“三进制”的建筑制式,于2019年12月建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唐伯元是明潮州府澄海人。他于明万历二年(1571年)中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以清正廉洁著称。唐伯元在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期间,推行掣签选官法,抑制了买官卖官和请托之风,澄清了吏治,明朝廷表彰其为“理学儒宗”“铨曹冰鉴”,《明史》誉其为“清苦淡泊,人所不堪,甘之自如,为岭海士大夫仪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国学大师饶‌宗颐故居</b></p><p class="ql-block"> 潮州颐园‌,全称为饶宗颐学术馆,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门东中城脚15号,是潮州古城的一处文化瑰宝。颐园原是饶家的园林式私宅,现为纪念潮籍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而设立。颐园融入了苏州园林、西方建筑和潮州传统民居的风格,充分反映了饶氏的个人情志和品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广济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经过多次修缮和改造,最终于2007年完成全面维修并重新开放。广济桥以其独特的启闭式设计著称,能够在水位上涨时开启,方便船只通行,是真正现实版的“过河拆桥”。‌广济桥全长518米,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12个桥墩;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8个桥墩;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桥上亭台楼阁形态各异,装饰精美,兼具商业功能,形成了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是潮州八景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潮州文化的象征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广济桥灯光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磷溪居安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居安里</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座典型的民国风格潮州老厝,而且是一座四点金、双通巷两从厝、二层南洋特色后包的大厝。</span>是一座五行厝角头齐全的老厝。这座老厝孤独地座落在僻静的田野之中,尚未被人发掘利用,着实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居安里的照片中,就集齐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厝角头,你能找出来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年久失修的居安里内院一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p> <p class="ql-block">历经风吹日晒的岁月洗礼,居安里老厝早巳残旧不堪。斑驳的墙面、野蛮生长的杂草、文革时期的标语,无一不告诉你这是座被人遗忘的避世之所。但欣慰的是仍有老厝的几个后人在固守着这祖居。以清贫淡然的生活守护着先辈留下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陈慈黉故居”是旅泰华侨实业家陈慈黉及其家族在家乡兴建的大规模民居建筑群。被誉为“岭南大观园,潮汕小故宫”。<b style="color:rgb(1, 1, 1);"> </b>这座宅子以其独特的“驷马拖车”设计而闻名,据说拥有超过500间房间。佣人们从早到晚通风、关窗,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整座宅子耗资900万银元(相当于现在200亿人民币),历经四代历时几十年建成。整个宅子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依旧屹立不倒。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艺术,还是它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价值方面,在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其中,但见院挨院、巷接巷、廊连廊、房套房,犹如误入迷宫一般,可见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前的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前的荷花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外墙一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主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居旁的潮式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龙湖古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龙湖古寨‌位于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地处韩江中下游之滨,占地面积约1.5平方千米。古寨始建于宋代,清代达到鼎盛,见证了潮汕地区从农耕时代到商业时代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龙湖古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古寨内的建筑布局为“三街六巷”,古第巨祠密布,建筑群呈带状分布。寨内共有100多座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其中著名的建筑包括“方伯第”、“进士第”、“探花府”、“绣衣第”、“许氏宗祠”、“龙湖书院”和“天后宫”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如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和贝灰塑等,还体现了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建筑中的厝角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厝角头,也称五行山墙,是潮州厝中较具特色的一种装饰形式。有多独特?就像你在全球各地,只要看到冲工夫茶的,就可以上去来声“胶己人”。山墙即房屋两端的围护墙。五行山墙包括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山墙。五行山墙主要散布在福建、粤东、台湾、赣南等地区,但潮州传统建筑中的五行山墙,无疑是更具代表性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潮州城市形象LOGO就是由五个“厝角头”的形状组合而成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其实潮州的文化艺术远不止我游之所见,还有潮剧、侨批、泥塑、剪纸、漆扇、油纸灯笼、金箔画等等。另外这次重游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潮州的家族文化。</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潮州人的家族文化具有显著的海洋文化和浓郁的中古遗风,具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其家族文化强调团结拼搏、创新反哺,具有商品意识和开拓精神。潮州人的家族观念非常强,家族组织通常以宗族为单位,强调族谱和族规的传承,通过祠堂等来纪念供奉祖先,由此增强家族团结和凝聚力。潮州人非常重视族训和家风的教育传承,强调子孙后代的学习和成长。这些也都是数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潮州游还有一大遗憾就是没有再访韩文公祠。因为韩愈被贬潮州后的政绩和思想文化影响力巳深深嵌进了潮州历代人的骨髓里,当地百姓尊其为“吾潮导师”,敬其为神明拜祭,山水为他改名,历史由此改写。可以说“崇韩”文化已然是潮州本土的一大亮点,韩愈已成为潮州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衷心祝福潮州古城在新世纪承上启下,以文化人,焕发出勃勃生机,续写辉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