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家世家风图片展位于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西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院原为周恩来二祖父居住的宅院。西院的展厅还有周恩来与家乡图片展;周恩来家教的故事展;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精选展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展厅,青年时期周恩来半身雕像,身后那句“大鸾腾飞的地方”正指明了这里是周总理出生和成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驸马巷7号。周恩来出生时正是晚清乱世,社会动荡,望子成龙的周父母便根据《山海经》中“见则天下安宁”的神鸟典故,为其取乳名“大鸾”。他在家乡度过了人生起步的12个春秋。1910年春,童年周恩来告别家乡,踏上了远赴东北的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故乡的十二年图片展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的童年,离不开对他性格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位母亲。周恩来的生母万氏性格爽朗,精明果断,母亲操持家务和待人接物的能力给幼年周恩来留下深刻印象。嗣母陈氏则知书达理,从周恩来三四岁起便教他认字读书、讲述《岳飞传》《淮阴侯列传》等故事,成为他的启蒙老师。善良淳朴的乳母蒋江氏,不仅教会幼年周恩来许多农家知识,还使周恩来在幼年便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周氏家族素有外出当师爷的传统,周恩来祖父周攀龙在清咸丰年间随二哥周骏昂(后改名为周昂骏)北上淮安,随馆学幕,定居在古城驸马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从周庆到周恩来共历18代。1939年,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时,亲笔在《老八房祭簿》的谱系上续写他的家世和身世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高祖到周恩来的世系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父母照片及简介</p><p class="ql-block"> 周劭纲(1874年7月11日-1942年7月10日),原名周贻能,字懋臣。周恩未生父,为家庭生计常年在外辛勤奔波,1938年后随周恩来住武汉、重庆、1942年因病在重庆红岩村去世,终年68岁。</p><p class="ql-block"> 万氏(1877-1907)、小名冬儿、周恩来生母、周恩来外祖父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性格开朗、精明能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父母和嗣父母照片</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嗣母陈氏,嗣母陈氏22岁丈夫故亡,身边只有周岁的婴儿相伴。陈氏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画,她把才智、理想和全部的柔情爱意都寄托在了牙牙学语的恩来身上。周恩来10岁那年,死神夺去了他两个母亲的生命,然而母亲们身上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与良善,却滋润了少年恩来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18年1月2日,留学日本的周恩来深情悼念嗣母去世10周年,并将思念写进自己的日记,日的一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氏(1877-1956),周恩来八婶母。周恩来9-12岁时的实际抚养人。(周恩来9岁生母去世,10岁嗣母去世)。</p><p class="ql-block"> 周贻谦(1871-1936),周恩来三伯父。曾任丰天铁岭秘捐局主事等职。1910年春,受周贻赓之托接周恩来去东北读书。</p><p class="ql-block"> 周贻赓(1872-1933),周恩来四伯父,曾任奉天(今沈阳)度支司俸饷料正司书,后升任科员、黑龙江省财政厅科长等职、在奉天、天津任职期间,周恩来在其身边读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生平简历: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1910年春离开家乡到奉天省(今辽宁)学习。1913年春,到天津。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6月,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离日本回国。参加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9月,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入南开学校大学部(后改为南开大学)学习。1920年1月,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在狱中宣讲马克思主义。7月出狱。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1922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领导南昌起义。1928年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军委书记。1931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36年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同蒋介石谈判,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1945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等职。1976年在北京逝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不仅是治国理政的楷模,也是修身齐家的典范。他重视亲情,孝敬长辈,体现出一位伟人至情至性的凡人情怀;他注重家庭,伉俪情深,"八互"佳话为后人树立婚姻典范;他以身作则,严于家教,"十条家规"让后人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与家乡图片展显示,1956年,周恩来鼓励侄孙女周国盛去纺织厂当工人,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1年,他动员参军的侄子周秉钧“到战斗部队去”;1965年,周恩来支持侄女周秉宜报考染织设计系,将来直接为工农兵服务;1968年,他又鼓励不足17岁的侄女周秉建、侄子周秉和到内蒙古和延安插队,服务基层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条家规</p><p class="ql-block">一、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二、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p><p class="ql-block">三、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p><p class="ql-block">四、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p><p class="ql-block">五、不许请客送礼。</p><p class="ql-block">六、不许动用公车。</p><p class="ql-block">七、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p><p class="ql-block">八、生活要艰苦朴素。</p><p class="ql-block">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p><p class="ql-block">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p><p class="ql-block">周恩来对亲属教育十分严格,这"十条家规"就是周恩来亲属在与他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归纳总结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由于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了理论建树。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与家乡图片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片展览厅的迎面墙壁上有一幅廖承志敬书的周恩来诗:</p><p class="ql-block">雨中岚山</p><p class="ql-block">雨中二次游岚山</p><p class="ql-block">两岸苍松</p><p class="ql-block">夹着几株樱</p><p class="ql-block">到尽处</p><p class="ql-block">突见一山高</p><p class="ql-block">流出泉水绿如许</p><p class="ql-block">绕石照人</p><p class="ql-block">潇潇雨 雾蒙浓</p><p class="ql-block">一线阳光穿云出</p><p class="ql-block">愈见娇妍</p><p class="ql-block">人间的万象真理</p><p class="ql-block">愈求愈模糊</p><p class="ql-block">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p><p class="ql-block">真愈觉娇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见家乡人,深切关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非欧行跨冬春,</p><p class="ql-block">今宵稍歇百忙身。</p><p class="ql-block">闲谈再惦运河岸,</p><p class="ql-block">怀乡犹记宝塔根。</p><p class="ql-block">—范承祚1964年春作于阿尔巴尼亚</p><p class="ql-block"> 范承祚祖籍淮阴,出生于宝应,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时翻译。1964年1月,在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举行的新年晚会上,周恩来以佳节思亲的口气,同范承祚讲述了自己九岁时在嗣母陈氏娘家宝应度过的一段日子,并问到:"'小老乡'你去过宝塔根吗?"晚会结束后,范承祚作诗一首以纪念。1995年,范承祚回到宝应时,讲述了这一故事,并书写了这首诗。</p><p class="ql-block"> 1964年1月,周恩来访问阿尔巴尼亚,后排左一为翻译范承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逢家乡事,公私分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家教的故事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伉俪情深</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精选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图片精选展位于周恩来故居的邓颖超纪念园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节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还长,到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棠花现在依旧开得鲜艳,开得漂亮,招人喜爱。它结的果实味美,又甜又酸,开白花的结红海棠,开红花的结黄海棠,果实累累,挂满枝头,真像花果山。秋后在海棠成熟的时候,大家就把它摘下来吃,有的把它做成果子酱,吃起来非常可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在的时候,海棠花开,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几分钟散步观赏;夜间你工作劳累了,有时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树前,总是抬着头看了又看,从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继续工作。你散步的时候,有时约我一起,有时和你身边工作的同志们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们在并肩欣赏我们共同喜爱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十二年以前。十二年已经过去了,这十二年本来是短暂的,但是,偶尔我感到是漫长漫长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常常有爱花的人来看花。在花下树前,大家一边赏花,一边缅怀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们中间。你离开了这个院落,离开它们,离开我们,你不会再来。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你经过春风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迹,已经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黄河、长江的运移,你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你,不仅是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国家的人民服务,而且你为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遥想过去,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现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红,志更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努力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的。</p><p class="ql-block"> 我写的这一篇,既不是诗,又不是散文,就作为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和随想吧。</p><p class="ql-block"> 邓颖超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四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故居西院中的几个展厅2024年10月25日到此参观。</p><p class="ql-block"> 图文:走天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