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赏析

愿做桂林人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赏析</p><p class="ql-block">一首小令吹响了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号角——“湘江战役”九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作者:唐斌</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红军“湘江战役”九十周年。本文通过对毛泽东诗词《十六字令三首》赏析,以纪念红军这段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十六字令三首原文</p><p class="ql-block">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p><p class="ql-block">【其一】</p><p class="ql-block">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p><p class="ql-block">【其二】</p><p class="ql-block">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p><p class="ql-block">【其三】</p><p class="ql-block">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p><p class="ql-block"> 《十六字令》1957年1月首次发表在《诗刊》杂志时,没有标注创作时间,直到1963年才根据毛泽东主席的回忆,在《毛泽东诗词选》上标注为1934年到1935年。这个时间段是毛泽东主席在创作这首词29年后回忆出的,也是个估计时间。这两次发表,《十六字令》都排在《忆秦娥娄山关》后面。直到1986年再版《毛泽东诗词选》时,《十六字令》才排在《忆秦娥娄山关》前面。</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十六字令三首》的创作时间应该在1934年12月间,极有可能在红军龙胜休整或“通道会议”期间创作的。不会在1935年以后。</p><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1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完成“湘江战役”,在全州、兴安渡过湘江进入长征以来的第一座大山“越城岭”,翻越“老山界”。</p><p class="ql-block"> 12月12日,中央红军在湖南通道召开会议,党史称为“通道会议”,也称“通道转兵”。这次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后第一次召开的重要会议,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博古、李德执意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转向国民党军事实力较弱的贵州。为促进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转兵,创造了良好条件。</p><p class="ql-block"> 通道会议后,毛泽东与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导人为准备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和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路线斗争,应该不具备创作诗词的环境和兴趣。</p><p class="ql-block"> 反过来,红军渡过湘江进入“越城岭”后,军事压力减弱,红军主力部队到达龙胜休整,获得了一个喘息机会。毛泽东有时间思考红军的前途,具备创作文学作品的心情。是具备创作条件的。正如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的成仿吾回忆,“大家用两天的时间翻越了老山界,好像打了一次胜仗,疲劳也烟消云散了。走老山界,是一次正确的选择。”。 </p><p class="ql-block"> 诗人往往选择其当时所处的环境、心情选择词牌创作诗词。</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在《读范仲淹两首词的批语》(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里对自己写词风格有个评价:“我的兴趣偏于豪迈,不废婉约”。</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做这三首《十六字令》前后分别创作了《清平乐.会昌》和《忆秦娥.娄山关》。相隔的时间没有超过10个月。我们可以简单了解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心情,可以更加理解毛泽东创作的这三首《十六字令》。</p><p class="ql-block"> 《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夏,</p><p class="ql-block"> 原文:清平乐·会昌</p><p class="ql-block">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这时,红军正经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达到高峰。以博古、李德为代表的左倾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给红军带来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打愈困难。而此时,毛泽东名义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主席的他在距离北部前线很远的南线战场会昌视察工作。引导红军二十二师部队抵制“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南线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新局面。从而,得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结论,也反映出对“左倾”冒险主义给红军带来灭顶之灾的担忧。从这首《清平乐.会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有纠正“左倾”冒险主义的思想准备。所以,毛泽东选择《清平乐》较为轻快的词牌创作。</p><p class="ql-block"> 《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2月。</p><p class="ql-block">《忆秦娥·娄山关》</p><p class="ql-block">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p><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p><p class="ql-block"> 这时,“遵义会议”已经召开,博古、李德已经被取消了在红军的军事指挥权。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毛泽东的领导、指挥下,红军取得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在红军形势刚刚好转的时侯,毛泽东用“婉约的词牌”《忆秦娥》写出了“沉郁中的壮思”:突出:“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写《忆秦娥娄山关》时已经重新回到红军中的军事领导地位,这时的心态不可能与写《十六字令三首》一样。所以,我认为,《十六字令三首》一定写在《忆秦娥娄山关》之前。</p><p class="ql-block"> 《十六字令》属于“小令”。这个词牌的作品不好写,因为字数少,一首《十六字令》很难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文学意境,所以古人往往会用三首以上的《十六字令》联写,更能表现作品的完整性。</p><p class="ql-block"> 《十六字令》词牌句式格式的首句就是一个字,一般的作品都会用不同的字来开头。如“春、花、风”等。但毛泽东主席在创作这三首《十六字令》词里的第一个字都是“山”字。</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是有含义的。就是人们常说的:重要的事情讲“三遍”</p><p class="ql-block"> 以山喻红军,以山喻斗志,以山喻豪情。</p><p class="ql-block">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十六个字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1月号发表的《诗刊》里给这段注释:“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一谓山之高,二谓危机之严重,但红军毕竟从这个“离天三尺三”的缝隙中闯了过来,这预示着随后将迎来光明的坦途。这个“山”比拟的是红军,哪怕是艰难困苦绝不低头,歌颂了红军勇往直前的豪迈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这十六个字用比喻的手段描述形势严峻。</p><p class="ql-block"> 翻越老山界之时,正值红军遭遇湘江失利,“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激战之后,红军由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指战员们心情异常沉重,内心的沉重与彷徨,使自然障碍造成的困难,无形中被放大了许多。对军事危机和自然障碍的双重忧虑,使指战员们心情格外沉重。</p><p class="ql-block">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十六个字是指红军虽然遭受巨大损失,表现中央红军仍是一把锋利的利剑,要敢于力挽民族危亡,有顶天立地的胆略与豪情,写下了“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诗句,赞颂了红军面对失利,仍然保持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刺破青天锷未残”,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毛泽东这一思想转变,恰好发挥了“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历史作用。</p><p class="ql-block"> 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可以感受到伟人的豪迈,看到了伟人的担当,看到了伟人扔掉拐杖与“左倾”主义做斗争的果敢。这《十六字令》就是号角,就是利剑,就是格斗,实现中国革命发生历史性转折,引导红军长征走上正确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