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池散记(三)抗大七分校

白桦树

<p class="ql-block"> 抗大七分校</p><p class="ql-block">一、红色学校</p><p class="ql-block"> 写东华池,必须写这所光荣而传奇的学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p><p class="ql-block"> 在东华池中街,有一处坐西面东青砖围墙的院落,其高大威武的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门楼横额上是一行隽秀的大字″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这就是原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走进院内,大气古朴,宽敞整洁之感扑面而来,庭院正中,一块石碑肃然挺立,上书“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这几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是毛主席在1938年3月5日为抗大同学会书写的提词,两棵高大的翠柏环抱于石碑两旁,院子西面的宝塔山下,是一行整齐排列的12孔石窑洞,南北两边各为相对的5孔石窑洞,这些窑洞是七分校校部遗存的原物,现在是展览馆的主展室,窑洞内的展品,从北往南以时间为序,用图片、文字和实物详细记载了抗大七分校历经战火硝烟砥砺前行的成长历程,随着眼前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又把我们带回到了抗大时期那个岁月峥嵘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二、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了培养革命干部和军事指挥员,193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陕北瓦窑堡建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林彪任校长,刘伯承任副校长,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总校设于延安,下投14个分校,分布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1941年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120师教导团和抗大总校一个大队组建为抗大第七分校,校址初设在山西省兴县李家湾。下设3个中队,25个小队,中央军委从抗大总校抽调1O0多名骨干学员到第七分校担任辅导员,分校校长由12O师参谋长周士弟担任,常务副校长彭绍辉(不久任校长),副校长喻楚杰,政治委员徐文烈,政治部主任杨尚高,分设了营长队、教导员队、连排干部队、参谋训练队、测绘训练队、骑兵队、工兵队和地方干部队八个分队,共2千余人。课程设有政治课、军事课、文化课,着重向学员讲授开展抗日游击战的理论、方针等。1942年春,七分校增设了陆军中学部,简称“陆中”,驻在魏家滩镇马蒲滩村,李志明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当时,抗日战争正是最艰苦时期,第七分校所处的晋西北地区,是支撑华北抗战的主战场之一,日冦为了封锁我陕甘宁边区,集中优势兵力,展开″铁桶合围″战术,加紧了对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扫荡,形势严峻,战事频繁,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团长率领的八路军独立团,就在当时的晋西北地区活动,鬼子残酷的扫荡围剿,想必大家通过电视剧也能了解一二,因此,七分校成立之后,就经常处于流动和转移之中,校址先后从李家湾转移到贺家台,郑家塔村,裴家川村,蒲滩村,高家崖村,扬家坡的碧村等地方,原计划第一期教学为5个月,期间由于筹粮、背炭和转移迁址,实际教学不足两个月,可见当时局面之凶险,办学之艰难。</p> <p class="ql-block">三、挺进东华池</p><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战斗部队轻装上阵,减轻根据地压力,加快干部和指挥员培养,军委决定,将第七分校迁移至敌后较为安全的甘肃庆阳,于是,从1943年4月至1944年11月,第二、第七分校及附属陆军中学等学员,越过日冦封锁线,跨趁500多公里,西渡黄河,历经艰险,先后在庆阳合水城关,后又转移到东华池,重建抗大七分校。</p><p class="ql-block"> 学员们先后到达七分校情况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1943年3月15日,第七分校副校长喻楚杰带领附属陆军中学和教导大队1000多名学生从晋西兴县出发,在临县第八堡渡口西渡黄河,经葭县大会坪、米脂,绥德、延安,一路西行,于3月26日到达陇东合水城关,编为第七分校第1大队。</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2月20日(农历正月16),第二分校教育长熊伯涛、附中校长江隆基率领抗大2分校附中1500多名学员,冒着严寒由河北灵寿县牛庄出发,越过山西的云中山、芦芽山、东渡黄河,经绥德、清涧,于4月30日到达延安,被总校改编为第七分校第2大队,后继续西行,于5月15日到达陇东合水城关,与1大队会合。初驻合水蒿咀铺一带,随后,2个大队8个男生队,2个女生队进驻东华池,驻扎在豹子川,大风川一常,女生队驻扎在豹子川口的张岔村。</p><p class="ql-block"> 1944年1月,晋冀豫太行、太岳陆中及抗大三分校1100余人,冲破碉堡林立的封锁线,风餐露宿,千里拨涉,来到东华池,编为七分校第3大队,驻扎在平定川。此时,第七分校教职工800多人,学员达520O多人。中央军委任命彭绍辉为抗大总校副校长兼第七分校校长,张启龙任政治委员,杨尚高为副政治委员,喻楚杰为副校长,方富生任教育长。校部下设训练部、政治部、教务部、供给部、卫生部及办公室、秘书科、管理科等科室,还建立了一支80多人的文工队。</p> <p class="ql-block">四、自力更生</p><p class="ql-block"> 东华池小镇原是一个古城,地处子午岭东麓,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安静的自然环境比战火硝烟的晋西北前线强了许多,但由于敌人对边区的封锁,各类物资十分匮乏,抗大七分校到达后,吃住条件十分恶劣,山底下稀疏的窑洞不够住,队员们不得不依山架棚,荒野露宿,晴天还可以凑合,遇上雨天,外面和棚里一样,队员们浑身湿透冻的打哆嗦,为了摆脱困境,彭绍辉等校领导组织各大队首先开始挖窑洞,解决校舍。</p><p class="ql-block"> 打窑洞,先是在周围山下选好向阳温暖,土质坚硬的崖下做为住宿点,随后便开始动手,由于土质坚硬,挖土费力,学员们轮流上阵,开了窑口,要跪着挖,然后越挖越大,超强的劳动,学员们胳膊都肿了,手上磨出了血泡, 天黑了也不停工,一直挖到半夜。</p><p class="ql-block"> 副校长喻楚杰从各队挑拔了一批能工巧匠,于葫芦河畔就地取材,在东华池宝塔山下为校部箍石窑洞46孔,盖平房35间,喻楚杰自己动手设计图纸,带领学员用木头建起了一个占地2.6亩,可容纳2000余人的大礼堂,供分校和各大队开会、听课、开晚会等活动,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全校共开挖窑洞850余孔,修建了教室、饭堂,安装门窗,制作桌凳,整修出了一块近百亩的大平台,作为学员训炼场地,校舍问题彻底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解决吃饭问题,学员刚到东华池,边区政府支援一些粮食,但主要还是自己想办法,学校组织学员去六十多里外的太白镇,莲花寺村,山庄等地往返近百里路去买粮背粮。为了彻底解决粮食难题,1944年春,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在开荒过程中,学员们象打冲锋一样,排成一排,口令一声下,成排的镢头上下飞舞,脚下的泥土哗哗翻过,学员们呼喊着向前推进,那场景真有气吞山河的架势。</p><p class="ql-block"> 挖好了地,那黑黝黝的良田横在山坡上,接着种下了玉米、豆子、糜子,荞麦………,就这样,在东华池、豹子川、平定川、大风川先后开荒5万余亩,稻田320余亩,在全体学员的辛勤劳作下,1944年底,共收获粮食5650余石,养猪1300余头,羊110O余只,牛150余认,蔬菜全部自给,其中,1大队6小队做到4人1头猪,3人1只羊,10人1头牛,每人1只鸡,真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生活达到了自给有余。</p><p class="ql-block"> 另外,学校还大搞副业生产,种植烟草、开办商店、办木器厂、砖瓦厂,开办了油坊,粉条坊、豆腐坊、3个酒厂、4个磨坊、5个饭馆,组织驮骡队到″三边″(靖边、定边、安边)去驮盐,保证学员每人每天5钱盐、5钱油,开办织布厂鞋厂,铁厂,自制生产工具,学校从外面买回棉花,女生队组成纺织大队,纺线、织布、捻毛线,织袜子,各大队组织人力烧木炭4万余斤,年底,学校给每位学员发细狼5斤,兑换成边区币8千元作为零花钱,每人还发一双手套,两双毛袜子,过年过节,学校把周围的群众请到校新吃饭,观看节目时让群众坐在前面,经济发展了,从第二年起,全校学员一律穿上了新灰布衣服,一色的灰布新帽子,精神饱满,意气奋发,从仪表到精神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1944年底,七分校举行了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表障大会及生产成绩展览会,表障了1大队特等劳动英雄熊丙兆(1天开荒6.3亩),女生队李振敏、2大队田博良、丁建民、炊事员王永恒等72名劳动模范和6个先进单位,展出了530件展品和100多幅图表、木刻、图画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五、熔炉淬火</p><p class="ql-block"> 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消灭日冦侵略者,为革命胜利输送优秀干部和军事指挥员,是抗大七分校的使命所在,教学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战斗、行军,生产劳动和群众工作来进行。</p><p class="ql-block"> 抗大七分校的学员,大多来自学生,解放区和敌占区来的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八路军中选送来的战斗英雄优秀战士,而陆中和附中大部分学员年龄只有14、5岁,这些学员中,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军事常识,对单兵要求和基本战术一知半解,为了迅速提高学员军事素质,分校从1943年开始至1944年冬季,开展了大规模军事练兵活动,训练的科目包括整装,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单兵战斗动作、班、排、连攻防战术,抢占山头、超越障碍、以及近战、夜战、伏击等,每节课上,军事教员认真讲解,亲身示范,每次操课前,由队长(连长)召集排长、班长研究如何指挥,如何利用地形地势和战场情况部署兵力,战术怎么配合,纠正在训练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几个月战术训练,学员们的个人战斗素质得到极大提高。</p><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知文化水平,除过分校现有120余名教员之外,分校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和抗大总校抽调10多名理沦水平较高的教员补充到七分校提高教学水平,分校根据学员特点、文化程度高低、和工作战斗需要,把学员分为高小队、初中队和初小队,营以上干部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联共(布)党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等课程,连排干部学习通俗的政治教材,并开设文化课,文化课主要是语文、算术、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俄语。同时,各大队深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和统一战线政策教育,向学员指出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与艰苦性,必须紧密地团结和依靠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才粉碎日军的残酷进攻。经过思想教育和形势教育,每个学员都懂得了为什么战斗,为谁战斗,怎样去战斗。</p><p class="ql-block"> 当时,学习条件很差,教室不够,就在露天上课,搬块门板当黑板,缺少桌凳,支起石板石块或用双腿当桌子,粉笔是白土做的,课本是学校纸厂自产的粗麻纸刻印的,作业本是自造的″马兰纸″和桦树皮,也有的学员面前铺一堆沙子,写满字后抹平再写,尽管条件艰苦,但学员们学习劲头十足,一有空就抓紧学习,基础较差的学员,晚上在如豆的油灯下继续学习,以顽强的毅力攻克了一个个难题。</p><p class="ql-block"> 学习训练之余,学校还组织了文艺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各大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创演了《豹子川大合唱》,歌词写道:</p><p class="ql-block">建军的骨干,</p><p class="ql-block">革命的青年。</p><p class="ql-block">在豹子川扎下大营盘,</p><p class="ql-block">赶上葫芦河,</p><p class="ql-block">学习南泥湾。</p><p class="ql-block">把荒山变成理想的乐园,</p><p class="ql-block">学文又学武,</p><p class="ql-block">打仗又生产,</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引导我们向前!向前!向前!</p><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向前!</p><p class="ql-block">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刻苦锻炼,</p><p class="ql-block">学好本领奔赴斗争最前线。</p><p class="ql-block"> 文艺队还排演话剧《白毛女》、《逼上梁山》,等剧目在大礼堂演出,引得附近的老百姓都来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大大丰富了院校的业余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六、奔赴前线</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按照中央军委命令,抗大七分校的师生们开始分批离校,各自返回部队奔赴新的战场。9月,七分校3大队首先重返晋冀鲁豫前线。10月下旬,校部和第1大队在彭绍辉带领下奔赴晋绥边区,第2大队数百名学员返回延安,被分配到中央有关部门。11月24日,中央军委通知抗大七分校办学结束,第1大队学员全部结业,其中一部分学员分配吕梁军区,一部分学员开赴东北北满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决定,以抗大七分校第2大队为基础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4月26日,第2大队其余人员在东华池校部举行了结业典礼,不久,留校待命人员去延安安塞县砖窑湾步兵学校继续学习。至此,在陇东历经三年的抗大七分校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神圣使命,所有学员经过这所红色学校的培养锤炼,都成长为合格的革命战士,他们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p> <p class="ql-block">七、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三年时间,这三年,是全体学员攻坚克难英勇战斗的三年,是自力更生煅造成钢的三年,是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大放异彩的三年,在此期间,学校为抗日前线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军事干部和初中级技术人才5000余人,特别是在通讯、机要、测绘、文艺、医务方面,200多名炮兵学员在战火中逐渐成成为我军炮兵学校的中间力量,以抗大七分校2大队为基础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整编,数次易名,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后又改名为人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p> <p class="ql-block">八、赓续传承</p><p class="ql-block"> 硝烟散尽,岁月远去,抗大七分校峥嵘岁月虽然己经过去了8O余年,但其辉煌的历史仍光芒四射,照耀千秋,英雄们的名字仍深深镌刻在陇东人民的心中,2009年,华池县委县政府对东华池抗大七分校进行了全面维修,恢复了校部部分旧址,建成了抗大七分校纪念馆,以原22个石窑为展室,用81幅照片,43件文物和资料,再现了当年学员学建校、开荒、挖窑、背粮、上课、烧炭、训练、练射击、练刺杀系列动人场景。</p><p class="ql-block"> 由于其传奇的故事、巨大的影响力和光辉的历史地位,抗大七分校被甘肃省委、庆阳军分区、庆阳市委列为全省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基因代代传教育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边海防学院,西安陆军学院第3大队,甘肃政法学院,将抗大七分校列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学员到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教育,陶冶情操。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抗大七分校英名远播,许多学生、干部、军人和外地游客慕名来到这个小山村,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和我一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所小院,穿越时光遂道,再次去体味83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202年月冬月住笔于东华池)</p> <p class="ql-block">尚广元,甘肃宁县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庆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东华池林区派出所所长,一级警督警衔,三级高级警长,庆阳市作协会员,闲暇之余,爱好习作,摄影、书法、在《今日头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报》《美丽D西北》《陇东报》《北斗》《九龙》《庆阳乡情文艺》《美篇》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通讯,散文及随笔感想七十余篇,愿以文会友,交流生活感悟,体验百味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