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ata-track="1">2017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至此,拥有“陆战之王”的第21集团军也结束了一段光辉的军旅生涯。</h3></br><p data-track="2">21集团军部队的军史可以追溯至1933年的红28军时期。红28军由红25军和红27军等各一部组建而成(全军共计3000余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卓绝斗争后,一部分部队留在皖西北地区,其余部队则在大畈地区与红25军会合。随后,留在皖西北地区的部队与其他地方红色武装力量共同改编组成第82师,1933年10月后继续与红25军第74师等部队组成新的红28军(军长徐海东,全军下辖82、84师,共计2300余人)。</h3></br><h3> <h3>徐海东</h3></br><p data-track="4">徐海东,原名元清,湖北大悟新城镇(原黄陂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1925年入党,1927年参与黄麻起义,先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h3></br><p data-track="5">1934年后,新红28军与红25军在商城地区会合,部队再次编入红25军。但很快长征开始,红25军不得不撤离鄂豫皖苏区,再次留守皖西北地区的红军部队以及地方红色武装于1935年在安徽太湖地区又重新组建红28军。此时期组建的红28军下辖第82师以及手枪团,约一千余人,但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面对过十倍之敌,艰苦作战,自始至终部队规模不曾减少!</h3></br><h3> <h3>高敬亭将军塑像</h3></br><p data-track="7">高敬亭,原名高志员,河南新县人。早在大革命时期就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初参加了工农革命军,1929年入党,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红军主要领导人。曾任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等职。</h3></br><p data-track="8">至1938年,南方红军游击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以红28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等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由高敬亭任支队司令员,下辖第7、第8、第9团、手枪团以及一个直属队,共三千余人。第4支队是当时新四军支队中规模最大的部队,自编成以来,先后进至舒城、庐江、无为、桐城地区进行武装斗争,战果显著,但“皖南事变”的爆发给这支部队带来了致命的伤害。</h3></br><p data-track="9">1941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由陇海路以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重新组建为新四军部队命令,此时新四军下辖7个主力师以及1个独立旅。其中第2、第4师部队就是后来第21军的前身部队。</h3></br><p data-track="14">新四军第2师由原活动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以及津浦铁路两侧地区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编成,下辖第4(原第4支队)、5(原第5支队)、6(原江北游击纵队以及地方武装部队)旅,首任师长先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后由副师长罗炳辉接任,全师共计1.8万余人。</h3></br><h3> <h3>张云逸</h3></br><p data-track="16">张云逸,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6年入党,1929年在广西右江领导武装起义参加工农红军,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h3></br><h3> <h3>罗炳辉</h3></br><p data-track="18">罗炳辉,云南彝良人。1915年入滇军当兵,参加过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秘密入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并参加工农红军,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46年在山东临沂病逝。</h3></br><p data-track="20">新四军第4师则是1940年7月由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6支队合编成的八路军第4纵队改编而成。这支部队的领导人就是名将彭雪枫,下辖第10(后与第3师9旅对调)、11、12旅以及萧县独立旅等部队,全师约1.5万余人。</h3></br><h3> <h3>彭雪枫</h3></br><p data-track="22">彭雪枫,生于河南南阳镇平县。早在1925年就参加共青团,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且在土成岭战役、娄山关、遵义、金沙江、大渡河等战役战斗中表现出色,立下了巨大功勋。曾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围歼夏邑县八里庄顽军李光明支队时亲临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三十七岁。</h3></br><p data-track="23">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任师长,韦国清任副师长,至抗日战争结束时期,新四军第4师下辖部队大致形成为:第9、11、12旅以及特务团、骑兵团等部队。随后,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第4师第9旅等部队编成新四军第2纵队,由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委,韦国清任副司令员,下辖第4、5、9旅,共2.4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归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开赴津浦前线作战,参加了界河、临城、枣庄等战役战斗,战果颇丰!1946年初,新四军第2纵队改称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h3></br><p data-track="24">此时期,山东地区许多部队已经执行挺进东北命令,于是华中地区的新四军第2师第4、5旅,第4师第9旅,第7师,苏浙军区第2、4纵队,苏中军区教导1旅等部队在军长陈毅率领下北上,继续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而留守华中地区部队则编成华中野战军,下辖6、7、8、9纵等部队,其中第9纵队就是由原新四军第2师、第4师各一部组建而成。</h3></br><p data-track="26">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组建完成后,相继合作以及与兄弟部队共同参加了朝阳集、泗县、淮阴、涟水、宿北、鲁南等战役战斗。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以及山东军区等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在此背景下,山东野战军第2、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也在山东郯城奉命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由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委,下辖第4(原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4旅)、5(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大部)、6(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师等部队。至此,第21军的前身部队已大致形成。</h3></br><h3> <h3>韦国清</h3></br><p data-track="28">韦国清,广西东兰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援越抗法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兵团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政治委员,公安军副司令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副秘书长等职。</h3></br><p data-track="29">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编成后,先后参加白塔埠、莱芜、泰蒙、孟良崮、南麻、临朐、胶河、高密、莱阳等战役战斗,随后继续转战胶东、苏北战场参加豫东、济南、淮海战役,在各个战场均创下优异战绩!</h3></br><p data-track="30">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和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排列的决定,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至此,第21军正式成军,成军后首任军长滕海清,首任政委康志强,下辖第61(原4师)、62(原5师)、63(原6师)师等部队,随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以及解放舟山群岛等战役战斗。</h3></br><h3> <h3>滕海清</h3></br><p data-track="32">滕海清,安徽六安金寨人。1929年参加霍山游击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h3></br><h3> <h3>康志强</h3></br><p data-track="34">康志强,曾用名康世发、康子祥,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入党,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h3></br><p data-track="35">1953年3月,第21军在军长吴咏湘率领下奉令入朝轮战,期间参加了金城反击战,朝鲜停战后长期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7月回国。回国后,第21军驻山西大同,隶属北京军区,直至1967年奉命调入陕西宝鸡,改属兰州军区。</h3></br><p data-track="36">进入80年代后,国家局势以及军事斗争手段日益复杂,军队战斗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否则难以适应错综复杂的军事斗争环境。1985年,我军部队进行整编,此次陆军共撤销了11个军部,保留至24个军,并将原先以步兵为主的军,升级成多兵种合成的集团军。除两个机械化军外,其余的22个军统一整编为集团军。此时,第21军62师撤销,编入原第19军55师以及坦克第12师、炮兵旅和高炮旅等部队组成第21集团军,首任集团军军长由王克担任。1986年,第21集团军第61师配属第47集团军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战后第61师182团9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h3></br><p data-track="45">进入90年代后,全军再次进行编制调整。此时,第61师被确定为应急机动部队之一,第63师改为武警机动第63师,第55师改为摩步旅(2003年后划归47集团军),坦克第12师改为装甲师(2011年拆分为装甲第12旅、机步第62旅)。</h3></br><p data-track="46">自21军成军以来,滕海清、吴永湘、徐国贤、谢振华、肖应棠、胡炜、刘江亭、孙玉水、刘凌、钱锡侯、徐治中、王克、裴怀亮、钱树根、郑守增、房峰辉、徐粉林、何清成、曹益民、谢增刚等先后担任军长。首任军长滕海清,首任集团军军长王克。</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KVmIV95_9jGD7sXcfYWBy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