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难忘的一次家访

文兰素心27055071

<p class="ql-block">  “没有这点觉悟,咋能做党员?”老太太的声音在耳边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一天学没上的老太太就只认得这些,朗读起来构成了世上最美妙的协奏曲……</p> <p class="ql-block">  阿宝感慨地说“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在老奶奶面前我这个党员真是惭愧,现在这样的党员真是少见了!毛爷爷时代的人觉悟实在是高呀!” </p><p class="ql-block"> 我说“今天这一趟超值了!老太太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忠诚、责任、担当,这比听多少报告,写多少笔记都有用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阿宝接着说“是啊!请老太太给大家说上一句,就是一节形象的思想政治课。</p><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我们围绕老太太感慨个没完没了。</p>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泾川大地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我们“精准扶贫”课题组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去选定的研究对象家中家访,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兵分三路,一路南源,一路北源,一路川道,我和阿宝一组去北塬。我们买好慰问品后分头出发。</p> <p class="ql-block">  车子行走在县道宽阔的柏油路上,两边翠柏鲜嫩欲滴。进入村道,路边那一串串、一簇簇或开放或闭合,洁似雪、白如玉的槐花缀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娴静淡雅、怡美庄重,馥郁的香气飘入敞开着车窗的车内,沁人心脾。 </p> <p class="ql-block">  田野里麦苗好似一片片碧绿的地毯,黄澄澄的油菜花如同金色的海洋,黄绿相映,美不胜收。田间里农人在忙碌,意味悠然,构成一副美妙的田园画卷。走进大寨村住宅区,门前的月季花、梨花、苹果花争奇斗艳,树荫下三三两两一起闲聊做针线活的村妇,坐在大门口享受阳光的老人,嬉戏的孩子,以及路边闲庭信步的狗狗、猫咪,交织在一起,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车向路边树荫下的一位村妇打听小超(化名)家,她热情地把我们领过弯路处,能看到小超家时指给我们后才离开,农村人的热情纯朴总是那么可爱。谢过她后我们上车继续往前走,约2分钟后就到小超家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  小超家的左右邻居,一家是二层的小洋楼,一家是九连环的四合院,外面看起来都很气派,显得他家的房子比较寒酸。大门敞开着,我们站在门口问“有人吗?”这时小超已经出来,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相互寒喧后,老太太一边介绍自己是小超奶奶,一边热情地迎我们进去。</p> <p class="ql-block">  院子不大,左中右三面各盖了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整个院落比较整洁。老太太领我们进入自己的房间,房间里陈设比较简单,但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  老太太让我们坐下后就叫孙子去倒水。我们说明来意是为了了解精准扶贫户贫困的原因,探讨帮扶措施,尽绵薄之力给予帮助。比如为孩子争取困难补助等,并介绍了小超在学校的情况。随后老太太介绍道“孩子父母都在银川打工,一个孙女已出嫁,就这一个孙子,孩子很听话,父母常年不在家,周末回来就帮我干农活,老头子去世十多年了,癌症花了几十万,最后人财两空,这些年儿子媳妇一直挣钱还债。”</p> <p class="ql-block">  我说“阿姨,您遇上了个好儿媳妇。”老太太说:“人都是相互的,你对她好,她就会对你好。我们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未红过脸,还经常一起开玩笑呢。党员嘛!得起带头作用。”</p> <p class="ql-block">  阿宝惊讶地问“奶奶,您是党员?”老太太自豪地说“是啊!我入党都53年了。当年我和老伴都是党员,都是突击队的积极分子呢。”我突然冒出一句“交党费吗?”老太太说“咋能不交党费呢?没那点觉悟咋行?”</p> <p class="ql-block">  老太太郑重地从箱底取出她的党员证,一层一层剥开裹着的布,最后露出红色的党员证,双手捧起,翻开后给我们一字一句地读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那声音亮的仿佛太阳光一样。</p> <p class="ql-block">文字/文兰素心</p><p class="ql-block">图片/文兰素心</p><p class="ql-block">音乐/那些年的青春</p><p class="ql-block">制作/文兰素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