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公园之丘

HAIERGE OF ARIES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2005年搬到了科技大学附近,海琴广场旁的洛阳路社区,至今已有二十年。在此期间,见证了这个青岛遥远的西部社区由消沉到经济繁荣的历史;也经历了蔓延全国的病毒的三次侵袭而幸存了下来。这里的生活节奏依然闲散舒适,清晨的早市,充满阳光,好似世外的一片乐土。</p><p class="ql-block">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时代初期,社区的生活色调和节奏还留有人民公社的风格,公办的药店,效率不高的邮政局,公交乘车卡充值机构,其实更像80年代。</p><p class="ql-block">而东山公园的山丘高起于海琴广场的南面,被大片老旧和半新的楼层不高的居民区围绕着,它也算本地区的高地。二十年前我搬到此地伊始,便好奇地拜访过此山丘。山路是从横亘东西的一条马路旁边进入,先是一段沥青铺就的上坡路,路旁是伴着犬吠声的破旧的农贸市场和原住民居,当你爬这长坡爬到厌烦和劳累时,抬头便望见正式的三条登山的路。东路较窄,风景独佳,能望见远方的城市楼群和晨光中劳碌着的工地;西路较平缓,穿梭于茂密的丛林间蜿蜒而上,路上会有岔道一直通向西边的城市主公路。台阶铺就的中路,分三段直通山顶,两旁生长着茂密的松柏和灌木,每级台阶不高,健壮的老人也可由此而上。</p><p class="ql-block">丘,没有山的巍峨,它是被遗忘的平凡中的高地,默默地沉睡于混凝土色的城市丛林之中。于是正当青年们登山的热情高涨时,发现映入眼帘的,已经是视野开阔的山顶平台了。当你雄心满志想登一座山时,发现上限只有那么高,多么让人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丘顶平台是个花岗岩修砌的圆形广场,有南北两条主山路汇集于此。沿着广场边缘,修建了现代主义结构的公厕和木质栏杆。凭栏而望,全是茂密的松树,从树丛间能依稀看到城市的壮阔远景——苍茫的北方,遗憾的感慨,大业未成身已老。广场的中央栽种着一颗身形俏丽的大树,树根深埋地底树干满目沧桑,繁茂的树枝伸向湛蓝宁静的天空。曾经目睹过日月同时出现于树顶天空之中的奇观。</p><p class="ql-block">清晨,老人们在广场上斑驳的树影中,闲谈天下事,幸福地舞蹈。甚至像孩童般快乐体验放风筝的快乐。歌声和欢笑飘向远方。山林间隐藏着一位位武师的修炼场地,春夏秋冬,不辞劳苦的压腿,练拳及进行各种训练,强身健体,磨练意志。</p><p class="ql-block">就是这么一座遥远西部的平凡小丘岭,人们曾在这里经历童年,路过青年,感慨中年,安享晚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秋冬来时大雁南飞,春夏至时燕雀归来。旧的去了新的又来。</p> <p class="ql-block">被遗忘的山丘啊,没有华丽的装饰和骄傲的山峰,朴素得让人心怜。这些年每当我找不到答案或迷失于城市的灯火阑珊,试图寻找曾经的自己时,都会再次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听它讲述质朴中的乐趣和那伟大的平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