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重庆那年的夏天,我们一大家子的兄弟姊妹决定去阆中古城,当年北碚到重庆的地铁还未开通,只有公交车连接着北碚区到重庆主城区。<br> 一清早就坐上了558路车,约一个多小时车程到龙头寺(车费10元)车费,紧接着坐上了8时30分发车到阆中的头班车,中午12点15分到站,又乘短途中巴才到阆中古城,入住龙佳宾馆。 据记载;阆中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br> 初见古城,只感觉阆中古城民居民宅建筑低矮,色彩单一,但有一个特点古城格局呈井字型布局,有许多小院很精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漫步在阆中古城,浏览了整个阆中古城的景点:阆中古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分布在古城区内的重要历史遗迹有汉桓侯祠(张飞庙)、华光楼、中天楼、贡院、火神楼等 专家们是这样赞美古城的:阆中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古城保存下来的古街巷达61条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数以千计,城中会馆、庙宇、民居等古建筑保存完好。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文化旅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门票30元/人)。 张飞为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镇守阆中7年间,张飞保境安民,发展农桑。公元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 张飞遇害后人们敬其忠勇,为他筑冢建祠,以示纪念,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历史,桓侯祠,虽历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br> 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规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在阆中古城还有一大看点:表演张飞巡游,一众虎将威风凛凛地簇拥着彪悍的车骑将军---张飞在古城街上巡逻…… 阆中古城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天楼和华光楼。<br>中天楼是古城的核心坐标,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美誉。始建于唐,民国年间拆毁,2006年原址重建。 中天楼楼高20.5米、共三层,楼门四通,其宏伟壮丽,气势夺人,与古城风貌协调统一,从古城四个方向均可饱览她的丽姿;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山水格局尽收眼底(登楼门票7元/人)。 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始建于唐代,现为清同治六年重建遗存。<br> 华光楼是一座全木结构的三重过街明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共3层,是阆中历史最久远的古楼,也是最高的,因此被称为“阆苑第一楼”。 因为华光楼正在维修不开放,据说登临华光楼可以一览古城全景,与对面南津关古渡口遥遥相对,亲身体验风水古城——阆中,山、水、城融于一体之美妙。 清代四川贡院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考棚在城内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现存有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左右有两排考室,各室相隔,饰以雕花。至今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 阆中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四合院历史风韵的是张家古院和李家大院;张家小院建筑古雅由大门、店铺、花坛、厢房、圆门、花园所组成,建筑布局小巧典雅,与中天楼遥相呼应,丰富的木雕艺术在古院无处不在地展露着它的典雅和沉淀着岁月的古朴与典藏的古色古香的傢具相得益彰。据介绍,每年春季,张家小院的海棠盛开红彤彤一片,百年海棠,冠如华盖,枝遒干劲;春暖花开,与雕窗相映,美不胜收现已被评为星级客栈。 李家大院距今五百年,占地千余平方米,房间四十余间,呈三进三重格局,院与院相连,屋与屋衔接,院中有园,园中有院。 厅堂高大,结构古朴,为典型明代风貌,门窗雕花纹饰精美,室内陈设雅致,院内几株大桂花树,香溢四邻,人们又惯称“李家桂花大院”李家大院之所以远近闻名,不仅在于它外观屋宇高大,内观古朴雅致,更重要的是它是原汁原味的明代建筑和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品——窗花雕琢精美,浮雕内容生动,或花鸟虫鱼,或珍禽异兽,或人物故事,或吉祥字样,各有不同寓意。 1987年,李家大院被定为"重点保护民居",是阆中古城内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居古院落之一,2006年,李家大院荣膺古城首家"三星级古民居客栈"。 阆中的古院落很多,有的独门独院,有的前街连着后街,有的深藏幽巷尽头,无论大院还是小院,都各具特色,景象万千,给古城保留了古民居的庭院文化,让千年古城充满了勃勃生机。 阆中古城还有一处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阆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 红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3年,2.3万多名阆中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册牺牲的红军烈士有7790名,共诞生了9位将军、76位省军级干部。1933年3月31日,红军攻克阆中城,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迁入阆中县城南街的秦家大院内,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等领导进入阆中城后并居住于此。接着红四方面军宣传部、后勤机关也先后迁入县城内。 滕王阁,嘉陵第一江山景区---滕王阁在阆中城北的玉台山,同南昌滕王阁一样,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建造,李元婴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唐高宗李治之叔。<br>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滕王阁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一座气势宏大、富丽堂皇的具有唐代风格宫殿式古典建筑群,滕王阁后山上建有玉台观、滕王亭,左上侧摩岩有颐神洞、慈氏洞、唐代佛塔和历代文人游览题咏的诗刻,李元婴因思念故地滕州而建此阁,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唐代佛塔<br>滕王阁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 ,是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球体,内刻一佛坐于莲台,石塔通高8.25米,其视觉效应奇特,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倾斜。此塔为七级浮屠,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对年久失修的阆中滕王阁,根据历代对其写的诗文进行了拟建、修复。如今的阆中滕王阁比原先的规模更加宏伟,登临玉台山高处远眺,阆苑仙境远近山水,尽收眼底,也是游客拍照和俯瞰阆中古城全景的最佳之地。 诗圣杜甫旅居阆中,多次游览滕王阁,心生感慨写下了诗篇《滕王亭子》和《玉台观》各二首,其中“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的诗句流传千年,阆中滕王阁因诗圣杜甫作诗而驰名。 杜甫《滕王亭子》诗二首:其一<div>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br>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br>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br>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div> 杜甫在四川阆中的滕王阁对王勃的才思,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创初唐一代诗风、文体,只有学识浅薄的人才会对他们讥笑不休。哪怕等到尔等化为尘土时,也不妨碍他们如滚滚江水一般万古流芳。“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就是杜甫对“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才华的评价。 部分史料引用了网络资料<div> 2024.11.1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