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题记:民间故事,有的天马行空、有的荒诞不经、有的有据可寻,能在民间口口相传上千年,可见他的生命力是何等的顽强。但是在电子文化、快餐文化充斥的今天,他却显得无比的脆弱。不信你可去问问00后,他们听过了什么民间故事?估计是100个人有100个说没听过。所以说民间故事是极其濒危的文化,我们不能让这颗坠落民间的明珠失去应有的光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传说德兴九都常丰村曾经有董姓两兄弟,从小就表现非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哥哥8岁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弟弟喜欢道家法术,还养了一条小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哥哥长大后考上了进士,到皇帝身边做事。因为为人正派,又能灵活做事,深得皇帝的信任,没几年就被提拔为左丞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年,天下大旱又闹蝗灾,百姓们困苦不堪。特别是北方,人们都在吃草、吃树皮,甚至树皮被吃光了,有很多人饿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灾情上报到皇帝,皇帝又是祭天,又是生吃蝗虫。但还是烈日当头。官仓放出去的粮食,没几天就被吃完,这让皇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皇帝问董左丞相道:“你是否知道民间有什么奇人,能让老天下雨?”董丞相迟疑地说道:“有是有,但怕皇上你说我有私心。”皇帝说:“我这么相信你怎么会怀疑你呢?”董左丞相想了想,为了天下百姓还是如实说道:“不瞒皇上,我弟弟从小养龙,又学法术,他能呼风唤雨。”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说:“那不更好,是你兄弟,有此法术,早应该告诉我了,赶快请你弟弟进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弟弟接到圣旨后,不敢迟疑,稍微准备了下就赶往京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京城,皇帝还专门出皇宫迎接,表示尊重。弟弟看皇帝如此开明,也没休息,马上搭起了神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天后,神坛完工,皇帝亲自到现场观看。弟弟见到时辰已到,就念念有词做起了法术。没一会儿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一下子暗了下来。又听弟弟大喊了一声“神龙现身”,只见天上一条巨大的飞龙穿过乌云一闪而过,紧接着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弟弟看到雨下来了,就带着神坛上下的人们在雨中跪下向皇上三呼万岁。皇帝高兴得连连称赞弟弟是个神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连续几天的大雨后,天气转晴。皇帝心情大悦,要封弟弟为右丞相,身为左丞相的哥哥坚决反对,但是皇帝以为董左丞相是为了避嫌,坚持封了弟弟为右丞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兄弟同朝为左、右丞相,一时在朝野上下传为美谈。哥哥却为此忧心忡忡,他偷偷告诉弟弟,你如果能脱身,尽早辞去丞相,回家去。弟弟不怎么明白哥哥的意思,但他还是把这句话放在了心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哥哥奉命到外地去办事。有奸臣向皇帝说:“你这皇位将坐不稳,将来一定是董氏兄弟的。”皇帝大惊,问:“为什么?”奸臣说:“你看董左丞相能力出众,董右丞相又能呼风唤雨,本事比你还大,他兄弟俩难道不会起异心,夺了你的皇位!”皇帝听了深以为然,就派人把弟弟叫来,对他说:“董丞相,你来京城已经有段时间了,要不要回老家看看呀?”弟弟察看出了皇帝的脸色,再想到哥哥对他说的话,马上回答道:“我正想辞去丞相的职务回老家奉养年事已高的父母。”皇帝见他这么爽快地答应,也是高兴,就批准他回家了。弟弟出了皇宫,也没留恋,准备了下行李就往家里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那个奸臣得知弟弟离开了京城。又跑皇帝那去挑拨道:“皇上,你就这样放走了董丞相,不怕他回家带兵造反吗?”皇帝说:“他求雨功劳那么大,我不能杀他。”奸臣怂恿道:“就是因为他本事大,我们才不能养虎为患啊。”皇帝听了有点心动了。奸臣又说:“要不我带上我的500亲信去追杀他吧?”皇帝迟疑了下,还是同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弟弟离开京城后, 一路上是马不停蹄,终于到了饶州城。在通过一条小巷时,突然两边的围墙倒了下来,幸好他走快一步,没有被压到,这时他和他养的龙都感觉到了危险来临。弟弟预知自己可能逃不过这一劫难了,于是就把龙放入了鄱阳湖,对龙说道:“以后若有人来求雨,必须是我董姓的人,你才能现身。”龙听完后点点头,转身没入了湖水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话回到京城。在皇帝派去追杀弟弟的第二天,哥哥从外地办事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心急不已,急匆匆地去面见了皇帝。对皇帝说道:“皇上啊,我兄弟俩对你是忠心耿耿,当时你封我弟弟右丞相时,我也是非常反对的,现在怎么又怀疑到我们兄弟身上呢?”皇帝听了也是羞愧难当,说道:“都是我听信了谗言,要不我再派兵去阻止追杀你弟弟?”哥哥听后,也只能这样了。皇帝于是又派了一员大将带领5000个士兵去阻止。皇帝对将军说道:“如果董丞相已经被杀了,就把那个奸贼和他的亲信全部杀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话又回到鄱阳湖。弟弟把龙放进湖中后,转身一看,那个奸臣带着追兵已经把他团团围住了。奸臣恶狠狠地说道:“皇上有令,派我前来杀你这逆贼,你若反抗,皇上定会灭你九族。”弟弟一听,凭自己法术肯定是能逃脱的,但是这样会连累到哥哥和族人,就没有反抗,任由奸臣处置。奸臣看弟弟不敢反抗,桀桀大笑地举起大刀,把弟弟的头砍了下来,那个头随即滚入了鄱阳湖沉入了湖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奸臣的笑声还没停下来,就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刀下留人!”随即就有一员大将来到了跟前。大将一看,知道迟了一步,于是怒喊一声:“奸贼看刀!”一刀下去就把奸臣拦腰砍成两截,那奸臣上半身还能痛苦地滚动,大将又一脚把他踢进了湖里。随着奸臣来的亲兵看到这情况,都吓傻了,没一会儿就被大将带来的士兵全部杀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将军带着没有头的尸骸回到京城,哥哥看了是痛哭流涕。皇帝也是后悔不已,就命令宫里的造办处打造一个18斤重的金头,安到身上,并让董丞相带弟弟回家厚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棺材运到家后,家里又打造了6副一模一样的棺材。选了个吉日,7支送葬队伍同时发丧,往不同的方向走去,葬到7个地方,谁也不知道哪个棺材是弟弟的真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常丰村的人在晚上给田看水时,突然漆黑的夜空大亮起来,随后那束光像折扇一样收拢没入对面的山腰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村里人都说是那个金头发出的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 在编辑此文时得到了董国顺、王发建、董接源、董金桃、齐忠洪、叶秋桂、董新国、董梓淇小朋友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 王发荣编辑于2024年11月2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