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留园,品味苏州的古典韵味。

夏明全

<p class="ql-block"> 留园在苏州市留园路338号,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太仆寺少卿徐泰时所建,初名“东园”,以其宏丽轩举、山水之美著称。</p><p class="ql-block"> 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园归刘恕所得,更名为“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同治十二年(1873年),园为盛康购得,改名“留园”,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园林更加雄丽。</p><p class="ql-block"> 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邀请专家与工人进行抢修,使名园重现光彩。1961年,留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点。</p> <p class="ql-block">  步入留园前厅的四合园,只见瓦檐口巧妙地镶嵌着寿字图案,寓意吉祥长寿;而天井与阴井的井盖,则精心设计成铜钱形状,既实用又富含财源广进的美好象征,古朴中透出雅致,让人在细节之处感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进入苏州留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经典的门厅过道,沿着东南角进入园内,经过入口的小院落后,路变得很窄。廊子曲折有致,使光线可由廊与墙之间的空隙洒入,眼前的一切变得柔和。几枝翠竹、数樘花窗在洁白的粉墙映衬下,都成了绝美的景致,四周空寂却安然‌‌。</p> <p class="ql-block"> 通过曲折迂回的道路和廊子的串连,呈现出诗情画意的境况,产生了步移景异的效果‌ 。留园十八景之一,古柏与女贞交柯连理,乃祥瑞征兆,借老树己枯死。今补植翠柏、山茶、一台、一匾,以粉墙作纸,成一帧立体国画。</p><p class="ql-block"> 从留园中的“古木交柯”景点,可以透过一层层的花窗、洞门,看到丰富的景观层次,尽管面对的是同一座山、同一个水池,但由此产生的景观变化却大有不同‌。</p> <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的绿阴,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轻轻铺展在古朴的园林之中。茂密的树木枝叶交织,形成一片片浓密的绿荫,为游人带来一丝丝凉爽与宁静。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与园中的假山、池水、亭台相映成趣,更添几分幽静与雅致。漫步其间,仿佛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绿色世界,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内的涵壁山房,清嘉庆时为“卷石山房”同治年间称“待云山房”,后因建筑面池,水清如碧,宛如朱嘉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取名“涵碧山房”是一处典雅幽静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它依水而建,四周绿树成荫,翠竹轻摇,仿佛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房内陈设古朴,窗棂雕花,透过精致的窗格,可以远眺园中山水,近观池畔花影,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的桃源仙境。</p> <p class="ql-block"> 明瑟楼恰航楼为吴中名园之冠,二层楼近水而筑,体态轻盈,造型精巧,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楼下方室名“恰航”,取杜甫《南邻》“野航恰受两三人”诗句意。人憩其中,仿佛置身舟中。</p> <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中的一梯云假山,巧妙融合了自然之趣与人工之精,石径蜿蜒,仿佛云梯直上云霄,引人入胜,让人在咫尺之间,尽享山林之幽与天地之广。</p> <p class="ql-block"> 在苏州留园那古典雅致的园林深处,闻木棒香轩静谧而立,四周绿树成荫,花香袭人。轩内,一缕缕轻烟自精致的香炉中袅袅升起,伴随着木棒轻轻敲击的清脆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淡雅而悠长的香气,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忧,让人的心灵得以沉静,尽享这份古典园林独有的宁静与韵味。 </p><p class="ql-block"> 闻木棒香轩,木橱即桂花。闻木梅香,取晦堂禅师启发黄鲁直闻桂香而悟禅道的禅宗公案故事,典出宋《罗湖野录》、《五灯会元》,言禅道如同木辉花香,虽不可见,但上下四方无不弥满,所以无隐。建筑四周遍植桂花,为赏秋之所。</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中央池塘前的三棵百年古银杏树是苏州各大园林中的罕见景观。这些银杏树不仅见证了园林的历史变迁,还为留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据介绍,其中最老的银杏树已有500年的历史,它们的存在使得留园的秋天更加绚烂多彩‌。除了银杏树,留园的湖边还种植了红枫。红枫与银杏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留园秋天的独特风景。红枫的鲜艳色彩与银杏的金黄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湖边的景色在秋风的吹拂下更显生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 苏州留园的可亭,雅致地伫立于园林一隅,其飞檐翘角与周围景致相映成趣,既显古朴之风,又不失轻巧灵动之美,仿佛一幅精妙绝伦的水墨画,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每当清风徐来,亭中铃声悠扬,更添几分静谧与幽远之感,实乃赏景休憩之佳处。</p> <p class="ql-block"> 九曲桥,顾名思义,桥共分成九曲,曲折迂回,寓意吉祥、尊贵,因为“九”是数字中最大的单数,有“九九归一”和“九五之尊”之说。</p><p class="ql-block"> 九曲桥横跨于碧绿的池塘之上,将水面分隔成多个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效果。桥体如玉带般轻盈地跨越水面,与周围的荷花、苇草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留园之中,远翠阁悠然矗立,其地名为“自在处”,恰似人间仙境一隅。此处在秋季,远翠阁周围的银杏树和绿荫环抱,翠色远播,阁内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远翠阁自在处,楼上远翠阁,取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之意命名。楼下“自在处言心得自在之地”,佛教语。陆游诗“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借花的您心自在之态,表达出自我的自在心态。</p> <p class="ql-block"> 在留园的铺地图案中,仙鹤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象征着长寿、吉祥以及富运长久。</p><p class="ql-block"> 鱼在留园图案中寓意着金玉满堂,代表着财富和丰饶。这一图案同样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期盼‌。留园路上的仙鹤、鱼儿等动物图案,不仅丰富了园林的艺术表现,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 留园的清风池馆,坐落在园林的一隅,碧波荡漾的池水与精巧的馆舍相映成趣,四周绿树成荫,微风拂面,带来丝丝清凉。馆内陈设古朴典雅,透过窗棂,可远眺池中美景,近听清风细语,实为一处远离尘嚣、静心养性的佳境。此处不仅风景如画,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p> <p class="ql-block">‌ 留园五峰仙馆‌是留园内最大的厅堂,因其梁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五峰仙馆面阔五间,九架屋,硬山造,是江南第一厅堂。馆内装修精丽,陈设雅洁大方,正间后步柱间正中的四扇红木屏门刻有《兰亭序》全文,表达了园主对“曲水流觞”风雅之趣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五峰仙馆的建筑风格独特,前厅约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别设几、椅。众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割成明间、次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厅堂更加错综复杂,典雅繁美‌。</p> <p class="ql-block"> 在这宽敞的客厅之中,左右两侧巧妙地对称摆放着一对古朴典雅的钟瓶,它们不仅是装饰的艺术品,更是寄寓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钟瓶之形,寓意“终身平安”,象征着对家人安康、岁月静好的祈愿。右侧所置的玉屏风瓶,更是匠心独运,玉质温润如脂,光泽内敛,与左侧钟瓶相映成趣,共同诠释着“金玉满堂”的吉祥寓意,寓意着富贵与幸福常伴左右。</p> <p class="ql-block"> 馆内以纱槅、屏风巧妙分隔成前后两厅,空间分布错综复杂,典雅繁美。前厅宽敞明亮,适合宴饮会客;后厅相对狭窄,专为女眷所设,亦可供下人听候。</p> <p class="ql-block"> 五峰仙馆内掩藏着一个“珍宝馆”,收藏着留园三宝之一的“雨过天晴”大理石屏风,其石色备五采,气若云水,浑脱天成。其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挂着一轮明月,这是一幅自然形成的水墨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是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苏州留园。</p> <p class="ql-block"> 五峰仙馆前后皆有庭院,假山堆叠,花木扶疏,与厅堂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南院假山尤为壮观,取意庐山“五老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中的汲古得修绠书房‌位于五峰仙馆西、远翠阁南,是一处卷棚硬山顶小屋,以湖石与山池景区隔开,自成清幽处。书房得名自《荀子·荣辱》中的“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意研读经书、钻研学问须有恒心,下苦功寻到线索,方能领悟,就如汲水,深井之水须用长绳‌。汲古得修绠书房不仅是留园中的重要文化场所,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老爷的书房。</p> <p class="ql-block"> 穿过留园的联廊,仿佛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联廊曲折有致,光线透过廊与墙之间的空隙洒入,使得周围的景致变得柔和而美丽。几枝翠竹和数樘花窗在洁白的粉墙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继续前行,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花窗和洞门,透过这些景致,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景观层次,与联廊内的简约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南匾为“奇石寿太古”,北匾为“林泉耆硕之馆”。馆内建筑风格独特,一屋两翻轩,南北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南为圆梁无雕花。窗及地坪方砖也有所不同,故又称鸳鸯厅。该建筑为四面厅形式,单檐歇山造,其北两角飞檐上塑有凤穿牡丹图案。馆内还藏有屏门刻有峰图案、妃榻穿衣镜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在留园那幽静雅致的池畔,我悠然自立,静观水中鱼儿轻盈游弋。它们或聚或散,自在嬉戏,仿佛世间烦恼皆与它们无关。我心中暗自思量:世人皆道鱼之乐不可知,又岂知我心中那份与鱼同乐、超脱尘嚣的恬淡与自在?在这方寸之间,我仿佛与鱼儿心灵相通,共享着那份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喜悦。如此情境,正应了那句“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哲言,让人在喧嚣之外,寻得一份心灵的慰藉与超脱。</p> <p class="ql-block"> 你看在留园那错落有致的假山之间,隐藏着匠人巧思的杰作,一只石鹰傲然屹立,羽翼微张,仿佛随时准备振翅高飞,其眼神锐利,穿透了岁月的尘埃,依旧透露出不羁与自由的气息。不远处,一只石犬静卧其旁,形态憨态可掬,忠诚地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园林,虽为石质,却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温情与守候,两者一动一静,相得益彰,为留园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p> <p class="ql-block">‌ 留园冠云峰是江南四大名石之首‌,位于苏州留园,与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绉云峰、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并称江南四大名石。</p><p class="ql-block"> 冠云峰高6.5米,重5吨,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独峰观赏湖石。其造型奇特,峰顶似展翅高飞鹏程万里的鹰,最下边是一只向上爬的乌龟,寓意着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体外形酷似观音,故又称观音峰。</p><p class="ql-block"> 冠云峰来历已久,据说是宋朝花石纲遗留下来的,花石纲是宋朝专门负责运送奇花异石的机构,因战乱未能成行,最终留在了苏州‌。其完美展现了太湖石的“瘦、皱、漏、透”之美,是太湖石的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冠云峰不仅是留园的主峰,也是留园三宝之一,凸显了留园在清代园林中的代表地位。‌</p> <p class="ql-block">‌ 留园的鱼化石‌是留园“三宝”之一,位于冠云楼楼下正中,整幅石面长1.6米、宽1.25米,有二十几条长十余厘米的中鲚鱼类化石,此鱼为晚侏罗纪时代生物,距今已有一亿四千多万年。这块鱼化石可能采自浙江建德地区,是晚清时期园主扩建留园时得来,并懒于冠云楼楼下墙面。镶嵌在长方形玻璃镜框内。 这块鱼化石保存完好,鱼的头、脊柱、鳍、尾清晰可辨,宛如游鱼,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东园一角,曲径通幽处,翠竹轻摇映碧水,古亭静默伴石桥,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留园的联廊墙面布置的刻字石碑,这些石碑上刻有历代名人法帖的拓本、园记、名人卷册、名诗名句、书札真迹等,内容丰富多样。石碑不仅装饰了联廊墙面,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留园的美丽宛如一幅精雕细琢的清明上河图,每一处细节都令人陶醉其中‌。留园的门不大,进去后却别有洞天,越走越大,越走越开阔,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色,亭、台、楼、阁、回廊、假山、花园、戏台、小池巧妙点缀,颇为雅致‌。</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中的活泼泼地亭,以其灵动之姿,屹立于园林一隅,仿佛是大自然中一个跃动的音符,为这古典园林添上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亭畔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枝叶轻摇,与亭角飞檐相映成趣,更显其活泼而不失雅致。每当晨光初照或夕阳西下,光影斑驳间,活泼泼地亭更似一幅流动的画卷,讲述着岁月静好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p class="ql-block"> 活泼泼地引自殷迈《励志》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句。窗外鱼鸟活泼自在、屋内经典满床,此地为缘溪行入口,表现了园主对桃花源式隐居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我从窗户外往内拍摄,并捕捉到窗户上反射的窗外风景的镜像,通过巧妙的构图和角度的选择,拍到了既创新又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摄影作品。 </p> <p class="ql-block"> 留园中的舒啸亭,静谧而幽远,亭亭立于园林一隅,仿佛是专为文人雅士设下的避风港。四周绿树环绕,清风徐来,置身其中,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忘却尘世烦恼。亭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每当晨光初照或夕阳西下时,光影斑驳,更添几分诗意与画意。在此舒啸吟咏,声音似乎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共鸣,成为留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