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山阳县两岭镇马鹿坪村阳坡组,有一对兄妹,妹妹对瘫痪在床的哥哥无怨无悔、精心照料,至今已有 4 年之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兄妹俩出生在这个山大沟深、偏僻穷苦的家庭,父母皆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依靠在生产队挣工分维持生计。哥哥的诞生曾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极大的欢乐。然而,哥哥四岁时一场普通的感冒,却因 60 年代物资匮乏、医疗水平落后,不知是药量过大还是药不对症,用药后高烧不退,短短数十多天,这个原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小孩竟发烧成了脑瘫。在那个年代,男孩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也是封建迷信者心目中传承香火的唯一继承人。父母后来又生了三个女儿。四个孩子的家庭本就生活拮据,父母眼见现状,只得向命运妥协,不再追求生一个健康男孩做“顶门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妹妹自幼听话、乖巧且富有爱心。为让父母放工回家能吃上热乎饭,小小年纪便跟着妈妈学习做饭。有时哥哥耍脾气不吃饭,她就想方设法逗哥哥开心,给他喂饭。兄妹四人皆未曾上过学,哥哥因身体原因无法入学,她们姐妹三人则是因家境贫寒,拿不出几元钱的学费。哥哥若健康,十五岁就该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直到十七岁,在父母的苦苦哀求下,生产队负责人才勉强答应让他参加劳动,不过每天只给一个女人的工分。她们姐妹三人也相继参与生产队劳动。妹妹劳动积极、手脚麻利、热心肠,谁有困难她都真心实意帮忙,与群众关系融洽,卖力干活得到生产队领导认可,短短三个月工分就提到女同胞的最高档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哥哥因病魔缠身注定与爱情无缘;俩个姐姐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出嫁;父母留意到妹妹与本组“憨”小伙常有说有笑、来往密切。一晚,父母将她叫到面前,父亲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找个婆家嫁出去,咱家情况如此。若你嫁出去,谁为我和你妈养老送终?你哥哥的后半生又有谁照看?我和你妈商量,希望你能留在家里,为我们养老,照顾好你哥哥的后半生。”妹妹毫不犹豫地应道:“我愿意留在家里。父母养我小,我养父母老,天经地义。哥哥与我一奶同胞,有我吃的就有哥哥吃的。”父亲又说:“咱村这‘憨’小伙子不错,与你年龄相仿,脾气好,长得结实,干活不惜力。你若同意,我找人去透个口风?”妹妹红着脸说:“女儿终身大事由父母做主。”正所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二人天造地合、终成眷属。新家庭长幼有序、其乐融融,小夫妻鹣鲽情深,令人称羡,不久后便迎来新生命,只是孩子因营养不足或先天原因,比同龄人反应迟钝,五岁才开始学说话。期间,她又生下一女一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土地承包到户后,妹妹把土地视为命根子,满天星起就带着干粮上山种田,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山泉水,借着月光下山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夏粮、秋粮接连丰收,一家老小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粮食,竟不知该储藏何处。妹妹与丈夫商量,让他随村里人一同外出打工,平时自己在家看家、种地,农忙时让他回家帮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在深秋的一个雨夜里,躺在病床上拉住妹妹的手,深情地说:“日子好过了,我不想走,可身体不行。”父亲眼神无光又无神,疲惫的眼睛看着她,继续说道:“这些年是你支撑着这个家,我没看错你。你哥以后还得靠你照看……”父亲如深秋的一片黄叶,被雨滴无情打落,随风不舍离去;三年后,母亲也安详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的是那用金钱买不来的勤劳、慈祥与菩萨般的善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妹妹的丈夫长年辛苦劳作,为这个家透支了生命地长度。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是“绝症”,已无法救治,只能保守治疗在家喝药。得知病情,妹妹如遭重击,天旋地转,感觉天都塌了,压得她喘不过气。辗转省城多家大医院,诊断结果大同小异:“做手术成功率极低,花费极高,建议回家保守治疗。”妹妹与亲朋好友商议无论如何都要手术,可丈夫坚决不同意:“要相信科学,精密仪器会骗人?救死扶伤的医生能骗人?花那些钱,我遭罪还延续不了生命,家里没积蓄还让你背债,我死不瞑目!青叶落黄叶掉,黄泉路上无老少。我活了四十多岁,知足了,以后苦了你和孩子。”他独自从医院坐车回家。妹妹无助,只能默默流泪。“憨人”闲不住,上山砍柴,下田干活。叫他休息,他说:“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晚上病发,疼得通宵辗转反侧;吃饭时疼得用胸口抵住饭桌角,豆大的汗珠滚落,却从不喊疼。不吃饭也要强撑着坐在饭桌看一家人吃饭。最终,“憨人”含笑而去。妹妹说,她明白,那笑是不舍离开的无奈,是让家人放心的告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二连三失去亲人,这般打击常人难以承受,妹妹却用柔弱的肩膀顽强地扛起家庭重担,把微笑留给家人,泪水藏于心底。她一个女人要养活脑瘫的哥哥和三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早上送孩子上学后就匆忙下田干活,孩子放学前赶回家做饭。大儿子脑子不好使,常说不想上学,她便哄着送去。再苦再累也要他识字,不像自己做“睁眼瞎”;女儿乖巧懂事,帮忙做家务,常在夜里哭醒说想爸爸;小儿子年幼,对生死懵懂,只当爸爸出远门打工。她说,这些年能把孩子顺利养大,要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的无私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命比黄连苦三分的妹妹,却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屋漏偏逢连夜雨,哥哥 2019 年脑溢血住院捡回一命,却成了植物人。这个本就依靠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家庭雪上加霜。喂水喂饭、接尿倒屎、定时翻身、不定期擦洗身体。有时大小便在床上,她不嫌弃,换床单清洗。女儿要买纸尿裤,她阻拦,说自己在家就是照顾哥哥,不嫌脏,脏了能洗,没钱不花冤枉钱。把在外打工的大儿子叫回帮忙给哥哥翻身,有时两人抬哥哥出去晒太阳,推轮椅转圈。了解她家遭遇的人皆心生怜悯。有亲戚建议把哥哥送养老院,她坚决不同意。如同当年有人劝她再找个老伴共同承担家庭重担,她回应,自己命苦“克夫”,不想连累他人,更对不起亡夫;亲哥哥若自己都不愿养,谁会为一点护理费给他喂饭、端屎倒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命比黄连苦三份的女强人,用她的爱与坚守,诠释了兄妹情深胜似海,共度风雨不分开的人间真情。她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善良与坚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