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洼的回响(小说)

侯永生

<p class="ql-block">第九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在北洼村召开欢迎知青插队的第二天晚上,吴家营村也召开了同样的会。本来,吴大雄也想在第一天就召开,但是,知青的带队干部闫浩宇要参加北洼村的欢迎会,他们只好安排在第二天晚上。如果说,北洼的欢迎会开成了联欢会,吴家营的就开成了“誓师会”。</p><p class="ql-block"> 吴家营村虽然只有八个知青,但是他们的“头儿”可不简单。说起靳尚德,那可是响当当的“风云人物”。</p><p class="ql-block"> 1955年的6月某日,家住保府古城西河沿儿的老靳家,新添了一个男丁,其父取名为靳尚德,意喻“高尚的美德”。靳尚德也未辜负家人的期望,自幼勤奋刻苦,学习努力,打小学起,几乎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的三好学生。不光如此,靳尚德还具有天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干部。在保府五中上高中时,他担任甲班的班长和高中两个班的团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就在靳尚德他们这届高中生要毕业时,传来了要上山下乡的消息。其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早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一些大城市的年轻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怀有巨大的热情,再加上苏联的一些反映集体农庄和年轻人美好爱情的电影和小说,如《幸福的生活》、《拖拉机手》、《乡村女教师》、《磨刀石农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亚和舒拉的故事》等,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很大。为了向苏联的年轻人学习,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上海市的部分年轻人向市领导提出,要到农村去,到边疆去,把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们还具体提出,到黑龙江去,开发建设北大荒。</p><p class="ql-block"> 对年轻人的热情要求,当时上海市的主要领导陈毅同志不敢轻率同意,报到了国务院。周恩来总理说,娃娃们的热情是好的,但上海人对东北的气候不适应。别去黑龙江了,在江西找一个地方建设共青团农场吧。这就是江西共青城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市的影响下,北京、天津等不少大中城市的年轻人都纷纷发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并且涌现出了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典型人物。</p><p class="ql-block"> “文革”开始后,毛主席又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演变成了一场全社会参与,并且带有某些强迫色彩的运动。好像从1968年开始,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渐熄火,不知为啥,到了1973年底又提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面对重新开始的山下乡运动,许多同学感到慌恐,不愿意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然而,靳尚德却由此看到了某种机遇。那天, 靳尚德找到了保府五中的校长何正辉,递交了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做社会主义的新农民,把汗水洒在广阔天地,把青春奉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决心书。</p><p class="ql-block"> 何正辉就是何婉萍她父亲,文革后期,被重新安排工作,到保府五中当了校长。这就是当初何婉萍刚转到五中就能当外语课代表的真正原因。何校长收到靳尚德的决心书后感到很高兴,他正愁不好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呢,靳尚德的举动让他眼前一亮。他马上把靳尚德的决心书向全校进行了通报,并号召同学们,特别是应届的高中毕业生向靳尚德学习,积极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尚德呀,何正辉校长在办公室对自己的学生说,你准备准备,过两天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进行演讲。靳尚德有些惊讶地说,何校长,让我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我行吗?何正辉笑着说,怎么就不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当然,要尽量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拔得高一些,懂吗?靳尚德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全校一千多名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全部集合在操场上。他们把教室里的椅子搬了出来,一个个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时令虽然刚进入十一月份,但在空旷的操场上,冷风已经开始打人了。</p><p class="ql-block"> 校长何正辉坐在主席台上,用他那双犀利的眼睛望着台下那些年轻的面庞,大声说道,同学们,现在开会!今天这个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请咱们学校高二甲班的靳尚德同学发表演讲,谈谈他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认识。大家欢迎!</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掌声中,靳尚德走到了主席台上。何正辉起身,让他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低声道,尚德,好好讲!说完走下了主席台,同其他老师们一样,坐在了学生们的后边。</p><p class="ql-block"> 靳尚德把一摞讲演稿放在桌子上,正要开始演讲,忽然,不知从哪刮来了一阵风,把他放在桌子上的演讲稿给吹跑了。看到这个情景,台下的同学们不由地笑出了声。坐在下面的徐哲对前面的郑璞玉说,出师不利呀!郑璞玉回道,可不,“出师未捷稿先飞”,看他如何应对吧。</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在此时,靳尚德站了起来,左手拿着话筒,右手在天空上挥了一下,高声说,老师们,同学们,看到稿纸被风吹跑了,我不由想起了毛主席的两句诗,一句是“风卷红旗如画”,还有一句是“梅花欢喜漫天雪”。既然演讲稿没了,我索性就不用镐子了。</p><p class="ql-block"> 靳尚德这个独特的开场白,不但轻松化解了稿子被吹跑的尴尬,还彰显了他本人临危不乱的本色。他对着话筒,声音激昂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什么是“大有作为”?就是在那里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想当初,我们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了全国胜利。我们现在也要像革命前辈那样,打起背包,带上雨伞,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要在那里经风雨,见世面,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让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来一个彻底的转变,成长为真正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哗”,台下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掌声。坐在后面的何正辉还站了起来,大声道,讲得好!</p><p class="ql-block"> 从这以后,靳尚德名声大振,许多外校的也来请他去演讲。很快,靳尚德就成了保府市中学生里的大名人!在他的带动下,保府五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做得最好,报名到农村插队的同学最多。</p><p class="ql-block"> 来到农村后,靳尚德那种天生的组织领导能力马上就显露了出来。他们刚到吴家营村的那天下午,靳尚德看到大队部院外有一块黑板,他就想,何不利用起这块黑板,搞一期知青插队的黑板报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其他同学说了,多数表示赞成。特别是曹玉芬,张开她那大而柔软的嘴巴,喷出了一串机关枪子弹般的话语,我坚决支持咱们靳书记的决定!咱们来插队了,就是要让这里有一个新的气像。靳尚德似乎觉得她说的不合适,马上纠正,不是什么决定,是想法。曹玉芬说,都一样,你说的就是决定。</p><p class="ql-block"> 曹玉芬她们家跟靳尚德家住邻居,两个人的父亲还是老战友。只不过,转业时,一个分到了人事局,一个分到了商业局。她和靳尚德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的。曹玉芬对靳尚德早就产生了好感,特别是靳尚德在知青插队这件事上的突出表现,更让她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这会儿,曹玉芬对靳尚德说,可以在板报的最上面写一句话:知识青年跟党走,广阔天地显身手!靳尚德听后伸出了大拇指,好!其他的同学也跟着说好。</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晚上,吴家营村召开了欢迎保府五中知青的茶话会。就在这个会上,靳尚德、曹玉芬等八位知青都发了言,表示了要在吴家营村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坚定决心。特别是靳尚德,表现最为突出。他说,要像知识青年的榜样邢燕子、侯隽学习,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练红心,显身手,再演一出有咱们冀省特点的梆子剧“朝阳沟”,谱写出新的《青春之歌》!</p><p class="ql-block"> 听了这几位知青的发言 ,带队干部闫浩宇感到,吴家营的知青好像同北洼的知青不大一样。北洼的知青虽然也表示了决心,但不像吴家营的这样如此慷慨激昂,显得比较低调和务实。最后,吴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吴大雄问,闫科长,你还有什么要讲的?</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站起来,笑着说,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表示了各自的决心。我也要向大家学习,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说到这儿,他停顿下来,用眼扫了一下会场,继续说,昨天晚上,北洼村也召开了同样的欢迎会。大家在会上议定,正月十五左右插队知青和当地社员联合举办一场文娱晚会。我提议,咱们吴家营也参加,两个村子的社员和知青中的文艺骨干登台表演。</p><p class="ql-block"> 听了闫浩宇的话,吴大雄也站起来。他说,闫科长的提议很好,我非常赞同!我想,在坐的知青同志们也不会反对吧?靳尚德和曹玉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齐声说道,完全同意。另外,我们也可以表演节目。靳尚德朝在自己身边坐着的一位戴着棉军帽,穿着绿色大衣的小伙子说,张鲲,你和孙妍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要上场呀!张鲲抬头看了看意气风发的靳尚德,悄声说,我没问题,你要问孙妍才行。</p><p class="ql-block"> 这会儿,在桌子靠边的地方坐着的孙妍,扬起她那粉朴朴的圆脸蛋儿,说道,唱歌没问题,但是小提琴拉不了。为什么拉不了?靳尚德问。孙妍瞟了他一眼,靳书记,你忘了,你说小提琴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到农村插队不能带呀!</p><p class="ql-block"> 孙妍她母亲文革前是保府市歌舞团的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她自幼跟母亲学会了拉小提琴。从初中开始,孙妍就参加了学校里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她用小提琴拉过《东方红》,拉过《大海航行靠舵手》,拉过《北风吹》,拉过《社会主义好》,拉过《打靶归来》,拉过《打起手鼓唱起歌》,还拉过《万泉河水清又纯》等。那次演出结束后,团支部的文艺委员,也是她们宣传队的副队长乔文怡找到她,说,你小提琴拉得好,张鲲的男中音唱得好,你们两个能不能凑在一起……没等乔文怡说完,孙妍就打断了她的话,你是说,我拉琴,他唱歌,我给他伴奏?那不行的。他唱的是男中音的歌曲,小提琴没法伴奏的。乔文怡露出她那特有的甜蜜的微笑,继续说,试试呀,没准能行呢。</p><p class="ql-block"> 还真让乔文怡说着了,没想到的是,由张鲲演唱,孙妍小提琴伴奏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刚才听到孙妍的话,靳尚德现在也感觉自己那话说的不合适,对孙妍抱了抱拳,不好意思,是我错怪你了。</p><p class="ql-block"> 闫浩宇马上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他说,我倒觉得,所有的乐器,不管是西洋乐器还是民族乐器,都可以为咱们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都可以用来宣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大家说对吧?在坐的都点头称是。</p><p class="ql-block"> 吴大雄最后说,今天的欢迎会就到这里。大家下来准备准备,特别是那些能歌善舞的同学,要主动报名参加,争取把这场联欢会办好。</p><p class="ql-block"> 吴家营村的欢迎会散了后,靳尚德和张鲲回到他们住的屋子。吴小愣还没休息,在家里等着呢。</p><p class="ql-block"> 吴小愣立功转正后,他爹吴大雄非常高兴,在村里给他批了一块宅基地,在上面盖了三间红砖到顶的房子,准备给他娶媳妇用。谁想,这小子又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见了好几个,一个也没看上。吴大雄纳闷了,这事儿整的,咱也不能硬逼着他娶哪个姑娘呀!那天,他跟北洼村的党支部书记董贯英唠起此事,董贯英笑着说,我估摸着,你那傻小子是着魔了。解铃还须系铃人。你儿子的心病非此人不能治也!</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