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稿:吴鹿标 配图:吴福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广东饶平县大港乡总祠堂“大宗祠”(孝思堂)位于所城镇鸿南村,占地面积769.9平方米,肇建于公元1368年。祠堂匾额书“大宗祠”,饶平人熟知的“祠堂不出姓,中脊接(第)二架”说的就是大宗祠。</p><p class="ql-block"> 祠堂不出姓这种情况,在全中国的祠堂中是十分罕见的,这缘于一段确凿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大宗祠神龛上位供奉大港乡太祖吴兴龙公,一世祖吴清江公,以下列祖则署名不署姓。吴兴龙系福建省梅洲乡名贤吴大成公之第三子,公元1230年吴兴龙携幼子吴清江移居东界大港,人地生疏困难重重,幸得杨姓夫妇大力帮扶。吴清江長大后娶妻刘氏,生五子。因杨姓夫妇无嗣,吴清江生前便命其子易姓为杨以报恩,但不归入杨姓世系。吴清江公即为大港乡杨姓始祖,但本人仍姓吴。</p> <p class="ql-block"> 明代大港乡建祠堂时,乡人极具智慧,匾额既不书“杨氏宗祠”,也不书“吴氏宗祠”,只书“大宗祠”。“祠堂不出姓”,吴清江胸怀博大,高风亮节,堂堂正正,体现出吴姓对杨姓的感恩。感恩是大爱,是知足,是人的修行的最高境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之谓也。“祠堂不出姓”,体现感恩观念,就是大宗祠的第一个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中脊接第二架”。大宗祠门楼厅的中脊对接库房的第二檩,而门楼厅的第二檩又对接库房的中脊。这设计思路之巧妙,真是非夷所思!其寓意是姓氏平等:杨可正可副,吴也可副可正。把姓氏平等这个观点推而广之,有其现实意义。社会上有很多纯女户,家长不必去纠结孙辈姓什么,建设和谐社会嘛。倡导姓氏平等,“中脊接二架”又是一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 大港乡大宗祠孝思堂神龛供奉的最高位吴兴龙公,其历史也有独特之处。 其子吴清江長大成家立业之后,兴龙公返回老家福建梅洲乡定居。近五百年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梅洲生员十余人送兴龙公之神位归大港。更值得一提的一件大事是,吴兴龙公与同时期移迁龙湾乡的四弟吴见龙公合建鸿港大廟(时为公元1230年至1240年间),廟中二根石柱分别刻写“吴兴龙 捨”,“吴见龙 捨”(捨之义为置建),历经近八百年至今尚存。兴龙公回居梅洲,吴清江必定时不时携子孙到梅洲探亲,强化根在梅洲不忘本的观念。而“吴兴龙 捨”的刻字石柱,更彰显兴龙公教导大港子孙不要忘本的苦心。不忘本的大港子孙,在外如何使用姓氏?康熙年间移居台湾彰化的大港十一世孙吴杨奇伟及后裔则使用“吴杨”这个姓氏,这是对“祠堂不出姓”的独特变通。兴龙公的独特历史,体现了“不要忘本”的中华民族的美德。</p><p class="ql-block"> 建筑结构极为独特,体现感恩观念,倡导姓氏平等,独特历史又昭示“不要忘本”,这就是大港大宗祠。</p> <p class="ql-block"> 说了大港大宗祠,又联想到塘边乡(长彬乡)的祠堂,匾额“陈氏大宗祠”,左侧书“延陵启瑞”,右侧书“颕水流长”,也很独特。大家都知道,延陵是吴姓的望郡,颍水一带是陈姓的望郡。左表示吴,右表示陈。用“颕(颖的异体字)”字去代替颍川的“颍”字,似有深意?塘边易姓陈与大港易姓杨,皆为了报恩,但也有所不同。吴素朴娶陈氏女,夫妇互換姓,吴陈尚有血亲关系。而吴清江娶仙春乡刘氏女,生五子,只是因为恩公杨氏夫妇无嗣而令儿子易姓杨,纯粹为了报恩。 </p><p class="ql-block"> 大港历史上还发生一事:清江公第五子及后裔(大五房)继续使用吴姓,百多年后大港吴杨起纷争,梅洲大老来调解,说你们的根都是梅洲呀,纷争遂止。为避免后患,令大五房也易姓杨。</p> <p class="ql-block"> 报恩观念是我们的太始祖大成公的美德。例如,杨士训在《梅月吴先生遗事》中记载:在大成公的恩师陈景肅逝世后,“大成董葬事,乃即竹港隐迹,上作茔域,下建祠宇,庐墓三年,以毕心丧会葬”,在恩师的墓旁搭草寮守墓三年啊。</p> <p class="ql-block"> 从大港祠堂说到塘边(长彬)祠堂,吴杨陈一家亲,大港塘边大可不必纠结于易姓,大家传承了大成祖的报恩观念而不忘记本根在梅洲,这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