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中秋节

樵夫

<p class="ql-block">早年的中秋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忆好美,喜欢翻捡曾经的片段,回味最美最甜的过去。小时候的春节留下的记忆最深,最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来了,五更天起床就能吃到饺子。饺子馅是父母在腊月二十三之后就开始精工细做的。没有储物的冰箱,就把馅料放在南墙背阴的雪地里,自然保鲜。父母告诉我们,吃了饺子年龄就会长了一岁。这样的饺子仪式感满满。那时候生活拮据,条件简陋,这是一年300多天里几乎唯此一餐的饺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还有一年一度父母为我们添置的新衣服。那个年月,我们的衣着仿佛形成了固有的定式:爸爸穿过的衣服修改后给大哥穿,妈妈的衣服改造后给大姐穿。哥哥的衣服递次给弟弟穿,姐姐的衣服转递给妹妹穿。穿新衣服的感受,只有过春节时才迎来机遇。假如当年家里的经济宽裕了些,就有可能穿上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衣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吃好穿,赛过神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小孩子还有一年一度的寒假。假日期间,祖宗的传统要走亲戚。<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穿新衣,戴新帽,可以到亲戚</span>家美美地再吃一通。那个年代,长辈们节衣缩食攒了一年的大米白面,只有过春节时才舍得拿出来,让上门拜年的每一位晚辈吃一顿好饭,这是当时的一种时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惯了一年年吃糠咽菜的生活,春节与平时形成巨大的反差,小孩子不懂生活背后的艰辛,就觉得春节美极了。吃得好,穿的好,离开亲戚家时,长辈照例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那时候的压岁钱,如果拿到现在,顶多仅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家境好的亲戚最多才会给2角钱,5分,3分的压岁钱却是常事。这个份量的钱,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微不足道,但那时候,却是我们美好人生最开始阶段,自己发财的小手接触到最早、最值得炫耀的财富。就是这一星半点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压岁钱,还要被父母没收掉。如果收获的话,倒是可以壮起胆子借此与父母展开讨价还价的谈判,逮到他们高兴,兴许还会因积极上交私产,得到一点点回扣。回扣来的私房钱,我们就拥有了自主消费的权利。小朋友马上会跑去供销社,买一挂50响的鞭炮,把它拆分成几十个小炮,点一炷香,和小朋友们噼啪噼啪地放一通鞭炮,享受春节标配的另外一种快乐。那个时候,其他小伙伴会有一双双羡慕妒忌的眼神,一下子仿佛让你身价倍增。虚荣,大抵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植入了心里、脑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秋节,留给了我们另一种最甜美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道是:千里做官,为了吃穿。千百年前,具有大格局的官人奔着吃穿去涂鸦他们的不朽人生。记事时的我们小朋友,最惦记的无疑也是嘴里的哈喇子,一个个都围着自己的味蕾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告别曾经大饱口福的春节,已经有很远很远的时间了。我们扳着手指头数啊数,目标直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另外一次改善五脏庙味蕾的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秋节我们牵挂的食品,在我们的脑子里还属于洋玩样儿。因为那时候月饼是县国营食品厂生产加工的,那些五仁、枣泥、豆沙馅的月饼,外表还镶嵌着好看的图案,是通过供销社系统供应农村的一家一户。那时候,民间习惯把火柴叫洋火,煤油灯叫洋油灯,铁钉叫洋钉,布料叫洋布。除了拥有农耕文化传统载体的物件,其余的物品都要前缀一个“洋”字。从鸦片战争之后,昔日的中华帝国沦落了,总是觉得洋人的月亮都比中国的月亮圆。“洋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至少3个甲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期统购统销的政策,月饼里面的甜料和馅材都是普通百姓家当年遥不可及的食材,对我们越发具有诱惑力和吸引力。总要盯着农历八月初升的月亮,从月初的上弦开始,渐渐地看着月亮越来越圆,我们的期待也就越来越迫切。急切地期盼着供销社发月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里人大概在中秋节前持粮食供应本,在粮店排排队,交票交钱,在中秋节前的一周左右就能领到月饼。农村,一直是紧紧贴近节前,才按照人头分发月饼。我记得,那些月饼竖排成串,用食品包装纸围成圆柱体,上面放一张嫦娥奔月的彩色画。生产队发月饼时,把包装拆开,按照一家人口数量,每人分一两个月饼。月饼的个头,那时只有我们小孩子手掌大小,属于典型的小月饼。家长还要围绕月饼的圆心用刀切成八等分,我们每一次吃到嘴里的月饼,仅仅是一个月饼的八分之一而已。现在看来,充其量就是打打牙祭而已,而在那时,却是一年接一年的念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年,中秋节最圆最明的大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厨房里做饭的妈妈已经点起了煤油灯。可是,生产队的月饼还没有发下来。不管名里缘由的小孩子一脸不高兴,以为父母舍不得给我们吃。因为那个年代,家长常常会把短缺的食品锁到箱子里,对孩子们进行管控。没有月饼,我和弟弟妹妹以为我们做错了什么事,委屈地哭起了鼻子。其实,奶奶遥拜月亮烧香的贡品桃子、梨、苹果、毛豆、葵花也准备妥当了,也是等着月饼到位,准备祭拜月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秋节祭月是我国历史传承的习俗。人们会在庭院中摆设香案,放上月饼、苹果、红枣等祭品。祭月时,全家老小依次拜祭月亮,祈求团圆和美满。而且赏月是重头戏,古代文人雅士会在中秋夜相聚,饮酒赋诗,欣赏明月,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像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在中秋思念亲人而作的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秋节,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传统韵味。那时候,中秋节前夕,大街小巷便开始弥漫着节日的气氛。既有月饼的甜香,也有家长为了弥补村集体分发月饼数量的不足,自己动手用铁鏊子烙饼的麦粉焦香味。每一种月饼,每一口都饱含着对岁月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人们坐在月光下,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给我们讲述着古老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最喜欢李白的一首中秋节诗歌《古朗月行 》:</p><p class="ql-block">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p><p class="ql-block">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p><p class="ql-block">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p><p class="ql-block">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p><p class="ql-block">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p><p class="ql-block">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p><p class="ql-block">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p><p class="ql-block">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p><p class="ql-block">那些神秘而美好的月宫故事,在华夏一代代人的口中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年的中秋节,没有华丽的灯光秀,没有喧嚣的商业活动,但却有着最纯粹的欢乐,有着最温暖的亲情,有最让人怀念的质朴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傅岳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谢谢您的支持鼓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