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畔

十八子

<p class="ql-block">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与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 。承纳赣江等五大河流及区间来水,经湖口入长江 。</p><p class="ql-block"> 我们前去庐山时路过鄱阳湖,感觉这里风景独特,这是我参加退休后第一次康养活动,给我留下许多惊喜和快乐体验!</p><p class="ql-block">鄱阳湖具过水性、季节性、吞吐性特征,丰水期水面超三千平方千米,枯水期缩至二百多平方千米 。它是亚洲最大湿地,每年有60-70万只候鸟来此越冬,包括白鹤等极危种鸟类 。周边还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保护区域 。此外,湖区还有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可欣赏湿地风光与候鸟 。鄱阳湖古迹众多,如位于湖中的落星墩,是一座小石岛,岛上有宋初修建的亭院及建于唐、明的牌坊、寺院、亭子和古塔 。湖口县的石钟山,在《水经注》中早有记载,苏轼的《石钟山记》使其闻名,山上有归去亭、怀苏亭等三十多处景点及诸多字碑石刻 。都昌县多宝乡水域的千眼桥,始建于明代,是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此外,在鄱阳湖南湖周边,还有先秦时期新建县南矶山遗址、昌邑北垱遗址以及汉代海昏城遗址等 。</p> <p class="ql-block">鄱阳湖畔修建有观赏平台及亲水栈桥</p> <p class="ql-block">别看团里都是退休老人,可他们看到鄱阳湖的美景,都快乐的如同孩子般直奔湖畔而去。</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新修的平台非常漂亮,人们尽情在此拍照游玩。</p> <p class="ql-block">亲水步道</p> <p class="ql-block">周瑜点将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紫阳路,北倚庐山,南邻鄱阳湖 。始建于汉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明朝天顺年间重建,台基长30米宽16米、高7米,台上建筑为砖木结构,气势宏伟 。石阶而上可以直达点将台上的周瑜殿内,那里古迹众多人们可近距离接触,三国名将史记。</p><p class="ql-block"> 这里保护的非常好,平时游人可能不多。6</p><p class="ql-block">据《星子县志》记载,建安十四年,孙权命周瑜向鄱阳湖教习水军,此地相传为周瑜阅兵故垒 。登台可感受公瑾当年羽扇纶巾,指挥千军万马的豪迈气概 。此外,九江烟水亭也相传为周瑜点将台故址,古时甘棠湖与长江、鄱阳湖相通,是东吴水上要塞 。</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下还有一个关门通道</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古香古色飞檐翘角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具有南方特色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东侧顺着石阶可以直达点将台上殿宇</p> <p class="ql-block">石阶入口处还有一个题额</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古朴典雅越看越喜欢</p> <p class="ql-block">殿檐下的龙形镇</p> <p class="ql-block">周瑜金色塑像威武霸气!周瑜字公瑾,175年生于庐江舒县,出身世家他年少时与孙策结为好友,兴平二年率部曲助孙策进兵江东,后随其平定江东孙策遇刺后,周瑜辅佐孙权稳定局势,反对送人质给曹操,确立割据江东战略208年,曹操南下,周瑜力主抗曹,于赤壁之战中火攻曹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209年,周瑜取得南郡之战胜利210年,他提出取益州等战略,却在启程准备时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周瑜点将,尽显英雄气概与卓越军事才能。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屹立于鄱阳湖畔点将台,威严肃穆。他目光如炬,调遣各路将领,分配战船,安排战术,有条不紊。麾下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听令而行。其羽扇轻摇间,似已谋定天下大势,那自信从容之态,仿若能掌控风云变幻。在他的指挥下,孙刘联军严阵以待,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凝聚起强大力量,此景成为千古传颂的豪迈篇章。</p> <p class="ql-block">周瑜帐中谈兵的典故 。赤壁之战前,周瑜在帐中与诸将商议破曹之策,他分析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等弱点,力主火攻,并对各环节精心部署,如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等,最终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奠定三国鼎立之局,充分展现了周瑜的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p> <p class="ql-block">“周郎顾曲”讲述周瑜精通音律的雅事。周瑜年少时,即便酒过三巡,一旦乐人演奏有误,他必能察觉,会回首顾盼,示意乐人修正。其身姿优雅,气质超拔,乐女们为引他注目,常故意弹错。这一典故不仅展现周瑜在音律上的敏锐感知与高深造诣,更体现出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为其英武形象增添了一抹儒雅风流的色彩,也成为后世文人墨客笔下描绘才俊的经典意象。</p> <p class="ql-block">东吴名将图文并茂值得细品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人物及建筑实物展示。</p> <p class="ql-block">古剑</p> <p class="ql-block">历史介绍</p> <p class="ql-block">各种当年武器刀枪剑戟</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上外景</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东侧有处新建的怀古德拜广场</p> <p class="ql-block">《爱莲说》石刻</p> <p class="ql-block">点将台旁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爱莲池,位于江西九江星子县城周瑜点将台东侧 。池呈正方形,花岗石护砌,长48.84米,宽34米,深3米 。宋熙宁四年,周敦颐在此任南康知军时凿池种莲,并写下《爱莲说》 。池正中筑有面台,台上有观莲亭 。夏季荷花盛开,漫步其中,微风悠悠,清香扑鼻,可感受“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 。</p> <p class="ql-block">观莲亭</p> <p class="ql-block">观莲亭四面都是莲花</p> <p class="ql-block">《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描写莲的形象和品质,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文中,作者将“菊”比作隐士,“牡丹”比作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而将“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此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言简意赅,仅百余字便巧妙运用了衬托技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还对追名逐利的世态进行了批判。</p> <p class="ql-block">我拍了一组莲花照片分享一下</p> <p class="ql-block">游览伫立在鄱阳湖畔的点将台,仿佛穿越千年,看到周瑜意气风发,调兵遣将,那激昂的号角声似在耳畔回响,让人感叹英雄的壮志豪情与往昔的烽火硝烟。而一旁的爱莲池,恰似尘世中的一方净土。周敦颐于此赏莲悟理,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心灵。点将台的雄浑与爱莲池的清雅相映成趣,它们是鄱阳湖畔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引人遐思,不禁为这片土地的深邃与魅力深深折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