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志良 37844102</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30日,我游览了曲阜孔府。</p> <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圣府,是孔子嫡长孙的官署。孔子嫡长孙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公元前195年,汉代始封孔子九代孙为奉祀君,历代加封。宋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为世罔替的衍圣公,1935年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p><p class="ql-block"> 孔府原附于孔庙,明洪武十年(1377年)始奉敕创建独立的衍圣公府。后经多次扩建重修,占地12万平方米,楼堂厅房560余间。建筑三路布局,前衙后宅,是典型的官署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评为首批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来孔府游览的人很多,这是秋游的小学生们在孔府大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孔府大门正中上悬蓝底金字“圣府”大匾,门两旁明柱挂蓝底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德圣人家。”为清代著名文豪纪晓岚书写。</p> <p class="ql-block"> 走进孔府大门,穿过小院,便是孔府二门,被称为“圣人之门”。门上的竖匾是明代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书写的。这个门是清代建筑,通常不打开,只有在婚庆、丧葬、节日或接待重要来宾才会打开。二门左右各有一个掖门,是公府人员平时出入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二院后,有一座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的屏门,高5.95米,长6.24米,宽2.03米,四柱三间三楼,独立院中,因门楣悬挂明世宗亲颁的“思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又称“仪门”。它的作用是将前院和后院隔开,又叫“塞门”。</p> <p class="ql-block"> 重光门,平日紧闭,以示威严,只有皇帝临幸和举行重大祭孔礼仪式,才鸣礼炮开启。</p> <p class="ql-block"> 绕过重光门,后院是孔府大堂。大堂是衍圣公迎接圣旨,处理重大公务之处,上悬清顺治帝御赐管理孔氏族人匾,上刻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年)谕旨,要衍圣公“统摄宗姓,督率训励,中饬教规,使各凛守礼度,无玷圣门”,规定了衍圣公在孔氏家族中的种种特权。大堂东厢房是管理印信和签押公文的知印厅;西厢房是管理文书档案的掌书厅。</p> <p class="ql-block"> 孔府大堂正中,设有一彩绘万福流云八宝的暖阁,正宗的太师椅上铺了一张斑斓虎皮,椅前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公府大印、签筒。</p> <p class="ql-block"> 仪仗是古代权利象征,明清时衍圣公官居一品,出行时全套仪仗共五百余件,有专人执掌,并列八抬大轿的前后两旁。今大堂内东西两侧按清代定制陈列着各种部分仪仗,有金瓜锤、朝天镫、钩连枪、龙枪、龙旗、更鼓、云锣、以及“回避”、“肃静”、“袭封衍圣公”、“紫禁城骑马”等官牌,显示了衍圣公的高贵身份和特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在孔府的大堂与二堂之间过厅内有两条红漆靠背长凳,为明代遗物。因与严嵩有着一段历史渊源,故称“阁老凳”。据说,明朝权臣严嵩与衍圣公是亲家,因严嵩贪污纳贿,卖官鬻爵而被弹劾,想请衍圣公说情,衍圣公不予接见,严嵩坐在此凳上等了半天只得悻悻而归。后世为表彰衍圣公不徇私情,将此凳称为“冷板凳”以教育后人。</p> <p class="ql-block"> 孔府“阁老凳”,现已列入党员干部“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p> <p class="ql-block"> 由穿廊直入便是二堂,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替朝庭选拔礼、乐、童的场所。另外在大堂接见高官礼毕后,也在二堂奉茶小憩之处。堂内正上方上下悬挂着康熙题“节並松筠”和乾隆题“诗书礼乐”两块牌匾。二堂东西各有一厅: 东为启事厅;西为伴官厅。</p> <p class="ql-block"> 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纠纷的场所,以及执行家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孔府三堂正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手书的“六代含饴”蓝底深雕龙金边木制匾额。正中有孔子六十七代孙衍圣公孔毓圻书写的八幅“后赤壁赋”。乾隆第三次来曲阜时,看到孔府人丁兴旺、六代同堂、家庭和睦,生话像吃饴糖一样甜,遂赐此“六代含饴”匾。这体现了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良好家风,也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传承和延续。</p> <p class="ql-block"> 三堂之后,是孔府的“内宅院”,是衍圣公家眷居住的地方。这里有一道戒备森严的内宅门,它是前衙和后宅的界限,也将内院与外界相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孔府内宅门</p> <p class="ql-block"> 孔府内没水井,据说因为打井会破坏风水。为解决取水问题,在内宅门西侧院墙嵌放石雕流水槽。孔府规定男仆不许进入内宅,挑水夫只能把水倒入槽内,让水隔墙顺着水槽流进宅内水池,供衍圣公及眷属使用。</p> <p class="ql-block"> 进入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彩色壁画“戒贪图”。画中就是传说中的“犭贪”,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八仙”的宝贝。但它并不满足,仍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最后落得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衍圣公将“戒贪图”画于宅门内出口壁上,提醒自己、并告诚家人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常怀律己之心,不要贪得无厌,徇私枉法。衍圣公做修身立德的模范,并用家风家教管理和约束族人,才使得孔氏家族兴盛不衰,绵延两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 现“戒贪图”已列为“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发挥着它的警示作用。站在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建设,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需要。</p> <p class="ql-block"> “戒贪图”正对面就是“前上房”,是孔府的主人衍圣公用来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内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嫁娶礼仪的主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现在看到的是举行寿宴的陈列。堂正中悬挂的“宏开慈宇”匾,是孔氏族人送给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夫人陶氏的寿礼,中堂之上的大“寿”字是慈禧太后亲笔所题。堂上摆设有: 花瓶、石镜、时钟。寓意“始终平平静静”的意思,反映了孔家人一种平凡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 “前堂楼”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是衍圣公燕居之处,现陈列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和夫人陶氏及侧室丰氏、王氏当年生活情景。</p> <p class="ql-block"> 堂中间是当年明代铜制取暖炉,正面上方悬挂孔令贻书写的“松筠永春”匾,意为孔氏家族长盛不衰,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匾的下面有一副对联:“天下文章莫大乎是,一时贤者皆从之游。”这是著名书法家冯恕写给亲家孔令贻的,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前堂楼的后院是后堂楼,孔子七十七代嫡孙衍圣公孔德成和夫人孙琪芳当年的住所。前为父亲的居室,后为儿子的住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父子相随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1936年孔德成和孙琪芳结婚时,新房就设在后堂楼。现景区已布局复原了当时大婚时的场景。“瑞应睢麟”四字是当时的婚礼主持人林森所题,意为生活美好,早生贵子。</p> <p class="ql-block"> 位于孔府主体建筑东部有一间四层小高楼,为砖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代,叫奎星楼。原为孔府藏放金银货币的金库,据说战乱时衍圣公及眷属也在此避难,因此被俗称为“避难楼”。,</p> <p class="ql-block"> 我最后来到孔府后花园,观赏了园中两大奇观: “五柏抱槐”和“一幅影壁画”。</p> <p class="ql-block"> “五柏抱槐”,是五棵柏树和一棵槐树组成。五棵柏树因被闪电击中而分成五瓣,但依然存活,枝繁叶茂,并在中心长出了一棵槐树,五棵柏树围绕在周围,故称“五柏抱槐”。它被人们誉为“五君子柏”,成了后花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后花园西侧,有一影壁画,高约3米,长约12米,整个画面并不绚丽,在一条弯曲小道两侧,画有池塘水面和林木。可奇异的是: 你站在画前的任何地方,随着脚步移动,画面也在跟着变化,小路两侧的景物会变大变小,但路的正中央,始终在你的正前方。游人到此,无不亲身体验,无不称奇。</p> <p class="ql-block"> 孔府不仅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的圣地,也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孔府的门匾、对联、阁老凳、内宅戒贪图等,无不体现着规矩之道和家风文化的气息。圣府、圣人之门、六代含饴、诗书礼乐,都显示着这座古老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这些都见证了孔氏家族的传承与发展,见证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谢 谢 观 赏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赵志良制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2024年11月26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