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

翰墨诗情*悠悠我心

<p class="ql-block">文:李凤魁</p><p class="ql-block"> 程颢有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其静观方得万物之道,方品四时佳兴,诸葛亮又言“非宁静无以致远”,由此可参静之奥妙。当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种由行到坐由动到静的自然转变让心境亦为之而变,如果说行是目观天地之有形的话,那么坐便是思入风云变态中的静之心悟。</p><p class="ql-block"> 水到绝处是风景,人到绝处是重生。穷绝,既是山重水复无路可走,也可能是柳暗花明起死回生,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这个重生是事物运行发展的陡然反转,也是临变不惊得之淡然失之坦然顺其自然的通透洞达,而带着这种心境去看待穷绝则所思所行皆无碍矣。</p><p class="ql-block"> 记得多年前书法创作,为了写出一幅满意的作品,经常一写就是二三十张、四五十张甚至一刀纸,然而越心急就越写不好,看着满屋的废作和狼藉,心情每每绝望到极点,长叹天资不逮,意欲从此折笔作罢,然贼心不死,仍欲重书,既然写不好那就按不好写吧,结果竟然出现了意外反转,或许也正应了老子“反者道之动”和苏轼“无意于佳而佳”的那句话吧,作品反而平和自然了很多而且颇有可观,后来也经历了很多这种情况,大都是到了最后才峰回路转,最好的作品往往就是心情沮丧到极点后不抱着希望而写下的最后一张作品。我由此也很受启发,遇到瓶颈是常态,改变心境是法宝,也正是渐渐有了这种心境的松弛感和自由度,创作才有了不断的提高,当然心境的改变需要时间的打磨和历练,也需要自身的揣摩和悟性,突破的瓶颈越多提升的层次也就越高。当然现在书法创作还会遇到瓶颈,只不过较以前已少了很多,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恢恢乎游刃有余,不仅仅是技术的熟练,更是心境的融通,从而打开了技近乎道的大门,书法如此,解牛如此,万事皆如此也。</p><p class="ql-block"> 秋云最有看点,高高的蓝天,白白的云朵,玉宇澄清,入诗入画,还记得7月30日和9月5日那天的云,一个是坐在办公室隔窗看云,如同观影,但见千里阵云犹若千军万马行兵布阵千里奔袭,绵延不绝蔚为壮观,室内芳茗腾烟,口齿含香,不觉快慰暗生,其间乐如在水之鱼惟自得之。一个是闲暇清泉河边,白云如团如山,俨若在楼后徐徐升起,由远及近,加之清风微波,让人惬意非凡,不由间便坐了下来,目与云接,心飞云上,禅宗六世主慧能以手指月得月忘指,我亦得云忘我矣!</p><p class="ql-block"> 做学问板凳要坐十年冷,凡要有点所得都要多点坐心和坐功,大大的工夫耐耐的性,我们都不妨再多一些坐,让心性和工夫都不断增长,不断温柔我们的行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