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七幼·家园共育篇】“美有一百种表达”——灵武市第七幼儿园小二班好文推荐(第2期)

苏打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养育者的支持,提升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发现、表达和创造力。近年来,随着美育越来越受重视,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了绘画、音乐、舞蹈类培训班,希望通过艺术学习提升孩子对美的认知。难道只有报班才能提升幼儿的审美吗??针对这个问题,本期,我们为家长带来的好文推荐主题便是《美有一百种表达》,希望通过本次的好文推荐,能让大家有所收获。</p> 支持孩子涂鸦 <p class="ql-block">1. 努力“看见”。看见并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内心真正地对孩子的“乱涂乱画”行为抱认同和悦纳态度,懂得他们的涂涂画画是对自我的探究和感知,也是对眼中世界的个性表达。</p><p class="ql-block">2. 用心倾听。尊重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不随意否定孩子的作品,用心去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p><p class="ql-block">3.空间支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随时涂鸦的专属空间,比如,在大小适宜、光线充足的墙面上设置小黑板、磁性板或者大张画纸,提供水性粉笔、油画棒、马克笔等,满足孩子想画就画的需求。</p><p class="ql-block">4.作品呈现。珍视孩子的每一次涂鸦,尽可能多地收集和整理孩子的作品。</p> 生活中的审美 <p class="ql-block">1.引导观察。孩子喜欢自己挑选衣物,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服装的款式、色彩、面料,探索不同场合不同需求的打扮样式,体验穿着的舒适感受等。观察力提高了,孩子对服装的审美也会相应提高,他还会将此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审美上,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p><p class="ql-block">2.运用感官。身体力行是获得经验最直接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有机会运用知觉感官,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来得更具体和深刻。</p><p class="ql-block">3.参与生活。美育应该融合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活动中去体验、展现和创造,进而丰富精神世界,让生活变得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孩子美的体验和实践。</p><p class="ql-block">1. 家庭美。有序的环境能带给孩子安全、稳定的感受,信任、依恋的体验,放松、愉快的情绪情感。</p><p class="ql-block">2. 自然美。我们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在观察、互动中感知和体验自然美。</p><p class="ql-block">3. 社会美。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幼儿通过对规则与关系的体验和实践,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育根植于生活和文化,是贯通人生发展的重要线索,它融于孩子的生活。我们要通过为孩子创造适宜的环境,培育孩子重视生活品质的尚美态度,支持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探索去发现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美,体验万物存在的独特价值,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供稿/编辑:苏正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杨娜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单位:灵武市第七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时间:2024年11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