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天 光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媛媛

<p class="ql-block">[爱心][爱心]书香四溢,沉浸其中,阅读经典,打开心门,让我们共同阅读,一起进步!</p><p class="ql-block">国学传统文化小课堂 第25期 </p><p class="ql-block">[玫瑰]一起阅读《于丹趣品汉字》 第30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光”的甲骨文,上边像一束火焰🔥向上升腾,下边是一个人跪着的样子。一个人跪坐在地上,擎着火炬高过头顶,表示人手里举着火把带来光明。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我们的祖先头顶火种,祭祀火神,在进行一种仪式,以表达对燧人氏的崇拜。无论哪种解读,这都表示人在火之下,火种常在,它高于人,光明永存。</p><p class="ql-block"> 《说文解字》:“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光”的本义就是火带来的光明、光亮、光芒。“光”从造字之初特指火光,到后来泛指一切的光,日光、月光、灯光、珠光宝气,还有雷鸣电闪的闪光,都是光。</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的“明”,左边不是“日”,而是窗户,另一边是月亮,表示月光透过窗户。这是“明”的本义。“光明”的“明”是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而不是太阳。虽然说太阳比月亮更明亮,更恒久,但是中国人诗意的情怀更偏爱月亮。阳光是属于大家忙碌劳动的时刻,但月光是人回到私密空间歇息养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