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2024年11月27日上午,绿荷塘小学进行了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活动。</p> 演练前的准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22日我校召开了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专题会议。王校长传达了防震减灾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对防震减灾安全演练进行了部署。</p> 演练过程 <p class="ql-block"> 第一声防空警报响起,各个班级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蹲在课桌底下,双手护头,进行躲避。</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防空警报响起,全体学生保护头部、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快速有序地按指定的路线,安全有序、迅速地到达指定地方。</p> <p class="ql-block"> 到达广场,各班老师组织学生清点学生人数,并及时向杨老师汇报。整个疏散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没有疏漏一个学生,没有出现碰撞摔倒和踩踏事件,达到了预期效果。</p> 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对全体师生的演练进行了点评,在演练过程中,有一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在疏散过程中,有些同学的步伐还不够迅速,有些班级在集合点的组织还不够紧凑。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演练中加以注意和改进。对地震发生时逃跑时应注意事项进行提问。以及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p><p class="ql-block">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p><p class="ql-block">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p><p class="ql-block"> 3、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p><p class="ql-block">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p><p class="ql-block"> 4、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路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p><p class="ql-block"> 6、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p> 王校长总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练结束后,王校长对整个活动进行了总结。他用案例分析强调了地震发生时安全撤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防震减灾演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安全教育课。通过演练,同学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和应对措施,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校长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次演练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继续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将相关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防震减灾的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 通过疏散演练活动,全校师生进一步掌握了在发生地震时如何积极应对,同时也让老师们树立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p> <p class="ql-block">文:杨密</p><p class="ql-block">图:张清</p><p class="ql-block">编辑:杨密</p><p class="ql-block">初审:杨密</p><p class="ql-block">终审:王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