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学的魅力,认识体裁的多样 -----从《诗经》对文学体裁的溯源

美在心灵中

文/更生<br>对文学作品的体裁的认识,是我们作为文学爱好者真正进入文学大门的钥匙,就可以从容地叩开这个文学大门,在夕阳年华,也可实现自己完美人生的理想。高老师自然就是领我们进入文学殿堂的导师。认识和了解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体裁也是我们探求中外文学世界的重要途径。今天老师所讲的,理了一下,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做读书笔记。<br>一、文学作品的体裁<br>文学体裁的概念:体裁,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体裁是指诗文的文风辞藻。<br>在文学作品中,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内在的体裁和外在的体裁两种。<br>内在的体裁表现在,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文章的体裁是结构的一种;素材是文章的血肉。更重要的是体裁具有审美的功能,可以将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以一定的规范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呈现给读者。<br>外在的体裁指文章的四种基本模式,那就是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一般来讲,体裁还可以细分为文学体裁和文章体裁,二者亦统称为“文体”。(待续) 二、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br><br>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br>古代最初把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都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待考证)。中国诗歌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独特的美感。<br>它的发展大概有这么一个脉络:《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br>我国典籍上记载的,最早的可以称得上诗的是一首描写打猎情景的歌谣,其名叫《弹歌》,内容很简单,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实。”据推测,这首诗产生于五千年前三皇五帝时期,记录了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全过程。这首诗很短,是中国最早的诗歌。诗歌最初的特点:语言朴实、用字简练、节奏明快、画面感强、反映现实生活。这首诗同时也证明了诗歌是在人们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开始时也许就是边劳动,边歌咏,慢慢地形成了固定的形式,由于简单好记,又形象,被口口相传留存了下来,成为目前可以考证的中国最早的诗歌。<br>在同一时期还有一首《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此外,诗歌也源于古代的信息传递。古代信息技木不发达,只能口口相传,为避免在传递途中出错,人们就将信息编成歌进行传递。此外,劳动号子(后世的民歌)也是诗歌的起源之一。此后,诗歌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br>诗歌也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其中,原始宗教中的“祭文”也被认为是诗歌的重要起源之一。<br>最后,诗歌也起源于古代的占卜术。其中主要是《易学》中的一些爻辞和卦辞。《周易·归妹》上六爻的爻辞辞曰:“女承筐,无实;士到羊,无血。”意为献祭之时,新娘捧着盛祭品的筐具,但筐中无物;新郎以刀刺羊,但羊不流血。此不祥之兆,无所利。故此为凶兆,得此爻者,事多不顺,营谋皆空。做官的居虚位而无实禄。<br>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诗要表达或是说明的已经不再是表面的意思了,而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意思,这正是诗歌的一个特性。可见在诗歌形成的雏形阶段,既无固定形式,也不讲究格律和押韵,简洁明快,记事抒情,为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br>《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换言之,在中国古代,诗、歌和舞是三位一体的存在,其中的诗就是歌词,歌就是音乐、节奏、韵律,而舞就是舞蹈<br>所以,诗最初是为了歌舞而存在的,后世的诗是从歌舞分化而来,逐渐成为一种单独的艺术形式。诗从歌中分化而来,为语言艺术,而歌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音乐文学。《诗经》是入乐歌唱的,故严格来说它属于歌的形式,也正因为如此,《诗经》被学者称之为我国音乐文学成熟的标志。诗歌在中国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再到现代诗。是一颗闪耀的明珠。<br>《诗经》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中国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故亦称“诗三百”。诗经按逢、雅、颂分类/<br>《风》,周代各地的歌谣,包括了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有160篇《诗经》中的核心内容。<br>《雅》周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不含《小雅》中的六篇笙诗。《大雅》,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有《文王》、《思齐》等史诗以及《绵》等。<br>《小雅》,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有《鹿鸣》、《采薇》等代表作。<br>《颂》, 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br>《风》是《诗经》中最核心的部分。“风”,指自然习俗,后来将由风俗中产生的诗词歌谣,也称“风”。这里的诗篇,大多是民歌,是歌咏百姓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喜悦与悲伤。表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面貌。例如,《秦风 蒹葭》<br>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r>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br>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br>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br>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br>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br>这首诗以蒹葭(即芦苇)和白露的描绘开篇,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所向往的人的深深思念和执着追求。全诗共分三章,每一章都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自然景象起兴,逐步深入地表达了诗人追寻“伊人”的情景。<br>《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其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br>如《小雅 采薇》<br>•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br>•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br>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br>•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br> •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br>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br>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主要描述了戍边士兵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感。(待续) 三、从《教父》电影看文章“纵横式”结构的拍摄艺术<br>高老师每次上课都有上下呼应的感觉,所以本次课主要讲文学体裁及其文学体裁中的诗歌。但鉴于上周在文章结构分析中重点讲了“纵横式结构,剖析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所以一开始就介绍了电影《教父》,把写作中的“纵横式”与电影的“梦太奇”表现方式结合起来。<br>《教父》是由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主演的黑帮电影,于1972年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马利奥.普佐(MarioPuzo)同名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柯里昂为首的黑帮家族发展过程以及柯里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次年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百年百佳影片第2位”显而易见,不仅是故事经典,拍摄手法也是经典。<br>《教父》里的教堂洗礼戏是全片的高潮,经典平行家太奇的拍摄手法也影响了后世其他影片的创作。这段故事讲述了麦克在老教父维多柯立昂和长兄桑尼去世后独搅大权,成为新的教父。麦克在参加姐姐孩子受洗礼仪式并认其为教父的同时,也准备开始清理家族的敌人。<br>《教父》的这种来回切换的手法在电影中叫做蒙太奇(Montage)手法,在法语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与电影中有关剪辑和分镜头的理论。<br>1923年,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M.Eisenstein,1898-1948)率先将蒙太奇作为一种特殊手法引申到戏剧中,后在其电影创作实践中,又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开创了电影蒙太奇理论与苏联蒙太奇学派。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br>爱森斯坦认为,将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br>《教父》中,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FordCoppola)正是熟练地运用了这种蒙太奇的手法,不仅将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交代清楚,更是完美诠释了主人公心中善良与邪恶的“交织”。从文学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纵横式”写作手法。可见“电影要有时空得极大自由”,这也是电影语言一种艺术。(完)<br> 2024年11月22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