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比长短、比高矮的经验,但缺少测量的具体实践,更没有形成使用“厘米”“米”等具体的长度单位的意识。而长度测量是一个来源于生活的必然需求,将学习过程付诸于实践,让孩子在操作、体验、辨析中提升量感,是深化学生对测量本质的理解和计量单位认知的最好方式。</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量感、空间观念,深刻建立“米和厘米”的单位概念。我们开展了一次《一起“趣”测量》项目化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挑战度量任务,在探究中提高估算能力,在操作中辨析度量本质。</p> 活动目标 <p class="ql-block">1.了解长度的概念和意义。</p><p class="ql-block">2.学会用身体的尺子来估计和测量长度,使用合适的单位来测量和描述长度。</p><p class="ql-block">3.加深对长度的认识,并理解长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p><p class="ql-block">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p> 项目实施过程 <p class="ql-block">一:初识生活中的长度</p> <p class="ql-block"> 利用暑假布置实践作业,量一量自己的身体,量一量生活中的物体,初步感知长度,感知长度单位。</p> <p class="ql-block"> 假期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发展其实是和现实密切相关,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身体上也有很多奇妙的数学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二:感知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上课前明确测量要求,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讨论明确测量目的、测量工具、测量过程、如何记录测量结果。</p> <p class="ql-block"> 小组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了不同的工具戒尺、脚长、笔袋、直尺、纸箱等。测量工具不同,最后得出结论测量结果都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有些小组因为测量意见不统一,最后导致测量失败,从失败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再次测量。</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选择不同工具进行测量过程中,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到度量的乐趣;更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三:认识厘米,了解度量本质</p> <p class="ql-block"> 课前剪好1cm长的吸管,让孩子摸一摸,比一比,切实感受1cm有多长。</p> <p class="ql-block"> 借助1cm的吸管,尺子寻找身边1cm得物体,加深对对1cm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中的1cm,感知度量单位的一致性,引导多角度思考,启发思维。</p> <p class="ql-block"> 对1cm有了认识,继续认识2cm、3cm、5cm和10cm。感受长度单位的累加。</p> <p class="ql-block"> 在家里找一找1cm、2cm、5cm、10cm的物体并量一量,建立与生活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四:认识米,认识度量意义</p> <p class="ql-block"> 课前布置作业:剪10根10cm的吸管。</p><p class="ql-block"> 课堂任务:动手将10个10cm的吸管拼接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感受1米是由10个1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初步渗透长度单位的十进制。</p> <p class="ql-block"> 学生自己制作的1米,认识了1米有多长,让书本上的知识回到现实生活,让1米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多米尺的认识更加深刻。</p> <p class="ql-block"> 利用课余时间,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化身小小设计师,巧妙构思,学以致用,定制专属于自己的米尺,在深入探究了米和厘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制作米尺,小朋友们有了一个丰富的体验过程,既落实了知识目标,又积累了实践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作品吧。</p> <p class="ql-block"> 利用自己制作的米尺,量一量家里物品的长度。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p> <p class="ql-block"> 有竹制的、木头做的,纸板制作的,还设计了美丽的图案。卡纸制作的作品,学生都很用心的贴上胶带塑封,这样可以让自制米尺更好的保存和使用。</p> <p class="ql-block"> 走进教室就是学生迫不及待的分享和展示,课堂展示学生制作的米尺和制作米尺遇到的困难和改进方式。学生分享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五:智慧测量,再识长度</p> <p class="ql-block"> 课时一:利用米尺测量教室,知道门有多宽,教室有多长、多宽、多高,窗台有多长,柜子有多长、多宽,多高。</p> <p class="ql-block"> 课时二:测量身体,腿有多长,手臂有多长,同学和老师有多高。</p> <p class="ql-block"> 走出教室测量,跳一跳,量一量,了解自己能跳多远。</p> <p class="ql-block"> 抱一抱估计树有多粗。学生:老师,我一圈还抱不住,我觉得大概150cm。</p> <p class="ql-block"> 量一量,知道树有多粗。</p> <p class="ql-block"> 先用脚步丈量跑道有多长,再量一量自己估的合理吗。</p> <p class="ql-block">身体的尺子,量一量一柞长,一庹长,一步长。</p> 项目总结 <p class="ql-block">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仅认识长度单位,建立度量意识。知道度量来自于生活又为了更好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习空间无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创意无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