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已发表。刊登于2024年11月20日《世界日报·上下古今》版</h3> <h3>我對大理城可說是又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我的長篇歷史小說《忽必烈風雲傳》上下卷(北京同心出版社出版)有一章專門寫忽必烈率軍征討大理。從古籍中查閱了大量有關大理城的資料,根據這些資料腦子裏幻化出一座大理城,它的城樓、城墻、街道、房屋,甚至飲水的河道、排水的溝槽……都那樣的具體,歷歷在目,活靈活現。但真實的大理城的廬山真面目到底是什麽樣子,與我藝術虛構出來的大理城是否一致,一直沒有得到驗證。這次來雲南旅遊,行程中有有游覽大理古城一項,而且聽説古城遺址保存完好,聞之興奮不已,終於可以親眼目睹其廬山真面目了,看看真實的大理城與我想象中虛構的大理城是否一樣,倒是別有情趣的。</h3> <h3>非常遺憾,到達後發現,眼前這座真實的大理城與我想象的相差甚遠。我查到的有關資料顯示,大理城依山而建,居高臨下,形勢極爲險要,易守難攻,忽必烈圍城多日久攻不下。後切斷從山上流入城内的水源,激起城内民變才得以攻下的。而眼前的大理城卻是建在山前的平壩上,無險可守。這是怎麽回事?同樣一座古城何以有天壤之別?<br> 經查閲資料才得知,原來這座大理城並不是宋朝時的那座大理城,而是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以後重新建的。這就難怪了,忽必烈征討大理是公元1252年,比建這座城早了一百三十年。百年滄桑,歷經了多少戰亂、水、火、地震等自然災害,原城毀掉是完全有可能的。雖然不是宋朝舊物,是明朝的能比較完好地保存下來,也是非常有價值的。</h3> <h3>不過,城中街道布局和房屋建築與我想象的十分相似,古老的棋盤街,從山上淌下來的泉水從城中流過,如地下隱泉沿街巷而婉轉。當年忽必烈就是斷掉城內水源,引起百姓恐慌,軍心不穩,才將城池攻破的。如今,潺潺溪水流進各家各戶,化作滋潤百姓的甘霖。白族愛美,愛幹凈,家家都種花,品種多為色彩艷麗的山茶、杜鵑等名貴花木。流進院子的溪水為養花提供了極大方便。盛開的鮮花與白族姑娘嬌美的面容和艷麗的服飾相映襯,更為清純如水的漂亮姑娘增添了幾分俏麗。</h3> <h3>大理城有南北和東西兩條大街,南北街是古老的商業街,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店鋪雖然不是很大,但古色古香,古風濃鬱。店鋪多為工藝品、土特產,銀器、玉器、織錦、紮染……極具民族特色。現場手工製作,宛若歷史再現。在一個銀器鋪子裏,一位戴圓形黑框舊式老花鏡的老師傅,腰紥圍裙,手揮小錘,叮叮咚咚在打製一把全銀酒壺。在對面工藝品商店裏,一位上身穿白色雲錦上衣、水紅繡花坎肩,下身穿淺綠色綢褲的白族少女,坐在老式織錦機前咔噠咔噠地織錦,動作嫺熟,纖纖玉手,上下飛動,左右婉轉,宛若撥動琴弦,只是指尖流出的不是音符,而是艷如朝霞絢若霓虹的雲錦。<br> 東西街俗稱「洋人街」,它真正的名字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與南北大街迥然兩種風格,中式店鋪商號很少,隨處可見的是歐陸風情的西餐館、咖啡屋、酒吧。黃頭發藍眼珠的洋人進進出出,仿佛到了另一國度。</h3> <h3> 十字街是大理城的中心,南北和東西兩條大街在此交匯,是最繁華熱鬧的地方。宋朝時五華樓就建在這裏,忽必烈捉住國舅高祥以後,就是在五華樓前處斬的。現在這座很新,顯然是近年仿建。不過風格樣式與宋時的基本一樣。是一座過街樓,南北大街從樓下通過,上面三層,巍峨高聳,翹角飛簷,雕梁畫棟,恢宏壯觀。從三層縱目遠眺,大理城盡收眼底。當年忽必烈登沒登上此樓,就無從可考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