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建哥

<p class="ql-block">  回忆从前是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似心中最柔软也是最坚韧的弦,轻轻一拨便奏响往昔岁月的旋律。那些欢声笑语,那些泪水与彷徨,皆化作繁星点点,镶嵌在生命的天律,照亮了来时的路,也温暖着此刻的心房,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都将与灵魂相依相伴,成为一生珍藏的宝藏。</p><p class="ql-block"> 小雪初至,冬意渐浓。2024年11月26日在老家早餐后,人老了总还是想一些回忆过去的山山水水,农宅院坝。我独自一人凭记忆,沿井岗大队10队、11队、13队走了个遍。时隔六十年了,那里的人、那里的房子虽然发生了记忆中的变化,但在我脑海中还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了李方富老师的废弃的院子,这里有很多回忆满满。李老师初中比我高两个级,每周星期天下午我都要去他家叫他一路到学校,记得他门前路边有两棵大李子树,那李子特别好吃,每当李子成熟时,李妈都要喊我两个摘一包背到学校吃,近六十年了还记忆犹新,那李子树早就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李子树不在栽的砂糖桔,硕果累累,没人住也无人摘。</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方雄的房子修得好,一楼一底也无人居住,关门插锁</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当时还修了道院墙大门很时尚</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方雄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到了方贵和方云这里,今天是赶场天,都去月华赶集去了,只有几只大大小小的狗儿叫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到了火砖房子,也叫村子,60多年前我读初小在这里度过了四年,井岗小学。六十年代井岗大队人丁兴旺,当时有两所学校,一个是万胜小学,住地观音岩,是大队所在地,人们称寨子上,那里的学生比井岗小学的多一点,有九个生产队的学生读书。井岗小学当时称村子里,井岗小学有四个生产队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井岗小学原来是一个朝门院子,里面有十多户人居住,感觉当时是全大队最大的院子。由于时代的变迁,这些住户陆续搬到沿公路或场镇上修建房子,现在没有了当年的热闹,只是一遍废墟,不过也值得我的回忆,那里是开启我人生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这是顺搬出去修的房子,现在石河场镇去住了。</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去七龙石见到了光儿(廖明光),他比我大,小时候曾在一起玩,很熟悉。他双目失明近50年了,他69年参加过庞家咀修建襄渝铁路。退场回乡后,农业学大寨改田改土时放砲时将双眼炸瞎。</p><p class="ql-block"> 光儿精明能干,前些年还在下田干活,现在还喂养几头耕牛,每天都拉出去放养。我去时他正在砍红苕喂鸡鸭,几十年不见,经过一番对话,便知道我是谁,非常热情招呼我坐。</p> <p class="ql-block">  光儿的贤惠能干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  路过廖家油房</p> <p class="ql-block">  走胡全这条路变了,由良土变成了竹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