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永远的怀念</u></b></p> <p class="ql-block">11月26日,晴转多云。</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的印象好像是天门进入小雪节气的第一个日出,也是我二十次同月同日看太阳从东方升起,只不过地点年龄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早晨,站在天门自家楼顶,看东方的太阳从城市高楼间冉冉升起,天空一半淡蓝,一半橘红;蓝色的天空,飞机留下的一条白烟慢慢的淡去,最后形成一条条白云,美丽了城市的晨空。不多时,太阳升上了高楼,红霞满天;远远看去,城市的楼房也被霞光染成了黛红色,散发出隐约的红晕。</p><p class="ql-block">静静的守望东方,慢慢的凝望日出,不禁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家那个悲壮的日子,不禁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前的今天,天也是这样的天,晴天;阳光也是这样的阳光,温暖。这天清晨,我的母亲选择悲壮的离开了我们,去寻找她的极乐世界去了,好不让人伤痛。</p><p class="ql-block">二十年了,每到这一天,无论在老家天门,还是在远乡武汉;不管是这天的早晨,还是这天的中午,亦或是这天的夜晚,是我思念母亲最多之时,思念浓时,泪洒衣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作者的母亲</u></b></p> <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二十年前,我正46岁,人生中场,正是从幼稚和冲动走向成熟与稳重的人生,学会了珍惜与感恩。哪曾想,我的母亲一个悲壮的选择,成为了我们母子的永决。子欲养而亲不待。</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二十年后,我己66岁,人生大半,己经体验了人生的甜酸苦辣与悲欢离合,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只可惜,我母亲的音容笑貌成为了永远的回忆与追念。让人感叹岁月无情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二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乐观一点说四个二十年,充其量长寿者五个二十年。我在人生两个二十年多一点,就经历了丧母的离别悲痛。悲痛,别离之伤,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伤痛。</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如同二十岁,是一个小伙子由幼儿成长到青年的年龄。我的母亲离开人世间迄今二十载了,是一个让我步入花甲之年的二十年。思念,怀念之情,是魂牵梦绕二十年母亲的情缘。</p> <p class="ql-block">当代著名作家和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浓烈,蕴含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中国内地女高音歌唱演员雷佳唱的《乡愁》是:“乡愁是一碗水 ,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生情”。乡愁绵长,饱含思念之意。</p><p class="ql-block">我的乡愁是:乡愁是母亲的一土罐煨菜饭;乡愁是母亲的一夜《大和尚与小和尚》的童话;乡愁是母亲的一个“荞麦粑子”……。乡愁纯真,表达思念之心。</p><p class="ql-block">母亲,您知道吗?今天的儿子,满满的是思念,永远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余光中赋诗乡愁《网图》</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一土罐香喷喷的煨菜饭</b></p><p class="ql-block">上小学时,先在土库小学读书,后因湾中玩伴都在卢市小学和桥头小学读书,母亲担心我孤单,将我转学桥头小学。我永远记得,从桥头小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的看到湾里树林中飘荡着袅袅炊烟,就知道是我的母亲在灶台上忙碌着。走上屋台,就闻到空气中飘来一股土罐菜饭特有的清香。回到家,书包还没有放,母亲从灶里拿出来一小土罐煨的香喷喷的菜饭,让我独自享用。那土灶里瓦罐菜饭成为了我儿时幸福生活的缩影,成为我永远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母亲曾经住过的老屋</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一次菜园口摘黄瓜的趣话</b></p><p class="ql-block">我的儿童时代,是在高台老屋里度过的。老屋前门向西开,门下坡有一块宽大的土泥巴禾场,禾场以西边是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大概有一亩来地,春夏秋冬种植着各种时令蔬菜。长大后,母亲时常说,我快两岁的时候,时常跟着母亲到菜园子摘菜,看到菜园里黄瓜,用手摘不下来,就扒在地下用口咬,傻的沒得说。那时家门前菜园子成为了我儿时的最爱,似乎是父母专门为我搭建的一座“世外桃源”,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作者儿时家里的菜园(网图)</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两个香饽饽的荞麦粑子</b></p><p class="ql-block">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天门大桥刚刚建成通车,一天,我和湾里比我大两岁的银田舅爷,一同步行天门县城买鳝鱼豪子。母亲天没亮起了床,为我准备远行的干粮。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带着母亲准备的两个“荞麦粑子”,身穿灯彩绒衣服,脚穿黄色解放球鞋,迈着坚实的步伐,踏着晨雾,沐浴着冉冉升起的阳光,行走在通往天门县城的路上。母亲亲手烙的两个“荞麦粑子”,成为我天门县城旅行一天的生活全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荞麦粑子</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北堤角柴山放牛的童趣</b></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老家向北,有一个地方叫北堤角,哪里曾经是一个湖蛮草地,老家人俗称“柴山”。每到初春农闲,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候,湾里的大人们,赶着集体的牛群,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走七、八里坑坑洼洼堤路,到哪里放牛捕鱼,一直到太阳落山。</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上小学前,大约8岁左右,我时常跟着父母到“柴山”去放牛。到了“柴山”,大人们将牛绳系在牛角上,任其牛儿们草地上疯狂;男人们下河捕鱼,女人们席地而坐,做起了针线活,孩子们无拘无束,自由奔跑。那“牛背上逍遥,草地里嬉闹”的梦幻般童趣,至今还萦绕在我脑子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儿童草滩放牛(网图)</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一次倒口堤的惊魂</b></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湾的西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小河堤绕水也曲曲弯弯,直通卢市集镇。小河堤有一段凹陷的缺口,人们称“倒口”,也许是哪一年发大水倒了堤留下痕迹。一天清晨,天没有亮,我乘父母不备,独自背着书包去上学。当走到“倒口”堤时,眼前突然发现一个黑色的东西向河下滚去,我以为碰见“鬼”了,吓得大哭了起来。拼命喊:“妈妈!妈妈”!哭声惊醒了生产队守夜的舅父,喊来母亲把我护送到了学校。从此,母亲天天护佑我上学,用慈爱点亮了我的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长树的地方 曾经老家的“倒口堤”</u></b></p> <p class="ql-block"><b>我的思念 是夏夜的童话故事</b></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到夏天,特别是十五月圆之夜,父亲在屋外月光下放一张竹床,让我们一家人在树影婆娑的月下乘凉。母亲坐在床沿边,一边拿着扇子为我扇风拍蚊子,一边跟我讲着《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从前,山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小和尚要老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山上……”不厌其烦的讲呀讲,让我渐渐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母亲的童话故事,让我和姐妹与弟弟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清凉”的十五月圆之夜,直至长大成人。 </p><p class="ql-block">母亲,<span style="font-size:18px;">您给儿子留下了数不清的思念,无法一一用语言来表达。</span>只有来世再做您的儿子,再续母子前缘,报答您的养育之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老和尚与小和尚(网图)</u></b></p> <p class="ql-block">到了中午,我独自一人来到天门河城市防洪闸以下河段,坐在河岸石块上,无心欣赏天门河初冬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只是,一边看着河水慢慢的向东流淌,那水流向了我的老家卢市镇。我多么希望河水,带去我的思念,流向长眠家乡土地的父母。</p><p class="ql-block">时而,望着天空慢慢堆积的云朵卷舒,那云飘向了我的老家假白湖口。我多么想云朵,寄上我的问候,飘向天堂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天门城区防洪闸下游天门河</u></b></p> <p class="ql-block">到了做晚饭的时间,我跟爱人说:今天是我们的母亲去世二十周年,你不用烧饭了,我们去外面吃,一起纪念一下母亲。爱人感叹的说:“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妈妈都走了二十年,一个小伙子的岁数啊”。</p><p class="ql-block">在天门名门小区新开业的顺旺家吃过饭后,我独自登上了小区的高楼,向东望着老家的方向,满城灯火辉煌,疑似银河落九天。天上或明或暗的星星,俯瞰着天门城,也俯敢着我的老家;我望着天上的星星,星星也看着地上的我。星星好像代表着我,守望着家乡长眠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天门名门小区高楼夜景</u></b></p> <p class="ql-block">天门城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那宽阔的钟惺大道由西向东,亮如白昼;道路两旁林立的高楼,高耸夜空,轮廓分明;电信大楼上的“中国电信”四个蓝字,清晰可见。由南向北的接官路,连接闸北路,像一条火龙,蜿蜒游向人民大道;屹立在东湖公园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如一支火箭,直冲黑空。城市明亮闪烁的灯光,夜空时隐时现的星星,交相辉映,勾勒出了城市夜晚的千姿百态。</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的我,想着远去天堂的母亲,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惆怅啊,母亲您的晚年,本应该能来天门城,同儿子一起享受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遗憾的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您在里头,过早将我们母子阴阳相隔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天门城夜景</u></b></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思念,思的是那物是人非,日同时异;永远的怀念,勾起的是我对母亲您的无限怀念。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能淡去我不少记忆,但始终淡不了我对母亲的绵绵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母亲您在天堂过的还好吗?今天是您“驾鹤西去”的二十周年,儿子没有忘记您。儿子没有回去您的坟前拜祭,只好登高夜望东乡您长眠的地方,为您祈愿:</p><p class="ql-block">为您点燃一只心灯,照亮您天堂路,让您天堂没黑暗!</p><p class="ql-block">为您点燃一柱心香,祝愿您在天国陪伴父亲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为您叩三个响头,祈祷您保佑您的子孙平安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u>二十年前 作者(右)与弟弟跪送母亲</u></b></p> <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于天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