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就告别东京的民居,来到东京站,搭乘开往大阪的新干线前往京都。</p><p class="ql-block">京都,这座千年古都,不仅是日本文化的发源地,更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效仿唐代长安的格局建立平安京开始,京都便成为中日文化交汇的桥梁。无论是建筑布局的规整对称,还是文学、宗教、艺术等领域的丰富成果,都深深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影子。</p><p class="ql-block">在平安时代,中国传入的佛教在京都扎根、发展,寺院林立,禅宗成为京都文化的核心。金阁寺的禅意庭园、银阁寺的枯山水,甚至茶道的简约美学,无不渗透着中国唐宋时期禅宗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国的书法、绘画风格也深刻影响了京都的贵族文化和艺术形式,《源氏物语》中唯美的平安风情,何尝不是唐诗宋词的余韵?</p><p class="ql-block">京都的历史,与中国的丝绸之路也有着独特的联系。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一环,唐代的遣唐使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绘画技术带回日本,而京都的西阵织工艺则是对中国丝绸艺术的再创造。京都的青瓷、漆器、和风庭院,犹如一首写满中日文化交融的长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11月底晚秋的京都,是红叶的天下,也是秋日的极致之美。</p><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这里,体验京都文化历史和自然水乳交融的美。</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一个雨天,秋日的雨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湿气笼罩着</span>街道与庭园,整个城市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禅意中,深沉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金阁寺的门票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不仅注重实用性,还融入了日本传统美学与文化特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长的长方形</span>类似护摩札(祈愿木牌)的形状;上面用传统的草书和楷书写着祈愿的话,“家内安全”,“开运招福”,“如意吉祥”。</p> <p class="ql-block">步入金阁寺,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座耀眼的金阁。它三层的结构各具特色,映射了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底层是“法水院”,以镂空的简约木质结构为主,散发着禅宗寺院的朴实无华;中层名为“潮音洞”,采用武家书院风格,沉稳而庄重;而顶层的“究竟顶”则是佛堂,外覆金箔,顶端高耸的凤凰在雨中泛出幽幽的金光,如同涅槃的象征。</p><p class="ql-block">镜湖池静卧于金阁前,湖面倒映着亭台与红叶。</p> <p class="ql-block">池中散落的小岛和岩石,象征着净土佛教的世界观,似有若无的秋雨点点落下,在湖中激起轻微的波纹,宛如历史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绿舟四松”是金阁寺庭院中的四棵古松,位于寺院正门附近,以其独特的姿态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相传,这四棵松树种植于金阁寺建造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庭园设计中的重要元素。</p><p class="ql-block">它们的枝干苍劲、姿态各异,松针四季常绿,象征生命的坚韧与永恒。四松错落分布,与金阁的辉煌、镜湖池的倒影形成鲜明对比,为庭园增添了一抹自然的宁静之美。名称中的“绿舟”寓意它们如喧嚣繁华中的一片清净之地,呼应禅宗追求内心平和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沿着金阁寺的小径走,细雨如丝,轻柔地洒落在红叶之上,给这片秋日景色增添了一份朦胧与静谧。湿润的空气中,枫叶的红色更加深邃,与四周的绿色和金色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小径两旁的红叶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生动,红与绿交织,仿佛天地间的灵气在此汇聚。</p> <p class="ql-block">佛堂的金色屋顶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宁静,金光在雨幕中透出一层温暖的光辉,与湿润的红叶相映成辉,犹如一幅古老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在金阁寺的寺庙里点上祈福蜡烛,心中充满虔诚与希望。烛光闪烁,雨水轻拍池面,周围的宁静与美好让人感到深深的安慰与平和。此刻,所有烦恼仿佛都随风而去。</p> <p class="ql-block">走出金阁寺,附近的街道古朴宁静,传统日式建筑与现代商铺交融。小店铺、茶屋散发着京都特有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别了,金阁寺,祈愿我们的灵魂在你古老苍穹的历史和美丽而又侘寂的风景里得到启迪,静心,参悟,至内心的觉悟。</p>